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少姬
一、問題提出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自主管理”等十八個基本要點。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從學校這方面說,就是“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學生自主管理,是一個實踐過程,旨在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提升為學生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正基于此,我們結合《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2015年9月)中少先隊活動課程,在輔導員的引導下,發揮少先隊小干部的帶頭作用和隊集體的作用,在崗位鍛煉中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注重自主教育、同伴教育,鼓勵全體少年兒童動腦動手,培養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學生自主管理培養的實施策略
(一)學習先行,為自主管理培養提供理論保障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一起學習了教育部2017年8月印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2016年9月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及全國少工委2015年9月印發的《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從中尋找貼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結合學生的現狀和發展要求,我們確立了“在崗位鍛煉中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方向,理論學習和準備工作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開了一個好頭。
(二)行動踐行,為自主管理培養展開研究
1.立足現狀,精準施策。在學生自主管理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目的是了解當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現狀(我們稱之為“前測”)和經過在崗位鍛煉中培養后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情況(我們稱之為“后測”),并探析問題的成因。
2.上崗“施政”,鍛煉成長。我們以《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為指導,圍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踐行《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實施途徑和要求的“實踐育人”,制定《海珠中路小學“紅領巾小崗位,成長大舞臺”實踐體驗活動方案》,以“紅領巾小崗位,成長大舞臺”實踐體驗活動為平臺,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發展能力。
3.鄭重聘請,強化責任。為使學生感受在自主管理中崗位的榮譽感和沉甸甸的責任感,第一次實施小崗位管理時,我們全校還舉行了簡單又隆重的崗位聘任儀式。儀式上,校長為校級的部長授予并佩戴部長崗位標志牌,班主任為班級的部長和各小崗位成員分別佩戴部長崗位和小崗位標志牌,并由德育主任領誓,全校崗位成員進行了莊嚴的就職宣誓。
三、學生自主管理培養的實施成果
(一)轉變了一個觀念
通過學生自主管理培養的實施,首先轉變了教師的一個觀念:學生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管理好自己,同時參與班級管理,管理能力是需要我們通過有效的途徑進行培養。我們“紅領巾‘小崗位成長大舞臺實踐體驗活動”崗位設置這一形式,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訓練學生通過自己的主動努力,參與班級管理,班級管理逐步由班主任管學生轉變為學生依靠個人和集體力量進行自我管理。人人成為自我鍛煉、自我管理的主體,班主任的舞臺逐步從前臺轉到后臺,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二)成長了一批學生
我們深感通過崗位設置促進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使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意識大大增強,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班級的每位學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怎樣去做好自己的崗位,培養了擔當意識、責任感,還學會如何去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繼任者,幫助別人更好地完成自己也曾經做過的崗位工作,培養了學生的互為師徒的交流意識和互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合作精神,學會參與班級的管理。如果將班級比如成是一個社會的小縮影,那么班里的每個成員都為這個小社會的進步貢獻了自己的自主管理才能,為將來成為“社會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礎。
(三)增設了一項評比
結合我校“美潤”教育之“美潤少年”的評比,在“孝順少年”“尊師少年”“服務少年”“環保少年”“友愛少年”“健康少年”“禮儀少年”“學問少年”“特長少年”及“遵紀少年”評比的基礎上,根據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評價,增設了“自主少年”的評比,豐富了我校“美潤少年”的評比內容。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新形勢下,對人才的培養賦予了新的要求,也是對學校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戰。我們嘗試通過崗位鍛煉,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
責任編輯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