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渝靜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個體化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就治,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40例,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加以個性化延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四個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和個體化延續護理兩種模式,發現個性化延續護理能夠顯著的提高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在各大醫院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個體化延續護理;高血壓;生存質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2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全身血液性疾病,是指動脈內血壓過高的情況,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手段,在此的基礎上還要通過改善患者的生活行為才能有利于病情的控制[1]。降壓治療雖能使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但仍有很多危險因素對患者的預后產生重要影響,若護理工作不到位會嚴重損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因此本實驗將選取我院的8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個體化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入院順序選取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為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就治,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40例。常規組中男女比例為24:16;年齡最小為44歲,最大為77歲,平均的年齡為(63.38±8.25)歲;最短病程為1年,病程最長達到20年,平均病程為(6.53±4.68)年;其中Ⅰ期13例、Ⅱ期18例、Ⅲ期9例。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28:12;年齡最小我45歲,最大為78歲,平均年齡為(64.41±8.54)歲;最短病程為1年,最長病程為21年,平均病程為(6.41±4.79)年;其中Ⅰ期12例、Ⅱ期20例、Ⅲ期8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微小(P>0.05),可比對。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各項檢查均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②本次實驗通過醫學委員會的審批;③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心、肝、腎等相關臟器功能障礙和器質性病變的患者;②有認知和交流能力方面的障礙者;③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和意識不正常的患者;④合并有腫瘤、呼吸道、泌尿道等急性炎癥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出院當日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讓患者按時遵醫囑服用藥物,并叮囑患者及時檢測血壓變化情況,1周至少進行血壓測量3次,飲食以清淡為主,還要戒煙戒酒等,定期回醫院進行各項身體檢查工作和復診。
實驗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加以個性化延續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①制定方案:護理人員要建立實名制的檔案,內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電話、地址、年齡、發病時間、出院時間、出院時的血壓值等,并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個體化延續護理方案,并囑患者嚴格執行方案,有任何情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②健康指導: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發放高血壓健康手冊,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發病誘因、各種治療藥物的作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高血壓并發癥的預防等疾病相關知識,護理然人員要在日后定期隨訪中,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讓患者認識到按時服藥的重要性,還要告知患者若有用藥不良反應需及時反饋;③心理護理:由于高血壓治療時間長,需要長時間服藥以控制血壓,因此患者可能會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應每周電話聯系患者1次,對患者進行開導安慰,以便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還要每2周上門隨訪1次,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交流,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④監測護理:患者出院后要24 h佩戴動態血壓監測儀器,以便及時反饋血壓信息,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前就應指導患者正確使用24 h動態血壓監測儀器,以確保患者在帶回家之后能夠正確操作動態血壓儀器和血壓穩定性。
1.4 觀察指標
(1)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3]評定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評分,包括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等幾方面,每項的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取本院自制的問卷表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比較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5~89分為比較滿意,65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比較滿意度。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錄入至SPSS 22.0版中處理,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比較可得,實驗組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四個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詳情請見表1。
2.2 護理干預的滿意度的比較
比較可得,實驗組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3 討 論
高血壓的病情隱匿,早期發病時癥狀不明顯,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僅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出現血壓升高的現象,待病情發展到后期,血壓會明顯的持續升高,當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劇烈頭痛、注意力減退、心悸、乏力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神志不清、抽出等現象,損害患者的心、腦、腎等器官,導致患者出現腦中風、心肌梗死、腎衰竭等并發癥。個體化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將醫療和護理服務延伸到家庭的護理模式,不僅能夠及時的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遵醫情況,還能減少患者的住院次數,提高其生活質量,被廣泛應用于癌癥、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導[4]。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和個體化延續護理兩種模式,發現個性化延續護理能夠顯著的提高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在各大醫院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 英.個體化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3):194-195.
[2] 武慧峰.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9):141.
[3] 宋恒芹.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5):174-175.
[4] 王小鵬,車良菊,何 麗,等.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作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8):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