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靖
世上沒有手撕過育兒嫂的人可能不會理解:為什么溫柔女性當媽之后會突然變得豪情蓋世,氣貫長虹。自從我面試了7個育兒嫂之后,我的戰斗指數在炎炎夏日里飆升了500點。
按理說,育兒嫂這個職業工種的誕生是雙職工家庭的福音。但凡事要看概率,遇到好阿姨,你家上演的是《破產姐妹》,兩人攜手共闖育兒關;遇到壞阿姨,你家上演的是《絕命毒師》,你得絞盡腦汁,斗智斗勇。
不管是朋友介紹的,還是平臺推薦的,面試時阿姨們對理論知識均應答如流,讓我一度以為:一位專業育兒嫂,就像會用二項式定理快速答題的數學優等生,對于溫奶用什么溫度、維生素AD吃到多少歲等理論知識倒背如流就行了。直到王阿姨拍嗝時把寶寶整張臉捂在她的肩頭,洗澡時把水流進寶寶鼻口,看得我差點當場失心瘋發作,年輕的老母親這才恍然大悟——每個阿姨的光臨,就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試毒。
換個經驗豐富的老阿姨就萬事大吉了嗎?太天真了!在一對一考核battle(較量)環節,你還要對抗另一場夢魘:老阿姨的偷懶。上班時隨便看看家里攝像頭的監控畫面,就能抓到以下令人光火的場景——不管寶寶在哭在吃還是在睡,陶阿姨真正形影不離的是手機。如果這天老公有幸在家,你將在不同的分鏡監控下看到兩個人、四只眼睛同時盯著手機。要掃清育兒道路的絆腳石,還是把老公和育兒嫂統統開了吧。
說到這里,不能不提及劉阿姨的偏執。有一類油條老嫗,她來上戶的目的就是點燃雇主手里的火把。為了證明“老娘帶過的娃比你吃的鹽多”,即便寶寶出痱子,她還是堅持:寒氣入侵比捂出痱子還要可怕百倍。看著劉阿姨肉貼肉抱著寶寶,單手按掉空調開關,自己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滴,我不禁疑惑:阿姨知不知道現在腦門上流的汗,可能是腦殼里進的水?。?/p>
相比之下,我認為袁阿姨絕對是育兒嫂中見過世面的。和善的氣質,得體的舉止,娓娓道來的表達,讓我們很順利就雙選成功了。可直到上戶當天,袁阿姨突然和我說,她不來了。“我查了一下,您的屬相和我犯沖,我們長期處不來的呀?!迸?,你這么心懷民俗文化,你是不是民間文化形象大使???
如何在有限預算內從一堆育兒嫂里挑出一個可靠、勤快、有責任心的人?答案是不挨個試一遍,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大嫂有毒?!敖^命毒嫂”就像一場真實的《絕地求生》游戲,在跳傘落地之前,你不會知道她究竟是要帶你上分,還是扔彈炸你。
有人說:“貧窮,是一切藝術職業的母親。”但歷經兩周手撕阿姨車輪戰,身心俱疲,甚至累到回奶的我開始堅信——貧窮的職業母親,她的生活,才是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