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榮 張羽佳 宋嘉婧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康復效果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腦血管內科入院治療的82例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按照護理干預方式的差異,將82例腦卒中患者分為“人性化護理組”和“常規對照組”,數量均為41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結果 人性化護理組的治療效果及護理評分上優于常規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腦卒中患者,需要大力推廣人性化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腦卒中患者;康復效果;神經功能缺損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oriented nurs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Methods 82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cerebrovascular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82 strok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humanized nursing group"and"conventional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which was 4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nursing score of the humanized nursing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ove data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we need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humanistic nursing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Humanized nursing;Stroke patients;Rehabilitation effect;Neurological deficit
腦卒中是臨床中常見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在老齡化社會、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的影響下,腦卒中發生率逐年遞增,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針對腦卒中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康復效果,修復神經功能缺損,現將具體的人性化護理措施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5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腦血管內科入院治療的82例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均符合臨床中關于“腦卒中”相關診斷標準,由CT或MRI診斷確診。排除標準:①神志不清者;②無法主動配合護理工作;③病情危重者;④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病。男49例,女33例,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59.2±11.7)歲,按照護理干預方式的差異,將82例腦卒中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人性化護理組”、“常規對照組”,數量均為41例,本研究符合倫理委員會規定。
1.2 護理方式
針對常規對照組,遵醫囑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式,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根據病情情況來調整護理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對于人性化護理組,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式。
1.2.1 人性化服務
在人性化護理上,堅持以“患者為本”,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循人本化原則開展護理工作,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專業素養,做到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1.2.2 營造良好環境
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住院環境,緩解患者恐懼感,讓患者能夠身心愉悅,除了基本的餐桌、呼叫器等之外,另外在病房中安排電視,讓患者能夠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1.2.3 心理干預
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巨大的心理壓力,很多患者無法接受“言語困難”、“行動不便”等并發癥,從而產生嚴重的負性心理。在護理干預時,要關注患者個體情況,主動交流、溝通,了解患者想法,并為患者講述通俗的治療、護理知識,講述成功案例,開展心理指導,提升患者治療信心。
1.2.4 抓好細節護理
腦卒中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容易出現壓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因此,要做好細節護理工作,定時叩背、翻身,做好皮膚護理,促進血液循環,在飲食護理上,確保患者每日能夠攝入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邀請家屬參與護理工作,并采取有序方法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1.2.5 康復護理指導
在康復護理上,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康復護理計劃,包括“自主翻身訓練”、“坐立訓練”、“肢體活動”等,做到循序漸進,在康復環節,要做到安全第一,對予以患者鼓勵,提高其參與康復訓練的積極性。
評估兩組康復效果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CSS)。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治療效果上,人性化護理組總有效率為95.1%(39/41),常規對照組為85.4%(35/41),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上,人性化護理組評分:護理前為28.33±3.02,護理后為7.31±2.16;常規對照組評分:護理前為28.78±3.19,護理后為9.03±2.33;護理后人性化護理組優于常規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在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改變與環境問題的影響下,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呈現遞增趨勢,腦卒中便是其中的代表[2],該種疾病多見于4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中,發病快、發病急,在急性期,患者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在護理干預上,要綜合考慮到患者各方面需求[3]。人性化護理是基于患者作為出發點,予以其在皮膚、口腔、呼吸道等方面的護理,比起常規護理方式,護理內容更全面,效果也更好,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效果上,人性化護理組總有效率為95.1%(39/41),常規對照組為85.4%(35/41),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上,護理前,兩組無顯著差異,護理后,人性化護理組評分優于常規對照組。 因此,筆者建議,針對腦卒中患者,需要大力推廣人性化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秦莉花,等.腦卒中流行病學及與性激素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20):5099-5103.
[2] 蔣燕萍,曾玉萍,吳 波.腦血管病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8,18(02):89-94.
[3] 張成劍,等.腦卒中幸存者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現代臨床護理,2017,16(1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