張靜 曹茜

【摘 ?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對冠心病患者飲食相關知識知曉率掌握情況的影響。方法:研究時間:2018年5月--2019年10月;研究對象: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分組:(隨機數字表)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行常規管理,研究組行品管圈活動,對比患者飲食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結果:研究組飲食知識、疾病知識、運動知識、用藥知曉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在穩定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增加知識知曉率,有助于患者健康飲食、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冠心病;飲食相關知識掌握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160-01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隨著患病率的增加死亡率也隨之提高。主癥為胸痛、頭暈,甚至猝死,危及人類生命安全。臨床管理中,由于患者對該病認知不足因而臨床管理效果不理想。為此,我院提出品管圈活動(QCC),由醫護人員自發參與管理,自主學習、相互啟發、利用不同統計工具和全員參與推動管理進程,對增加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有積極影響。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時間:2018年5月--2019年10月;研究對象: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分組:(隨機數字表)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
對照組:男11例,女21例,年齡45--79(平均:50.2±3.5)歲。
研究組:男14例,女18例,年齡46--78(平均:51.3±3.60)歲。64例患者臨床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管理:健康指導、用藥管理、環境管理。
研究組:品管圈活動:第一,創建QCC小組,共8名。接受QCC培訓,掌握QCC理念、流程、方案。組織品管圈會議,成員提出問題并根據上級關注程度、可操作性依次評分,便于掌握患者相關知識知曉率。第二,分析患者依從性不高、相關知識知曉率不高等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第三,成員從不同角度制定預見性護理方案,共同討論分析,提供培訓教育,制定護理管理計劃?;蛘呓柚t療便利設置宣傳板、張貼海報、PPT講解等展開健康宣教,便于患者學習。第四,共同對患者完成情況進行可行性評價,優化護理方案,術后隨訪。第五,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流,便于掌握其需求并盡可能滿足。
1.3評價指標
從飲食知識、疾病知識、運動知識、用藥知識方面評估患者相關知識知曉率。
1.4數據處理
本次統計軟件版本為SPSS22.0,用( )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認為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飲食(93.75%)、疾?。?6.88%)、運動(87.5%)、用藥(90.63%)知曉率高于對照組(62.5%、68.75%、62.5%、42.75%)(P<0.05),詳見表1。
2.1對比食患者飲食相關知識知曉率
3討論
由于冠狀動脈過度狹窄誘發冠心病,患者供血不足,心肌機能受損。在臨床干預過程中由于患者對疾病知識缺少了解,依從性不高、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干預效果不理想。而品管圈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管理模式,通過醫護人員自發參與運用參與權、管理權增強患者依從性,改善護理效果[1]。
本研究中,研究組飲食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好于對照組(P<0.05)。QCC有助于成員學習品管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從人性角度出發,在工作中獲得成就,現已被廣泛應用在臨床護理管理中。增強患者飲食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有助于控制臨床表現,降低并發癥發生率[2]。同時提高患者飲食認知、疾病認知等,健康飲食、堅持運動、合理用藥,提高生活質量。通過健康宣傳、知識講座、介紹成功案例等讓患者深刻意識到冠心病的危害與飲食管理的重要作用[3]。因此,我們認為:較常規護理管理,QCC活動對冠心病恢復有積極影響。
綜合分析,QCC能夠提高冠心病患者飲食、疾病、運動、用藥知識,增強健康知曉率,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 郭文,閆曉輝,梁衍.品管圈活動對CKD3-4期保留灌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12):2315-2317.
[2] 吳小鳳,殷嬋,金陽陽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泌尿外科微創手術患者急性壓瘡發生率中的作用[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7,38(s1):64-68.
[3] 胡曉琳,高春紅,張雨露.品管圈活動提高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術后老年患者上肢功能鍛煉遵循率的效果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6):4618-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