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蕾
2016年我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框架出臺,為各學科教學改革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核心素養在本質上是應對和解決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景的綜合品質。這一過程離不開個體能否綜合運用相關知識技能、思維模式或探究技能以及態度和價值觀等在內的動力系統。在這個意義上,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這種整合發生在具體的和特定的任務情境中。核心素養是個體在與情境的持續互動中,不斷解決問題和創生意義的過程中形成的。本人就是在這個聚焦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試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個性,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生動活潑的個體,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個性差異,有些孩子怕羞,就應該鼓勵他們多發言,多用一些“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的語言,一個友好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話語,能讓學生感覺得到你對他的關心,也能改變他對你這門學科的認識。有的孩子天生話多,在表演故事的時候,或者是在做GroupWork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當小組長,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激發他們潛在的戲劇天分。
另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這樣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孩子的創造的火花才能迸發出來。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在想象中創新
想象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要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當前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給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一個更為自由、廣泛的空間。因此,在課前我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引趣入學,以趣促學,讓學生在趣中求學,趣中探索,趣中思維。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傊?,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發掘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新思維的因素,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三、適當使用因特網技術和多媒體課件,巧設創新探索機會
我們教師應該時刻記得,21世紀人才的教育,不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在錯綜復雜的信息大爆炸時代怎么教給學生以清醒的頭腦最大限度地去獲取信息的方法。因此學生需要一種能夠快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懂得互聯網搜索引擎強大的搜索功能?;ヂ摼W是走出課堂以外的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它能使孩子們更好地發揮天賦能力,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從而培養創新的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英語課堂教學中,課文的理解與掌握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課文句型,那是大多數學生感到頭痛和吃力的事情,應用CAI課件解決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如我們在講“問路”一課時,大多數學生會對記憶路線感到費力。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設計課件,應用多媒體視頻點播系統的演示讓學生去感受,先是播放一段影像:一個人在問路,然后由另一個人回答,并解答顯示路線。為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片中兩人都以較為活潑的形象出現,先是以伴音的形式反復放,讓學生模仿跟讀,然后去掉伴音,讓學生為畫中人配音,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意境,從而掌握了如何問路這一交際技巧,課文自然也就掌握了。針對課文中重、難點配上適當的聲、像、畫資料,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感性材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銳意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加強小組合作,在合作中激發孩子的創新能力
發展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它要求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獲得實踐和成功的喜悅。小組活動是一種不錯的課堂教學組織模式。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把一個教學班分成若于小組,采用任務型教學,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動腦、動手、動口,從而實現同學間彼此溝通,取長補短。
五、利用好活動課,在英語活動課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英語課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它的群眾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等內容特點決定了它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們通過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把教育的根本立足點由知識傳授轉移到開發潛能和促進一些常被人所忽視的事物上來。一個人的個性與創造性有著密切的聯系,營造一種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松氛圍,乃是培養創造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由于活動內容新穎,形式活潑,又是獨立自主地開展,它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活動中,學生不是旁觀者而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在活動課中,學生逐漸加深了對生活的積極認識,逐步學會英語知識的運用本領。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蓖瑫r,他提出:“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自覺的生活才能踏進更高的境界,通過自覺的集體生活的教育更能發揮巨大的力量以從事于創造。這些觀點明確了知與行的關系。英語教育要徹底改變封閉型的教育,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讓學生廣泛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到陽光下走一走,讓學生從考試中解脫出來,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英語活動課的形式可不拘一格,但都應活潑、輕松、有趣,有好效果。英語課外活動給參加者提供了廣泛接觸自然的機會。調查、參觀、訪問、聯歡、考察、遠足等活動都能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遠不止我上面提到的一些方法??偠灾?,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大背景下,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因材施教,要通過多種途徑,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成為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教師作為創新學習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應該主動開拓進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是對教育者本身的挑戰,因為教師同樣需要創新精神。
責任編輯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