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捷 余凱月

摘 要:資產負債管理是指保險公司為了實現自身資產的流動性、安全性以及盈利性,而按照預先制定的策略進行資產配置管理。保險公司通過動態調整對利率敏感的資產,或調整整體資產與負債的持續期,以確保公司的資產凈值為正。本文基于銀保監管合并狀況下保險公司經營環境的變化,進而提出調整和改進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新思路。
關鍵詞:銀保監管合并? 保險公司? 資產負債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9(a)--02
2018年3月,針對金融監管機構的改革要求,國務院出臺了將銀監會和保監會職責整合的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并通過,原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組建了新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兩會的合并將讓原有分立的資產監管體系得到統一和完善,有助于填補部分監管漏缺,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而且隨著監管口徑的統一,使保險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目標更加明晰和專一,標志著監管模式由過去的粗放增長向審慎發展轉型。新的監管框架以及監管政策必將對我國保險公司的運營與發展質量,尤其在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方面帶來一系列重大的影響。
1 文獻綜述
Fotios Pasiouras、Chrysovalantis Gaganis(2012)針對希臘國內保險公司穩定性與監管政策,進行了首次全國性的研究。Maria Dementyeva、Paul R. Koster和Erik T. Verhoef(2018)研究了當保險公司掌握市場勢力后,如何對其外部性進行合理的監管。Jose L.Fernandez、Ana M. Ferreiro、Jose A. Garcia-Rodriguez和Carlos Vazquez(2018)展示了一個人壽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以及其數值模擬結果。Danping Li、Yang Shen和Yan Zeng(2018)在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問題中,首次將衍生品考慮進最優資產負債管理的策略中。
2 銀保監管合并后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將面臨的新風險
雖然銀保監管的合并必將有利于保險業的健康發展,但也會產生不少新的問題和風險需要改革和應對,具體匯總如下。
2.1 現金流及資本金壓力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2017年保險業現金流量凈額為6330.75億元,同比下降65.12%。由于業務與收入的急劇降低,部分壽險公司甚至面臨退保以及滿期給付等壓力。中國的銀保業務通常會受到政策和規則變化的影響,行業早期通過定價利率管制、新產品開發以及資金渠道開放得以發展。寬松的貨幣政策、投資許可范圍擴大以及費率市場化等條件的不斷出現,使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更加迅速。然而隨著政策監管的加強以及轉型壓力增大的影響來臨,保險公司下一步的經營將面臨下降的風險。
銀保監合并后監管新政的出臺將可能對保險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造成波動和影響,從而帶來現金流及資本金壓力的流動性風險。同時隨著資本市場以及投資范圍的不斷擴展,保險公司將準予采取有效的保值與增值業務操作,這些迅速壯大的投資性業務的發展,也會使公司的資金鏈變長、變脆,給保險公司帶來新的現金流及資本金壓力的風險。
2.2 新的利差損失以及費差損失風險
隨著競爭與轉型等壓力的到來,部分保險公司將選擇提高手續費或者降低部分產品定價的策略,在產品上更傾向于期繳低價值產品而非原有躉繳低價值產品。同時,憑借長期年金產品的高額利率獲得收入。長期產品或者養老金產品面臨的長期性以及復雜性會迫使保險機構采取高承諾利率以及高費用率,由此進一步掩蓋了利差損和費差損風險。以上兩大風險都屬于因經營環境變化可能出現的短期風險,待市場環境穩定后風險度會有所降低。
2.3 與銀行業間的金融傳導性風險
隨著銀保監管的合并,原有的銀保合作方式將發生轉變,相關的規則也會發生變化,機構間互動進一步加深,有助于推動金融一體化的實現。但是,隨著銀保互動的深入,風險傳播的可能性也將隨之加大。一方面,由于流動性風險的傳遞性和外溢性,保險業風險會傳導至銀行業,部分銀行因為做了隱性擔保,如不能及時兌付款項,銀行業務必將受到沖擊。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在原先的風險(賠付與紅利)下,還將面臨來自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傳導。此類風險往往源于滯后的傳導,所以難以被識別,需要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的數據聯動,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數據分析基礎才能被識別。此外,銀行業的經營業績表現也直接影響著保險業在銀行內的股權、債券等投資收益,這也是一種屬于投資性的傳導性風險。
2.4 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
隨著新的監管框架與資本市場的變化,保險公司將進一步放開與深入到資本市場的投資中,這給保險公司自身帶來了新的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與此同時,由于風險的引致性也會引發新的流動性風險。
2019年1月,銀保監會為鼓勵更好地發揮保險公司資金的作用,維護上市公司穩定與資本市場發展,應許保險公司通過使用長久期賬戶的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債券,拓寬保險公司投資范圍,并且推進研究保險公司持有長期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評估體系。在依法合規與風險可控的兩個重要前提下,允許通過資管計劃以及信托計劃化解股票質押后產生的流動性風險,吸引更多保險公司以多種方式參與資產市場的運作。因此,新的規定以及伴隨而至的資本市場的拓寬,必將給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潛在的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
3 基本對策與建議
針對以上各種主要新增風險,保險公司應著重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管理和內部建設,以增強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
3.1 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
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核心問題在于:一是安全并且合理頭寸管理,所謂安全的概念在于對流動性需求以及流動性管理間的平衡點。二是建立健全應急機制,確保保險公司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平穩運營。三是關注不良資產,不僅需要關注資產狀況,同時需要關注各類交易對手的資產狀況。
3.2 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強化自我防范能力
銀行保險業務的風控管理往往是容易忽視的環節。首先,銀行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細化保險業務的內容。其次,要抓好保險公司與銀行間的密切合作,尤其是數據鏈的共享,使相關產品和保費管理及時得到雙方的同步監管。最后,銀行和保險公司間應加強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數據庫建設,加強產品研發和創新,盡量避免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3.3 強化銀保協作,并使之機制化
目前,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通常采用多對多的方式,這是非常不穩定的。為了確保雙方的穩定合作和長遠發展,應該關注雙方合作伙伴的共同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建設,并從長遠利益來看,而不僅僅是關注眼前利益。同時深化保險公司與銀行間合作機制建設,應循序漸進,通過業務滲透和整合逐步實現戰略聯盟。以此不斷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雙方面臨的風險。
3.4 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堅持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銀行保險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保險公司應在產品研發方面下工夫,要在壽險、健康險等與客戶切身利益相關的產品研發方面投入力量,尤其是養老保險和其他保險類型等。2018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該辦法圍繞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長期保值增值的核心目標,從多方面對稅延養老保險的資金運用進行了規范(如表1所示)。為保險公司今后養老保險產品的進一步研發明確了方向,打下了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有必要探索出一套適用于銀保監管合并后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新體系,在確保充分流動性的同時,實現保險公司資產的持續保值與增值。2018年是銀保監管合并的元年,也是新監管模式運營的起點。希望在新的監管模式下,我國保險業有一個質的變化和發展。通過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流程和能力,將資產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的重要部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力爭將我國保險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Pasiouras F, Gaganis C. Regulations and soundness of insurance firms: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3,66(05).
Dementyeva M, Koster P, Verhoef E T, et al. Regulation of Road Accident Externalities when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Market Power[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5.
Fernandez J L, Ferreiroferreiro A M, Garciarodriguez J A, et al. GPU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for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in insurance companies[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17.
Li D, Shen Y, Zeng Y, et al. Dynamic derivative-based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mean–variance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with stochastic volatility[J]. Insurance Mathematics & Economic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