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秋 于群
[摘 要] 公安院校作為公安隊伍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肩負著培養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公安院校青年教師應該牢牢把握培養黨和人民忠誠衛士這個根本,提高政治覺悟,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多種方法引領學生提升忠誠意識與使命意識。
[關鍵詞] 公安院校;青年教師;忠誠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0) 09-0054-02
一 培養忠誠衛士是公安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
人民警察作為國家和人民的衛士,必須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態度、旗幟鮮明的政治傾向、堅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必須永葆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和價值取向。可以說,忠誠可靠是黨和人民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公安院校是培養人民警察的搖籃,是公安隊伍建設的重要源頭。公安院校培養的學生絕大多數要走向公安工作崗位,成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新生力量。這些新生力量,能不能傳承公安機關一切聽黨指揮的政治傳統,能不能在工作實踐中做到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人民的需要為方向,能不能具備新時期人民警察必須具備的政治素質,在校養成至關重要。因為,大學期間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初始階段,起什么樣的頭,結什么樣的尾。這個階段,如果不能把“四個忠于”政治信仰根植于心,學生走上公安工作崗位后,就很難做到把個人追求融入公安事業之中,就很難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很難適應新時期黨和人民對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由于青年學生,思想活躍,但辨別力不強,很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困惑或動搖,更需要我們把忠誠教育貫穿于學生培養始終,不斷樹立和強化他們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和榮譽觀念,使他們不為困難所懼,不為干擾所惑,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信黨的絕對領導不動搖。
在學生的忠誠教育過程中,對其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師,特別是與他們年齡相近、對于新事物的認識與判斷有相同點的青年教師,對其影響更為直接和深刻。在對于引領學生忠誠教育的道路上,青年教師要發揮出自身優勢,以更豐富的學識、更深刻的愛國情懷和更寬闊的眼界來影響學生,不僅重視公安院校學生政治品質的培養,悉心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著力鑄造學生忠于中國共產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誠警魂。
二 發揮青年教師優勢,加強忠誠育人氛圍營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公安院校學生忠誠信念的形成,需要積極的正面教育和引導,需要循序漸進的積累和養成,更需要公安院校青年教師的言傳身教,需要在一個講政治、樹正氣的氛圍中成長。公安院校青年教師既是人民警察,又是人民教師,在政治覺悟、紀律作風等方面應該有更高、更嚴的要求。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公安部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敬畏講臺、珍惜講臺、熱愛講臺,更好地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職責使命。公安院校的青年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提高自身政治修養和師德水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忠誠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中,將教學內容與忠誠教育引導相結合,要在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引入思想政治元素,并提升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的融合度,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傳播社會正能量,加強忠誠教育,傳遞公安精神。在課后與學生交流中,更是要以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以堅定不移的愛國情、高尚的師德師風感染學生,在學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做學生的精神導師。堅持做到“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做學生的人生實踐導師,將學生培養成為有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的優秀警務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年教師與大學生年齡相近,對新事物新信息都有共同的話題,直接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培養學生的忠誠,青年教師首先要忠誠。負有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青年教師,必須忠誠黨的教育方針,忠誠公安教育事業,不僅在思想道德上為人師表,還要在愛崗敬業上做好示范,確保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都能用積極向上的言行影響、感染學生,使他們不僅學到專業知識,也學到做人的道理;不僅擁有蓬勃向上的朝氣,而且擁有政治的成熟和堅定。而要做到這些,必須堅持政治建校原則,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教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抓緊抓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的教職工隊伍,使愛崗敬業成為主流,無私奉獻蔚然成風。
