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對象為2018.10-2019.10月于我院接收治療的60例前置胎盤患者,使用隨機數表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將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在出血發生率方面,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24h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人文關懷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發生率,有利于保障母嬰健康,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采納。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225-01
前置胎盤指的是妊娠28周后胎盤下緣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者對宮頸口形成覆蓋,屬于一種孕晚期并發癥,可能會導致產后出血,對母嬰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及時治療對于改善母嬰結局具有重要作用。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導致前置胎盤出現的主要原因為產婦年齡、流產、妊娠和剖宮產次數。臨床上對于前置胎盤產婦主要行剖宮產術分娩,但是術后出血率較高,所以在圍術期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10-2019.10月于我院接收治療的60例前置胎盤患者,使用隨機數表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最低年齡22歲,最高年齡35歲,平均年齡(27.31±3.15)歲。前置胎盤類型:15例為完全性,10例為部分性,5例為邊緣性。觀察組最低年齡21歲,最高年齡34歲,平均年齡(27.06±3.27)歲。前置胎盤類型:14例為完全性,10例為部分性,6例為邊緣性。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于對比分析。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前置胎盤;(2)全部患者均為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具有其他妊娠期合并癥;(2)具有嚴重意識障礙無法有效交流;(3)具有相關藥物過敏史。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內容為、術前準備、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測、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等基礎護理工作。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人文關懷護理模式。主要內容:(1)健康宣教。入院時指導患者選擇左側臥位,防止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促進胎盤血液循環。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2)心理干預。產婦通常存在一定的消極情緒,加強與產婦的交流與溝通,護理過程中應向其講解手術的作用及成功案例,幫助其調整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手術,提高其舒適度。(3)增加巡視次數,強化對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并對產婦陰道出血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如發現任何不良反應應及時告知主治醫師,采取應對措施。(4)疼痛護理。對產婦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與產婦疼痛閾值結合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必要時給予其鎮痛藥物。(5)飲食干預。產后產婦通常營養補充不足,所以應了解產婦喜好,為其制定科學營養食譜,防止便秘出現。(6)母乳喂養。為產婦講解母乳喂養先關知識,豬蹄湯和鯽魚湯能夠有效促進乳汁分泌。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出血發生率及產后24h出血量。使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主要分為滿意(>80分)、一般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60分)三項指標。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2.0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使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進行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出血情況比較在出血發生率方面,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24h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6.67%(29/30)和73.33%(22/3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x2=10.803,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前置胎盤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是孕晚期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具有一定的產后出血發生率。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核心為“以患者為中心”,不均需要護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更需要掌握語言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素養,根據患者病情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規范性、全方面的優質護理服務計劃,滿足患者對于護理的各項需求。同時,人文關懷護理模式需要護理人員具有較強的人文關懷意識,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關懷、尊重和理解患者,通過對患者實施規范化的優質護理服務,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緩解病情[2]。
據本次研究可知,在出血發生率方面,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24h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表明人文關懷護理模式能夠對兒茶酚胺等應激物質的分泌形成抑制,進而緩解由于子宮收縮而增加出血量,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其次,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人文關懷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發生率,有利于保障母嬰健康,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采納。
參考文獻
[1] 左坤,劉青.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的危險因素研究現狀[J].甘肅醫藥,2019,38(1):10-12.
[2] 鄭娟.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宮外孕患者護理的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19,43(10): 1677-1679.
作者簡介:
李召瓊(1981-),女,重慶墊江,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