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良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人民醫院,廣西 玉林 537800)
在我國開放二胎政策后,二次剖宮產手術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進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盆腔中多由粘連存在,給手術造成較大困難,也使得傷口愈合時間明顯長于首次剖宮產。因此,為產婦做好術后鎮痛工作非常重要。為了探討有效的鎮痛方法,本研究以120例二次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對比其資料,現做以下整理。
1.1 一般資料。從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二次剖宮產產婦中選出12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為標準,將其分為40例觀察組、40例對照一組和40例對照二組,觀察組中,產婦平均年齡(32.8±2.2)歲,平均孕次(2.5±0.4)次,平均體重指數(32.5±0.6)kg/m2,對照一組產婦中,平均年齡(32.5±2.0)歲,平均孕次(2.6±0.5)次,平均體重指數(32.6±0.7)kg/m2。對照二組中,平均體重指數(32.6±0.5)kg/m2,平均孕次(2.8±0.6)次,上述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120例產婦手術前8 h做禁食處理,直到產婦推入手術室后,醫療人員為其創建靜脈通道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和吸氧準備,指導產婦左側屈膝臥位,取L3-4段椎間隙進行穿刺,行腰硬聯合麻醉,腰麻注入2 mL 0.5%羅哌卡因注射液,向頭側將3.5 cm硬膜外導管置入,取產婦平臥位將平面控制在T6-T8段,每隔15 min監測產婦的感覺組織平面,一旦平面降到T10則通過硬膜外導管回抽,采用3 mL 2%利多卡因注射液作為試驗量硬膜外腔注入,監測產婦5 min表現后確認硬膜外導管沒有進入蛛網膜下腔和血管當中,則通過硬膜外導管注入羅哌卡因聯合硬膜外阻滯直至手術結束。術后接硬膜外鎮痛泵行鎮痛處理。觀察組產婦應用0.15%濃度羅哌卡因鎮痛泵液(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 國藥準字H20052716齊魯制藥有限公司)、100μg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2 宜昌人福藥業責任有限公司)、10 mg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031037 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混合生理鹽水至總容量為150 mL進行處理,保持3 mL/h速度持續48 h。對照一組產婦應用0.125%濃度羅哌卡因鎮痛泵液,對照二組產婦應用0.2%濃度羅哌卡因鎮痛泵液,持續48 h鎮痛。
1.3 觀察指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評估三組產婦產后8 h、24 h、36 h、48 h的疼痛情況,其中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強烈疼痛[1]。醫療人員為三組產婦詳細記錄總按壓次數以及發生皮膚瘙癢、尿潴留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計量單位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通過t檢驗,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產婦術后鎮痛效果比較。觀察組與對照一組、二組產婦術后不同時段的鎮痛效果比較,對照一組鎮痛效果最差,對照二組痛效果最好,P>0.05,見表1。
表1 三組產婦術后鎮痛效果比較(±s,分)

表1 三組產婦術后鎮痛效果比較(±s,分)
?
2.2 三組產婦按壓次數比較。觀察組產婦總按壓次數為(5.2±1.9)次,對照一組為(6.0±2.1)次,對照二組為(5.0±1.7)次,對照一組產婦按壓次數更多,P>0.05。
2.3 三組產婦不良反應比較。在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為5.4%,稍高于對照組一組的4.5%,低于對照組二組的9.6%,P>0.05,見表2。

表2 三組產婦不良反應比較(n,%)
伴隨我國剖宮產率不斷升高,婦產科臨床上越來越多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但在進行二次剖宮產的過程中,產婦容易出現盆腹腔粘連、瘢痕子宮等情況,不但增加剖宮產術過程的風險,還容易導致產婦出現各種術后并發癥。有臨床研究顯示[2],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疼痛感明顯強于首次剖宮產,而且產婦術后子宮的復舊過程也有較為明顯且持續不斷的不規律宮縮疼痛情況,明顯比首次剖宮產后表現更為強烈,且疼痛感逐漸提升,進而引發兒茶酚胺多且分散,導致泌乳素的產生受到阻礙,產婦術后的泌乳量也將因此而減少,產婦術后難以很好地休息且恢復。由此可見,對剖宮產產婦尤其是二次剖宮產產婦應強化術后的鎮痛效果,最大程度幫助產婦避免術后出現各種應激的反應,同時提高心肺功能,預防各種產后并發癥的出現,讓產婦術后能夠更好地休息,快速恢復,盡早泌乳,促進產婦及其新生兒的健康和平安。
目前臨床提供給二次剖宮產術后產婦的麻醉鎮痛藥物較多,不同的藥物產生的鎮痛效果及其對產婦術后并發癥及恢復過程的影響不盡相同。有學者[3]在其研究中指出,阿片藥品和局部麻藥品之間具有協同性的功效,也就是兩類麻藥一起使用,有助于降低產婦使用藥物的總量,在不影響藥效的基礎上還能對其安全提供保障。羅哌卡因就是一種長效酰胺類的局麻藥物,能夠發揮分離感覺阻滯與運動阻滯作用,且對產婦中樞神經和心臟毒性的影響較小,副作用小,產婦能夠盡快下床活動,預防下肢麻木等并發癥[2-3]。舒芬太尼則是人工合成型的阿片鎮痛藥物,經靜脈或硬膜途徑注入鎮痛效果顯著,直接作用在脊髓后角對阿片受體發揮作用,其中部分將被靜脈叢吸收,激發釋放內源性阿片肽,分布在腦部和體循環中,發揮鎮痛作用[4]。本研究證實應用30 mL 0.75%羅哌卡因結合舒芬太尼、咪達唑侖進行鎮痛處理,鎮痛效果與不良反應俱佳[5]。
本研究應用0.15%濃度羅哌卡因結合舒芬太尼、咪達唑侖鎮痛的觀察組產婦總按壓量、術后不同程度VAS評分等指標綜合性與應用0.125%濃度及2.0%濃度羅哌卡因結合咪達唑侖與舒芬太尼鎮痛的對照組兩組產婦相近,P>0.05。而在不良反應方面,三組患者發生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一組更低,數據對比后觀察組應用方法更可取。
綜上所述,為產科臨床二次剖宮產產婦提供0.15%濃度的羅哌卡因與舒芬太尼、咪達唑侖進行鎮痛處理,綜合評價更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