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蕊

摘要:近些年來動畫產業發展迅速,但是對版權的保護還未完善,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動畫抄襲現象。被抄襲的動畫大多來自美日,大大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對于大量的動畫抄襲,產生訴訟的卻很少,并且訴訟更多的只是保護自己獨創的動畫形象,對于場景設計、鏡頭轉換、要素搭配等方面很少談及。本文從著作權保護的本質出發,即保護獨創性表達而非思想,分析為何動畫其他要素得不到保護;訴訟發生很少的原因;動畫抄襲的原因,最后從人才的培養和政府對動畫產業的政策調整和法律角度提出建議。
關鍵詞:抄襲;動畫;版權;漫畫
中圖分類號:D92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27-0102-04
1 觀眾質疑國產動畫抄襲成風
1.1 《小貓啦啦》大部分抄襲《甜甜私房貓》
《甜甜私房貓》這部作品非常受喜愛萌貓的觀眾喜歡,《甜甜私房貓》的劇情,場景構造簡單、貼近生活,《小貓啦啦》的內容中,主角貓除了顏色不太一樣其余并沒有什么差別。
1.2 《大嘴巴嘟嘟》抄襲《蠟筆小新》
《大嘴巴嘟嘟》名字是“與”《大耳朵圖圖》相似,配樂是來自另一部日本動畫《熱帶雨林的爆笑生活》,其主角與蠟筆小新不像外,劇中角色的性格、行為動作、劇情、場景都和《蠟筆小心》毫無差別。
1.3 《心靈之窗》抄襲《秒速五厘米》
《心靈之窗》和日本知名動畫制作人新海誠的作品《秒速五厘米》相似度高達90%以上。無論是城市的俯瞰全景,還是女學生站在窗前聊天的姿態、發型、服裝,甚至于其中一個男主角的模樣,兩部片子如出一轍。雖然每個人都認為這部動漫是完全抄襲《秒速五厘米》,但導演卻堅持兩者是不同的。
1.4 《小櫻桃》抄襲《櫻桃小丸子》
動畫名稱把具有日本特色的小丸子換成了中國版,同樣是小學生的女主、性格相似的人物、幾乎雷同的劇情、相差無幾的家庭,《小櫻桃》除了畫面比《櫻桃小丸子》更立體,配音是中文之外基本無差別,相似程度高達80%。[1]
1.5 《汽車人總動員》涉訴案
2015年暑期檔《汽車人總動員》上映,然而上映不久便被迪士尼告上了法庭。迪士尼認為,在著作權方面,《汽車人總動員》里的K1和K2的形象,如圖1,基本完全抄襲了《賽車總動員2》里的法蘭斯高和閃電麥昆,而兩者海報也構成了實質性的相似。在不正當競爭方面,“汽車人總動員”這個名字本身就構成了侵權,不僅突出了“汽車”和“總動員”字體,而海報中還把“人”字故意遮擋,讓公眾混淆。但是《汽車人總動員》制片公司辯稱和《賽車總動員》毫無關系,更沒有抄襲和“傍大款”的意思。
一審和二審法院則均支持了迪士尼的主張,法院認為,著作權雖然不保護思想,但是保護獨創性設計,雖然都可以將汽車擬人化,但是《賽車總動員2》里的法蘭斯高和閃電麥昆的動畫形象是具有獨創性,屬于我國著作權保護的美術作品。同時,《賽車總動員》和《賽車總動員2》早在2006年和2011年就在我國進行了大力宣傳,在我國已經產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被告的海報“人”被故意遮擋,使觀眾很容易造成視覺上的錯誤,誤認為是《汽車總動員》,并且與《賽車總動員》僅有一字之差,可能對觀眾產生誤導,并且在原被告提交的調查證據上看確有不少人誤以為《汽車人總動員》是迪士尼公司的電影。法院最后判罰《汽車人總動員》抄襲《賽車總動員》屬實,要求停止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并進行賠償。
2 國產動畫抄襲事件引發版權侵權問題的理論探討
我國著作權認定作品侵權是從“接觸”和“實質性相同或相似”兩個方面來考慮。“接觸”很好認定,只要被侵權作品已經公開發表就認為已經接觸,在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也好進行認定,但“實質性相同或相似”在實踐中就比較難以認定,其中最關鍵的是對思想和獨創性表達的區分認定。
我國著作權保護表達但不保護思想本身,然而,幾乎所有“表達”中都含有思想,那么,具體區分一部作品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表達就很困難。美國據此提出了著名的“概念抽象法”,其大致是說,對于任何有故事情節的作品,將情節逐漸剝離就會出現一系列抽象模式與之對應,在這其中,有一個不受保護的臨界點,超過這一點,作品內容就不再受到保護。舉個例子,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庭倫理片”、“仙俠片”等類型化的表達。通過抽象提煉的方法將作品要素分為不同層次,例如,從高到低可理解為:類型—主題—劇情梗概—普通情節設計—普通角色場景—特定角色和具體場景—特定臺詞。若兩部作品的相似屬于較高層次要素的相似,則應屬于思想層面的相似,無論其具有獨創性與否,著作權法皆不提供保護;但若相似屬于較低層次的已過臨界點的相似,則有可能被認定為對原創性表達的相似,從而成為著作權侵權的理由,判斷兩部作品是否構成“實質相同或相似”,所應比較的也只是兩部作品中應受著作權法保護的部分。
