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然
摘要:小提琴是來自西方的音樂樂器,是近代隨著西方傳教士傳入到我國。小提琴在我國發展至今,經過眾多音樂家的創作與改革,現如今己融入可我國自己的民族特色元素。基于此,本文著重對中國小提琴演奏的民族特點與彈奏技術手法進行了簡述,具體如下。
關鍵詞:小提琴;中國;民族特色;技法
我國的小提琴藝術融入了我國的民族文化,同時又結合了西方的音樂藝術手法。彈奏者必須明確地意識到中國特色小提琴音樂元素與彈奏手法的特征,讓自己全身心融入到曲子中去,發掘小提琴的彈奏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區別所在,取長補短。以國際彈奏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融入中國特色,進而推進中國的小提琴藝術能夠更好地走到國際舞臺上。
一、中國小提琴作品的民族性特征
(一)小提琴曲與中華民族的結合
如今不同的新元素音樂不斷涌出,我國的諸多音樂家一直在努力發展小提琴曲在融入不同民族后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帶有作曲家自身的特點。小提琴在如今社會的文化發展中,讓小提琴作品貫穿進民族文化同時,對音符進行改變,展現出來的小提琴曲在音樂中有著史無前例的大改變。以中國小提琴曲《火天堂》為例,這個作品是知名作曲家趙曦創作出來的,他當時結合各種音樂元素同時還結合了錫鉑族的《搖籃曲》,完美的將小提琴曲自身的音樂特點與中國的民族文化緊密相連,可以看出作曲家對小提琴曲熱愛的同時又忠于我國的民族文化。現代各國的經濟與文化上升到新的高度,不論是各國之間還是各大洲之間都開始了文化傳播,不僅發展自己國家的文化,同時帶動了全球的文化發展。在這期間我國的音樂文化與西方國家的音樂文化也互相有了知識的了解,相互學習,相互提高,音樂的融合促起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小提琴雖然來自于西方,在中國,如今已經有了自己新的面孔,不再是傳統的體現西方藝術。現如今它表達了中國的民族特色與民族文化,也展現出了作曲家的自身獨特的魅力所在,帶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音樂也代表著時代當時的社會背景。經過中國民族風的特點與小提琴本身的藝術理論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僅體現了我國的民族文化,也彰顯出了我國對小提琴音樂的演奏能力。
(二)豐富小提琴的審美情趣
西方的小提琴文化走進中國之后,以新穎的文化藝術變現出來,吸取了大量的粉絲,一方面在彈奏表演的方式上也得到了新的突破,慢慢開始與西方文化的藝術相結合,以西方音樂藝術為前提,加入了中國的民族藝術,使得中國的小提琴演奏在表現藝術上得到自我突破。想小提琴文化融人中國民族元素后,完好的符合了中國人民的審美習慣和口味。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協奏曲》這個經典的曲子,它不僅體現著西方歷史的文化,同時還在此基礎上注入了中國的民族特色,使得音樂上升到新的階層。這樣的變化,也大大使音樂本身的表達和精神得到提高,豐富人們的眼界與思想。
二、我國小提琴演奏的獨特技法
我國的許多知名作曲家在創作小提琴曲目時都更新了音樂的符號,便于演奏者能更加投入的表演,同時加人了中國民族元素與傳統曲目完美的相融合,為小提琴的演奏方式開拓出更大的范圍。經過這些改革,能夠使演奏者更加真切地感受曲子,使其全身心融人曲目中,人曲結合為一體,使得演奏者將曲子本身的情感發揮得淋漓精致。音樂家這樣的中國化創新,不僅僅使演奏者的表演提升到新的階段,同時也賦予了小提琴演奏的新技法。
(一)五聲音調的運用
中國民族音樂只由五個音階來作曲,它們依次為宮、商、角、微、羽,它們分別對應著我們所熟知流行音樂中的do、re、mi、sol、la這五個音階,通過使用這五個音節就可以隨意創作出各種動聽優美的旋律,它們也可以作為任何音樂的起始音,曲中音,或者結束音。進而產生中國音樂的五種調式,宮調式、商調式、角調式、微調式、和羽式,這就是它們可以作為音樂五音節的原因,也是中國音樂的獨立特點所在。五聲音調形式在中國分為兩種表現手法,第一種是音節的順序,一般情況下是以BBC,BCB,CBB,CBC這四種順序排列方式,而西方小提琴音樂則是以ABAABB,BAB,BBA,BBB的形式,A表示半個音階,B表示全部音階。由此可見,中國彈奏小提琴與西方彈奏小提琴在音階與手指擺動方式方面有著很大的文化差異。對此,我國音樂家進行了創新,利用小提琴演奏中國的五音調式,比如《烏蘇里船歌》、《梁祝》、《春江花月夜》等,都是采用這種方式,充分體現了中國式小提琴曲的特點與藝術魅力。
(二)線性美塑造技法
線性美的表演方式基于對口中發音的要求,模仿西方音樂看重對發音的穩定性與音準性,不選用其他音樂元素修飾或批改發出的聲音,中國的小提琴彈奏一般通過使用滑音、雙弦音、單弦音進行修飾后,使得音樂本身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表達。中國小提琴曲演奏時變現手法也因人而異,演奏氛圍也十分隨意,不拘束,演奏者通常對曲子的類型與不同階段的情節來演奏,注重‘有長有短,有高有低完全不同于西方小提琴的演奏形式。西方人會以曲子的背景與風格進行不同的演奏。
結語
我國小提琴音樂家在西方小提琴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民族元素,創新了小提琴演奏的技法,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小提琴的傳統觀念,掙脫了以往彈奏小提琴的原始方法,讓我國群眾更加容易接受并喜愛這種音樂文化。盡管小提琴起源于西方國家,但自從小提琴文化走進中國以來,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不論是從彈奏手法上,或者表演方式上都大大不同于西方國家,現在的小提琴曲已經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靈魂。演奏方式也被人們漸漸接受與認可。總之,小提琴在我國有著豐富的發展歷史,展現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小提琴表演,不斷創作富有中國民族味的音樂曲目,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同時也彰顯了屬于自己的獨特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