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娜 秦超
摘? ? 要:建筑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建筑設計水平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現階段,我國建筑技術日益完善,傳統建筑設計更加關注建筑的性能,而建筑節能也是當前建筑設計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是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本文就將分析傳統建筑技術在現代建筑節能設計中的運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建筑技術;現代建筑節能設計;運用
1? 前言
建筑行業發展中,可持續發展理念日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更加重視人、自然和環境間的關系,以促進人與自然和睦共處。因此,建筑行業的從業者也格外關注建筑的節能環保性能。在傳統的建筑技術中,很多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將其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能夠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
2? 自然通風
傳統建筑設計中,生產工具數量有限,人們主要利用自然風來調節建筑內外部環境,為保證建筑節能的效果,可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引入傳統的自然通風技術。自然通風傳統技術在現代節能建筑設計中主要應用于建筑選址、建筑結構和天井三個方面。
2.1? 建筑選址
建筑選址中,低洼區域易產生靜風,盡管該區域的風速可充分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但是低洼處上部空氣層流動性較差,所以空氣污染現象較為嚴重,如選擇低洼地區,會影響住戶的身心健康。而隘口和山頂的風速較快,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所以在選址設計中,為高效用自然風,要以夏季主導風向且受冬季風影響較小的區域作為建筑建設地點。
2.2? 建筑結構
應用自然通風完善建筑節能性的傳統建筑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差通風技術,一種是屋頂通風技術。設計中,高差通風技術員要求設計人員分別在不同的樓層預留空間,利用空間產生的空氣壓力差完善建筑的通風條件。屋頂通風技術在建筑屋頂和墻壁間設有尺寸滿足設計要求的縫隙,當夜間室外溫度明顯降低,建筑內外會形成顯著的溫度差。此時,隨熱空氣逐漸向上運動,屋頂與墻壁間的通風口可與窗戶等其他通風口形成完整的通風交換系統,從而改善建筑的室內環境。
2.3? 天井
分析現代建筑設計要求不難得出,天井等傳統的通風技術與建筑工程同時存在,依據傳統的建筑設計形式應用天井技術不具備可行性。所以,現代建筑設計中應以自然風傳統建筑技術為基礎,依據現代設計要求加以科學合理調整,減少現代建筑的能耗。如可基于建筑結構自然通風技術,在現代建筑的垂直方向、頂部方向等設置通風口,設立完備的通風系統。常用于垂直墻壁上的通風口可引風,夜晚室內外溫差較為明顯,室內的熱空氣可由上部通風口順利排出,以此改善室內空氣環境。
3? 遮陽防曬
3.1? 空間設計
沙漠干旱區和熱帶海洋性氣候等區域對建筑遮陽設計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該地區人們通常需要安裝空調以保持室內溫度的舒適性,而空調運行中會產生大量的能耗。為有效處理上述問題,傳統的建筑設計主要采用增設圍廊和回廊等方式加以處理,完善建筑空間結構,優化建筑空間遮陽性能。
3.2? 規劃布局
在建筑規劃布局的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建筑的密度,以此優化建筑遮陽效果,這是我國傳統建筑技術中最為重要的思想和理念。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建筑密度明顯增加,建筑群內部光照區域也隨著密度的加大而不斷減小。這種規劃布局的方式能夠充分發揮遮陽功能,影響建筑內部的采光效果,所以密集規劃布局技術無法得到廣泛應用。
3.3? 構件設計
傳統建筑主要采用復雜窗框設計技術和凹式設計技術完成建筑設計。復雜窗框設計技術引入雕刻等花樣,使窗框的樣式更為復雜,陽光照射的強度也隨之減弱。凹式設計技術在處理建筑門窗的過程中,傳統的建筑主要采用凹陷處理門窗的形式,以建筑墻體作為門窗的遮蔽物,優化門窗的遮陽效果。遮陽防曬技術應用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筑的高度,從而規避陽光直射高層建筑所引發的建筑室內溫度驟增問題,嚴格把控東西向的間距,并充分利用不同建筑的影子把控外墻吸收的熱量。在建筑表層設置屋檐結構,加強證建筑遮陽效果。
4? 傳統建筑隔熱保溫技術及應用
溫濕度是影響室內熱環境的重要因素。在建筑設計中,要加強室內溫度的舒適性。為更好地應對室外環境的變化,設計人員要深度考量如何將室內溫度維持在特定范圍,全面發揮保溫隔熱的作用。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輔助性保溫材料在部分地區依然沒有大范圍普及,而且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資源和能源,無法實現普及與應用。傳統建筑中的隔熱保溫設計理念較為科學,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依然值得參考。
現如今,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傳統技術也逐漸被新技術取代,傳統技術自身的生態適應能力較弱,能耗較大,在建筑生產中會產生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國提出了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主張,節能建筑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使得傳統的建筑隔熱保溫材料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但是傳統材料自身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現代建筑設計中可基于案例分析探討保溫隔熱材料的應用,進而利用現代科技不斷改良傳統技術。以現代先進的測控技術探討技術原理,在降低能耗的同時,也可實現自動調節溫濕度的功能,創新傳統建筑技術,從而充分發揮現代傳統建筑的獨特優勢。
5? 氣候的適應性
首先在材料選擇方面,我國南北方地理和氣候環境存在明顯差異,不同地區的人群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開展建筑節能設計。為適應當地的氣候,北方地區主要采用土坯作為建筑材料,南方地區主要以柱子和樹木作為建筑材料,其也全面地體現了節能設計的內核。其次,在構造設計中,南方地區的傳統建筑主要采用雙層屋檐形式完善室內通風條件。利用長屋檐控制天氣對室內環境的負面影響。現代建筑設計中可合理應用氣候適應性技術,依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特征改善建筑設計水平,降低建筑的能耗。
6? 結語
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十分重視建筑的節能性,節能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得以廣泛應用。傳統建筑設計理念對現代節能建筑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設計人員需要合理融入傳統建筑技術,完成節能型建筑的構建,從而加快環保型城市的前進步伐。
參考文獻:
[1] 王驍男.簡析傳統建筑技術在現代建筑節能設計中的實踐[J].河南建材,2019(5).
[2] 常巍巍.簡析傳統建筑技術在現代建筑節能設計中的實踐[J].居舍,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