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良
【內容摘要】生活是知識的來源,也是理論實踐場,在生活中學習,利用生活經歷、體驗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與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研究初中物理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性,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并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物理認知,促進初中生掌握物理有關的知識。
【關鍵詞】初中? 物理? 生活化? 教學
初中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絕大多數的物理現象可以在生活中得以體現,所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不僅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同時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對物理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培養初中生的探究能力。本文研究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從初中生思維方式和生活化探究能力入手,培養初中生主動探究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能力。
一、強化初中生物理生活化的思想觀念
初中生應當不斷強化生活化的思想觀念,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并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強化初中生物理生活化的思想觀念,促進初中生物理素養的發展。
初中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比較多元化,常見的聲光雷電等現象,都與物理知識密不可分。如打雷的時候為什么先看到閃電,然后在聽到雷聲?這是初中生常見的現象,在物理教師完成聲和光的授課后,初中生了解到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3×108m/s,在距離相等的情況下,光速傳播速度快,時間短,而聲速慢,時間長,所以在打雷的時候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其實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初中生通過計算得出結論,對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入的認知,體現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發展的趣味性。而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生活化發展認可度上升,能夠主動的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而達到物理與日常生活相互促進的作用。
因此,強化初中生物理生活化的思想觀念,從初中生的思維方式入手,培養鍛煉初中生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并不斷培養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
二、與教材緊密結合,挖掘生活中的物理
以初中物理教材為依據,進一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資源,在教師的引導下初中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服務。初中物理教材作為指導下生活材料收集的導向,為教師收集生活中的物理資源指明了方向。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強調初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中生通過動手操作物理實驗,總結得出結論,對物理知識掌握更加扎實。如液體密度測量的實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食鹽為例,比較食鹽和液體水的密度大小,并測量食鹽水的密度。準備一個煮熟去皮的雞蛋、燒杯、食鹽、天平、量筒等器材。準備兩杯同樣多的水,向兩個燒杯中分別投入一枚煮熟的雞蛋,發現雞蛋均沉底,在向其中一杯水中加入食鹽,隨著食鹽的增加,雞蛋開始慢慢懸浮起來,可以比較出鹽水的密度大于水。這是在初中物理教材測量液體密度實驗的基礎上,初中生利用生活中的實驗器材展開比較不同物質密度大小關系的實驗,在這一過程中,物理教學資源生活化效果較好,初中生可以進一步發揮其想象力,擴展物理學習資源,提高初中物理學習興趣。
因此,與教材緊密結合,圍繞著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目標,促進初中生自我展開聯想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進行實驗教育,并提升了初中生良好的物理素養,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證。
三、豐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方式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綜合素質,同時指導教師加快物理生活化教育資源的整理和收集,促進初中物理生活化教育教學活動的深入發展。
針對固體壓強教學的內容,初中物理教師將生活中的鐵釘、菜刀等常見的物體引入到課堂中,并通過實驗讓初中生了解到固體壓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引起初中生對固體壓強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初中生主動聯想日常生活中與固體壓強有關的內容,教師在糾正初中生存在的固體壓強理解錯誤后,利用信息技術軟件向初中生展示正確的壓強變化過程。如冬天在冰面上走,花樣滑冰等等,利用視頻播放壓強變化動畫,讓初中生對固體壓強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能夠在生活中準確的判定壓強變化情況,學會利用壓強這一知識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初中物理教師引入液體壓強的內容,游泳的時候身體有被前后擠壓的狀態,通過初中生可以感受到的生活化內容,將抽象的液體壓強知識轉化為初中生可以理解的內容,從而達到液體壓強的教學效果。
因此,豐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效果的同時,引導初中生主動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強化思維意識,構建初中生良好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思維模式,為初中生更好的學習物理奠定基礎。
結論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是將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的有效途徑,初中生在生活中了解物理知識,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了興趣,增強了物理學習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杜立山、張亞菲. 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效果評價[J]. 青年與社會,2019(18):113.
[2] 張敬成. 生活化情境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實踐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126.
[3] 倫曉琴.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淺談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學[A]. 教師教育論壇(第四輯)[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5.
(作者單位: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北區校維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