《大耳朵圖圖》名稱字數簡短,將其歸為作品保護其實有點勉強,但題目作為一部作品的一部分本人認為可以進行保護,不過大耳朵圖圖并沒有什么獨創性,只是將角色本身比較突出的特征加上名字表達出來而已,和人們日常生活中“啞巴張三”、“瘸子李四”并沒有什么不同,所以說《大嘴巴嘟嘟》抄襲《大耳朵圖圖》的名字不成立。
在影視作品中,音樂是有獨立版權的,如果配樂已經進入公有領域,那么就不存在抄襲一說,同時,既然音樂有獨立版權,那么《大嘴巴嘟嘟》制片者可能取得了音樂的使用權。
對于所謂的配音抄襲來說,更多的是作為廣播劇來進行保護,并且一般侵犯的是發行權和傳播、復制權。對于動畫影視之類的配音,作為專業的配音演員來說,配過的相似作品都很多,所以在這上面是不能認定為抄襲。
對于類型而言,《大嘴巴嘟嘟》和《蠟筆小新》都定位于少兒搞笑風格,在主題上也基本相同,即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樂趣,所以在類型和主題屬于思想,不受著作權保護。
4.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實現“精準扶持”
動漫產業是我國的新興行業,前景非常廣闊,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當然不能遵循已往補貼的低門檻單一標準,而是在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稅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扶持,同時提高準入門檻,將劣質企業通過市場競爭驅除這個行業。落實動漫產業的政策保障,鼓勵中小動漫企業對動畫產業的風險投資,使之沒有后顧之憂;支持有實力的動漫企業參股、合并,形成引領產業的龍頭和風向標;同時著力打造動漫創作的平臺,可以讓所有人參與到動漫的創造中去,利用好公眾資源,同時做好版權保證工作。深度挖掘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結合先進技術,著力打造中國品牌,營造中國畫風。建立一批有活力的,有創造力的動漫企業,創造一批有中國特色的高質量的動畫。[3]
4.3 強化人才培養,學習先進技術
通過高薪,項目成果獎勵等政策傾斜積極引進動漫產業相關人才。同時,鼓勵各大高校,各大企業建立動漫基地,鼓勵高校和企業進行聯動,將高校研究項目實時轉化為成果。加強各大高校對動漫人才的培養,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全方位指導,為各大企業輸送人才。定期請來國外專家技術人員來華開展培訓和相關指導,國內也要定期組織人員去國外進行學習,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質、具有國際化水平的專業人才。
4.4 加大侵權打擊力度,引導行業自律
政府鼓勵將動畫進行著作權登記,擴大保護范圍,將場景構造,分鏡設計等內容也納入著作權保護范圍;同時建立嚴格的國內外動畫版權交易和保護制度,爭取將侵權扼殺在源頭。重組動漫審查人員,加強對動畫的審查力度,發現侵權立即停播,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和懲罰,同時將動畫抄襲的相關情況公之于眾,起到警示的作用。動畫產業自身也應自律,應當建立動漫行業的協會,自己制定相關的制度規定,實現自律和自我約束,避免不正當競爭,當然也要避免侵犯國外動畫的相關利益,共同維護動漫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翔,夏月林,蘆世玲.我國動漫產業版權現狀、問題與對策[J].現代出版,2018(04):10-15.
[2] 李亦中.原創誠可貴改編價更高“動漫熱”冷思考[J].電影藝術,2007(06):150.
[3] 李勇.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經濟縱橫,2007(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