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靜


[摘要] 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的開展對骨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方法 以2019年1—12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該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骨科糖尿病患者90例納入研究,基于平行、單盲、隨機對照設計原則,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①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②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結論 骨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促進術后康復,值得采納及使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骨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6(b)-00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o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orthopedic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as the research period, 90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diabete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arallel,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 desig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quality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1.After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blood glucose at 2 hours after the mea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2.In term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0.00%(P<0.05). Conclusion Orthopedic diabetes patients with high-quality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hich is worthy of adoption and use.
[Key words] High-quality care; Orthopedic diabetic patients; Perioperative period; Impact; Analysis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基本特征為高血糖,根據病癥特點,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這兩種癥型,二者比例約為1:9。糖尿病會使得人體內部水電解質紊亂,脂肪、糖類、蛋白質代謝異常,隨著病程進展,逐步引起多種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必須長期服藥,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由于高血糖對于患者機體內環境的影響,如若患者骨折,在圍手術期,發生各類并發癥的風險,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護理干預[1-2]。鑒于此,該次試驗將該院在2019年1—12月收治的90例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骨科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旨在分析優質護理的開展對骨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該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骨科糖尿病患者90例納入研究,基于平行、單盲、隨機對照設計原則,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5例。采集患者性別、年齡、骨科手術類型等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具體情況為:①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最小者19歲,最大者65歲,平均年齡為(42.17±6.28)歲;其中,四肢手術17例,脊柱手術10例,關節手術9例,腔鏡手術9例。②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66歲,平均年齡為(42.85±6.03)歲;其中,四肢手術18例,脊柱手術10例,關節手術9例,腔鏡手術8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基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圍手術期根據骨科手術方案及患者血糖水平,采取相關護理措施,動態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處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具體方案如下。
1.2.1? 術前護理? 在骨科手術前,應做好以下術前護理工作:①心理護理。骨折是一種突發性疾病,多造成疼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恐懼、焦躁、不安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多與患者溝通,安撫鼓勵患者,及時疏導其負性情緒,告知患者病情評估結果及治療方案,讓患者耐心等待手術;②健康教育。介紹糖尿病對于骨科手術的影響,告知患者圍術期血糖控制對于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傷口愈合的積極影響,督促患者遵醫囑用藥,控制飲食,當患者空腹血糖應低于8.3 mmol/L,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尿糖、尿酮陰性,3 d后可擇期安排手術,手術方案確定后,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及床上大小便練習,介紹術前禁食禁水、導尿、備皮備血、術前檢查等事宜。
1.2.2? 術中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應協助施術者、麻醉師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施術部位,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擺放手術體位,術中嚴密監測患者血壓、血糖、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變化,精準投遞手術器械,遵醫囑用藥,控制好用藥劑量與輸注速度,做好保暖措施
1.2.3? 術后護理? 骨科手術后,做好病房交接工作,做好以下護理措施:①病情監測。術后去枕平臥,告知家屬患者麻醉清醒前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癥狀,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給予鼻導管低流量吸氧,觀測患者意識、瞳孔、心率、脈搏、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如有異常即刻反饋給主治醫生,采取對癥治療措施。②飲食護理。術后禁食6 h,隨后可飲用適量溫水,進食米湯、面湯等流質食物,逐步過渡到白粥、面條、蛋羹等半流質食物,再過渡到普師,多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低糖食物,多飲水。③并發癥防護。術后去枕平臥6 h,患肢制動,醫生觀察許可后,可改換為健側臥位,術后6~8 h,即可進行床上活動,按摩肢體,每2 h翻身1次,促進血液流通,以防壓瘡,術后做好口腔、切口、會陰部清潔工作,以防感染,術后患者病情逐步康復,由于應用降糖藥,極易發生低血糖,如若患者出現心悸、頭暈、多汗、面色蒼白等低血糖癥狀,應即刻檢測血糖,及時救治。
1.3? 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不低于90分,為非常滿意;評分在60~90分之間為滿意;評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為前兩項滿意度之和。
1.4? 統計方法
采取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血糖水平
護理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已達4%,現有患者四千萬左右,而老年糖尿病已成為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是目前臨床上急需控制并攻克的一個難題[3-4]。糖尿病病程進展慢,但目前尚無治愈的方案,長期血糖偏高,會破壞人體內環境平衡,影響到人體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及營養吸收系統,危害心、腦、腎、眼睛等重要組織器官,引起多種并發癥,比如說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下肢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確診后必須應用降糖藥、胰島素等藥物,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而且,作為一種基礎性疾病,如若患者發生其他疾病,會使病情更為復雜,治療及護理難度增加[5-6]。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所面臨的骨折風險隨之增加,由于交通事故等的高發,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的骨折疾病呈現出高發性的特點。臨床上治療骨折,以外科手術為首選,由于骨科手術創傷性大、出血量多、手術時間長、風險較高。如若骨科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這一基礎疾病,在進行手術時,由于手術創傷及糖尿病的相互作用,圍術期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及多臟器功能障礙等高危因素,風險將進一步提升。而且外科手術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手段,會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導致胰島素對抗激素比如說兒茶酚胺、胰高糖素等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升高,切口難以愈合,繼發性感染發生率較高[7-8]。
從這一層面來說,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相較于常規骨科患者會更為繁雜,對于護理人員專業素養要求高。圍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術前予以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做好手術準備工作,術中強化手術配合,術后予以病情監測、飲食護理,加強對于術后感染、壓瘡、低血糖等并發癥的防護,可改善預后,縮短住院時間,獲取更高的患者滿意度。此次試驗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80.00%;并且,觀察組護理后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2],有學者表示[5]對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采取優質護理,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使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高達90.00%以上,該次觀察組的95.56%>90.00%,說明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骨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促進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 查園,謝麗.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老年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7):1017-1020.
[2]? 賈霞.臨床護理路徑在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7(6):753-754.
[3]? 楊亞佳,范雪華,江溶.優質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8):718-720.
[4]? 蔡佳云.分析優質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7(11):29-30.
[5]? 張先庚,吳際軍,鐘曉利,等.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干預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62-64.
[6]? 張理花,陳婭薇.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應用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8(5):419-422.
[7]? 趙香琴,余紅,侯艷,等.手術室臨床護理路徑對輸尿管軟鏡碎石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3):1987-1989.
[8]? 龐國明,閆鏞,朱璞,等.純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消渴病)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74-77.
(收稿日期: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