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國持續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對城市社區管理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已經成為我國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因而有必要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動因的基礎上,重點就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模式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了建議,旨在為促進城市社區科學、健康地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動因;模式;發展路徑
從當前我國城市社區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進步和提高,而且也能夠發揮多元化的功能和作用,但仍然存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的問題,直接導致城市社區無法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突破,進而制約了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這就需要從更高的層面深刻認識到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深化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努力為城市社區發揮作用創造有利條件。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基礎,而且也是政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從當前城市社區管理體制來看,盡管已經步入了新的軌道,而且也為城市社區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但仍然需要大力深化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社區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加速推進,要求城市社區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通過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管理體制,使城市社區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取得更大的突破,進而能夠使城市社區在強化社會治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因而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十分必要;在我國大力推動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城市社區的功能和作用,對于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更具有創新性,因而只有大力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才能進一步強化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社區的自治能力,進而使“社會治理”理念得到有效落實。總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是政府內生性的變革意愿與社會外在性需求意愿合力的結果,在當前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新時期,需要更有效地發揮城市社區的綜合功能,通過卓有成效的管理體制改革得以實施,否則就會制約城市社區科學、健康的發展[1]。
在當前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加速推進的新時代,對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能夠使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更具有創新性,進而使城市社區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從當前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模式來看,應當高度重視發揮城市社區、政府、公眾的綜合作用,同時也要在集聚社會資源方面狠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社區的發展更具有針對性和效能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著眼于推動城市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更加強調城市社區自身的職能與作用,使城市社區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進而為城市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城市社區與政府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政府應當從“管理”向“服務”轉型,著眼于更有效地落實“社會治理”理念,強化城市社區在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積極作用,更加重視對城市社區的指導和服務,而且在投資方面也要進行一定的設計和安排,進而為城市社區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開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還要積極探索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城市社區管理職能的科學體制與運行機制,著眼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城市社區的社會服務功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將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納入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當中,特別是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城市社區的服務流程,使提高服務、強化功能、拓展領域成為城市社區未來服務工作的重要方向和目標[2]。
(一)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理念
創新是進步的靈魂,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首先要在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理念方面狠下功夫,重中之重的就是要將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進行有效融合,并且要將其作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才能使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
這就需要各地在實施過程中,切實加大對“社會治理”的研究力度,進一步強化城市社區的“自治”功能,比如街道和社區之間應該是一種“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因而在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改變當中“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盡管街道應當在資金等諸多方面對城市社區給予支持,但一定要認識到自身在城市社區發展中的職能定位,唯有如此,才能使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
(二)加強城市社區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至關重要的就是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城市社區功能,使城市社區在城市建設、管理等諸多方面發揮應有作用。為此,應當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生態等的有機融合,進一步強化社區職能的拓展,使社區管理朝著社區治理的方向發展,最大限度提升社區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為了能使城市社區的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除了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城市社區組織機構之外,也要在城市社區人才建設方面狠下功夫,政府應幫助城市社區培養優秀人才,進而為城市社區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3]。
(三)正確處理政府與城市社區的關系
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應當將“小政府、大社會”作為重要的改革方向。因而,正確處理政府與城市社區的關系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當發揮主導作用,特別是要從“簡政放權”的角度,既要切實履行好政府的職能,同時也要在促進社區發展方面發揮自身的服務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更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政府要積極引導城市社區加強管理與服務工作改革,著眼于構建全程管理、全員管理、全方位管理體系,大力推動“多元協同共治”體系建設,推動治理方式效能化、治理邊界清晰化、治理機制聯動化、治理主體多元化。城市社區也要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既要積極爭取政府在資金等諸多方面的支持,同時也要承擔應當承擔的社會服務職能,唯有如此,才能使城市社區的發展更具有持續性,得到居民的認可。
(四)大力培養城市社區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推動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除了要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之外,也要求城市社區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管理、服務等諸多方面進行創新。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城市社區要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更加重視服務模式創新,比如要在強化“精細化”“精準化”服務方面狠下功夫,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標準,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息公開。
要大力推廣“一門式辦理”和“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提高服務效率;城市社區也應當大力加強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推動“智慧社區”建設,進而能夠使城市社區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更具有效能性,這也應當成為未來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4]。
綜上所述,在我國持續深化改革的新時代,特別是在我國大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條件下,應該更有效地發揮城市社區的功能與作用,使城市社區在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應當把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上升到戰略層面,既要對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動因以及模式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系統性、全面性和針對性,努力使城市社區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真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重點在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理念、加強城市社區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正確處理政府與城市社區的關系、大力培養城市社區自主創新能力等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賈志科,羅志華.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J].晉陽學刊,2020(03):106-112.
[2]張曉雪,海燕,鄭楊.城市社區治理的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20(01):28-29+84.
[3]李瑩.城市社區治理與服務改革創新研究——基于內蒙古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的調查[J].北方經濟,2019(11):65-68.
[4]高黎.城市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家參謀,2019(16):231-232.
[作者單位]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作者簡介]
李虹,(1985年6月—),女,漢族,云南瀘西,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