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瑩玲
柯達伊教學法是由匈牙利的佐爾丹·柯達伊研發的。柯達伊一生在音樂上有很高的造詣,柯達伊于1905年開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謠,在民謠的收集過程中他察覺到了不同地區的小孩的音樂基礎是不同的,因此他覺得應該改善童聲合唱教學發聲訓練方法,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師有較強專業能力才可以提高兒童的音樂水平。他通過收集到的民間民謠素材創作了很多適合兒童演唱的合唱曲,決定使音樂成為每個小孩教育的一部分。
一、引用“首調唱名法”,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首調唱名法”是指無論曲譜以那個音為主音,在調性中大調的唱法都相同,小調中主音的唱法也都相同。在“首調唱名法”中,盡管音名和唱名沒有太多的聯系,但無論怎樣改變主音,小孩子們唱出的音與音之間的音程關系都是固定的,所以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五線譜,讓學生更容易把握音準,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老師教學的難度。在對小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時,合唱隊隊員的識譜訓練始終是一個難題。合唱隊員對五線譜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合唱隊的演唱水平,因此,讀譜訓練對于合唱是十分關鍵的一個步驟。在我國的小學生音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提倡運用“固定唱名法”來提高小學生的讀譜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對“固定唱名法”的訓練程度不足,導致學生讀譜能力明顯不足。當前我國對小學生合唱教學發聲訓練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首調唱名法”,可以促進小學生對合唱作品的掌握。
二、應用“節奏讀法”,對學生進行節奏發聲訓練
柯達伊教學法中包括“節奏讀法”,“節奏讀法”使基礎的音符都有相應的讀音,使學生在零基礎學習時掌握正確的節奏拍讀,形成良好的節奏感,使學生在音樂學習時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童聲合唱是一個集體的活動,因此在合唱時每個聲部之間的默契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在多聲部合唱時,由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把握不是很好,所以在演唱時會出現節奏不同步的情況,使聽眾在收聽時感覺到合唱缺乏節奏感、層次感和和諧感??逻_伊教學法對學生音樂節奏的訓練時,通常應用“節奏讀法”和“節奏拍法”的方式進行教學的,然而我國的小學生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時,大部分的音樂教師都會用一個聲勢“da”代替所有時值的節奏拍讀,用這種方法來訓練學生的節奏,運用一個聲勢代替所有時值的方法的優點是僅用一個讀音就可以準確地表達所有的節奏時值,但是也有著較大的缺點,比如會使學生不能準確把握節奏時值的差異感,這樣也會影響到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逻_伊教學法在進行節奏教學時使得每個節奏時值都有相應的讀音,即節奏音節讀法,比如二分音符讀作“ta-a”,四分音符讀作“ta”,八分音符讀作“ti”,兩個十六分音符讀作“dili”,切分節奏讀作“ti ta ti”或“sin-co-pa”等等,雖然這種方法的教學任務較大,但使學生在節奏訓練過程感到有挑戰性和趣味性,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和記憶力,加強對音樂作品的學習,使學生在今后的節奏學習中更加輕松而高效。
三、運用“柯爾文手勢”,培養音高概念
“柯爾文手勢”是由英國人優翰·柯爾文始創的一套與音樂教學有關的手勢,柯達伊在進行教學方法研究時,將柯爾文手勢用于歌唱教學中,柯爾文手勢是以七種不同的手勢來表示七個不同音級的音高。這七種不同的手勢在使用過程中都有一個相對應的高度。在實際的合唱教學中,由于學生對發聲練習曲的旋律音高掌握不夠完全,會產生旋律音準不佳的問題,為了改善不同聲部之間的音準問題,就要使用柯爾文手勢對學生進行音高的指導,柯爾文手勢不僅可以使學生準確的把握音準,并且由于手勢的可視化特點,使得柯爾文手勢在童聲合唱教學中十分受歡迎,因此應用柯爾文手勢還可以調動學生演唱合唱作品的積極性。童聲隊對合唱隊員的音準要求是十分嚴苛的,合唱隊員能夠準確把握單聲部的音準,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多聲部合唱訓練??逻_伊教學法對小學生合唱音準方面的訓練主要是通過柯爾文手勢來實現的,在進行音準訓練過程中,學生根據教師手勢的高低來判斷音高的變化,準確掌握音準,使得合唱更加有層次感。在實際的柯爾文手勢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授各個柯爾文手勢的意義和動作的要求,在學生對柯爾文手勢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分配聲部學習小組,使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進行手勢練習。另外老師還可以借用一些樂器彈奏出簡單的旋律,讓學生跟隨旋律來進行手勢練習,這樣在練習過程中就不斷地鞏固柯爾文手勢,在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之后,就可以進一步運用到多聲部合唱訓練當中了。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