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麗紅
常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課前在學習空間自主學習,課中在課堂上互動探究,課后完成學習空間的分層練習。而“在線翻轉”模式是保留課前、課后的線上異步學習,將課中合作探究全部轉移到線上進行。由于師生完全分離,學生的學習環境、互動探究的方式也發生了轉變,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在線上互動探究?如何關注群體效應夯實基礎?成為了線上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實際課例,從課前導學、課中合學、課后思學三個環節,來闡述“在線翻轉”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課前異步學習,建立初級認知
1.制定學習目標,精選學習資源。學習目標是課堂自主學習的標桿,學習資源是自主學習的支架。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優選有效的學習資源是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所以每堂課筆者為學生制定“學習指引”,設計檢測試題,精選和制作微視頻講解,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建立對新知的初步認知。
2.指導自學方法,開展有效學習。學習方法的引領是課前自主學習的關鍵。教師通過問題導學、教材導學、微課導學、學習空間導學,引導學生讀懂教材、看懂微課、完成課前檢測,同時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學習空間分享交流,相互啟發激勵,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交流自學成果,歸納學情信息。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后,引導學生將學習成果通過拍照、錄制語音、視頻的形式在線上學習空間分享,把學習感悟和困惑在小組群組內交流,小組長再將本組學習情況進行整理,以便課中同步交流。教師根據課前檢測結果和課前學習交流情況,收集學情信息,提煉核心問題,在下一步的同步課堂中探究。
二、課中同步探究,形成高階思維
1.聚焦核心問題,組織深度探究。教師依據課前檢測結果和在線交流學情,提煉出新課的核心問題,在云課堂上同步探究。通過組織小組探究、直播互動、視頻研討活等方式來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內化知識結構,形成高階思維。(1)教師直播+師生互動。筆者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在線學習模式。對于概念性比較強的知識點,采用“教師直播+師生互動”的方式,通過提煉問題-教師講解-在線答疑-課堂檢測-總結評價五個步驟,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2)問題研討+視頻講解。對于探究性比較強的學習內容,我們采用“問題研討+視頻講解”的方式,通過問題驅動-小組探究-微課講解-課堂檢測-教師總結的流程進行深度探究,形成高階思維。幫助學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識要點。教師根據重難點以及自學情況,把一些實踐性較強知識點錄制成微課視頻。
2.實行網格式管理,關注群體效益。通過分組學習、結對幫扶,實現全程動態監控,通過大數據管理,確保全體學生參與學習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
3.實時檢測評價,鞏固知識體系。實時檢測是教師了解學情、調整教學的主要方式,教師精心設計檢測題,推送到學習平臺,通過平臺大數據反饋信息,當堂查缺補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體系。
三、課后差異學習,實現個性發展
1.落實差異化輔導,關注學困生發展。由于學生之間存在成長背景、認知、性格等客觀差異,筆者設計時依據個性差異制定不同出層次的實踐性作業推送給不同的學生,落實個性發展。當學生在遇到學習困難時,既可以在組內尋求幫助,也可以請請教師傅幫忙,還可在班級大群求助。通過同伴互助、生生交流、思維碰撞,形成良好網絡學習氛圍。教師也可以針對性地向學困生推送視頻講解,進行精準的在線輔導,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2.組織學習反思,培養思維品質。當一天的學習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用拍攝視頻、照片、錄制語音、寫數學日記等形式對一天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讓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樂思、巧思、善思,從而提升思維品質。
3.實施多元化評價,實現個性化成長。課后差異學習中,教者通過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課堂互動、學習反思和分享等多元目標,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網絡平臺客觀評價、同學間點贊、評星等多種方式,評出線上學習的“人氣網紅”“數學明星”。
實踐證明,這種“在線互動+閉環學習”的云課堂模式,已成為一種新的重要的教學形式,既發揮了網絡空間的優勢,又遵循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提高了學生群體學習效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在線教育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責任編輯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