無論是承擔基礎課的教師還是專業課的教師,無論教學管理崗位的人員還是學管干部,作為青年教師都有塑造學生忠誠靈魂的重要責任。如果僅僅是思想政治部門或學生管理干部去進行正面教育,其他同志無動于衷,甚至還有個別人起反面作用,很可能使正面教育的努力無功而返,甚至不健康的東西將占上風。所以,要從培養什么人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強公安院校干部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一種人人講師德、事事做表率、處處有奉獻的良好育人氛圍。
加強青年教師引領忠誠教育意識,一要堅持政治學習制度,引導黨員干部和教師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想信念。保持青年教師政治上的堅定性,是政治建校的首要任務。公安院校培養人才的性質,決定著公安院校青年教師必須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絕不允許在課堂上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表示絲毫懷疑。二要加強青年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三要加強青年學管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青年學管干部是鑄造公安院校學生忠誠品質的骨干力量,在學生四年院校生活中,青年學管干部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了解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一批好的教師可以成就一所學校,一個優秀的青年學管干部可以影響一批學生的未來。可以說,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品行端正、處事公平、以身作則、精干高效、充滿活力的青年學管干部隊伍,對培養學生無限忠于黨和人民、不怕艱苦、嚴守法紀、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風和品質,對于營造良好育人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四要嚴明紀律,純潔隊伍,對于政治上不堅定或有不良傾向的人,不能安排在教師或學管干部崗位。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以及廉潔自律規定的,要按黨紀政紀嚴肅處理。
三 堅持多途徑、重實效,開拓青年教師引領忠誠教育的路徑
隨著公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公安院校學生成分出現多樣化,有需要參加就業競爭的全日制普招本科生,也有經過四年大學教育、入學即入警的二學位體改生。在價值多元化、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復雜、就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青年教師引領忠誠教育要深入人心,決不能簡單停留在理論上,必須多途徑、重實效,把忠誠信念貫穿于學生在校成長的整個過程。
第一,抓好“三個結合”,樹立忠誠信念。一是青年教師要抓好新生入學教育與忠誠教育的結合,在新生入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警察榮譽使命以及公安工作光榮傳統教育,使學生明白作為一個人民警察必須保證忠于中國共產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二是抓好警務化管理與忠誠教育的結合,通過警務化管理,培育學生警察職業操守、警察意識及紀律觀念,使學生養成嚴守紀律,秉公執法,服從命令,勇于獻身的良好品質。三是抓好畢業教育與忠誠教育的結合,把宗旨教育、執法為民教育作為畢業教育的重要內容,青年教師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把個人愿望與祖國建設、公安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樹立一切為人民、一切服務人民的執法理念。
第二,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旗幟鮮明地進行正面教育灌輸。根據政治建校、政治建警要求,公安院校必須加強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課”教學,青年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從而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不斷增強忠于祖國、熱愛人民、一切聽從黨指揮的忠誠意識。
第三,采取多種形式,培養忠誠意識。一是在加強忠誠教育的宣傳與引導。教師首先要做忠誠教育的信仰者和踐行者,用個人具備的專業知識和道德情操,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充分利用櫥窗、板報、網絡等資源宣傳忠誠思想,營造忠誠輿論,使學生時時處處都能受到熏陶和教育,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的建設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加強學生對黨情、國情、社情、警情的了解,深刻領悟“兩個堅決維護”就是維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就是維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就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增強“兩個堅決維護”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是建立忠誠教育引領的模范效應。青年教師可以在課內或課下,以英雄模范的事跡感染學生。通過舉辦學術沙龍或講座等方式,用先進事跡鼓舞激勵學生,使學生行有示范、學有榜樣。在學生與英雄模范交流的過程中,會對他們的價值觀念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培養學生忠誠意識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三是青年教師主動參與學生校園文化。在大學生文化節等活動中,青年教師主動參與進來,與學生共同歌唱紅歌、詩朗誦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與學生的共同活動,用忠誠教育意識感染學生,體會警察的榮譽和責任。
參考文獻:
[1]公安部黨委發出通知要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公安教育,2018(10):1.
[2]蔣福軍.基于王陽明心學的高職院校師德建構的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18(6):64-67.
[3]徐偉.關于公安院校學生工作現代化建設的思考[J].公安教育, 2019(8):69-72.
[4]賀學琴.新時代警務人才培養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J].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8(6):136-142.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