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鑫

【摘要】目的 分析急診搶救治療對同時患有重癥哮喘及呼吸衰竭的病人的作用影響。方法 隨機抽選200位實驗對象,所有病人均來自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之間收治的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按照治療措施的差異性將其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應用普通治療措施,一組采用正壓通氣治療方案。分析比較二者的表現差異。結果 經計算,從治療的有效性分析,實驗組要優于對照組,兩者數據相差甚遠,比較結果具有可參考性。從心率以及呼吸頻率角度來看,實驗組的平均數值要低于對照組。結論 采取急診搶救方式對身患重癥哮喘及呼吸衰竭的病人具有積極影響,給予病人正壓通氣治療不僅能夠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對于病人生活質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急診搶救;正壓通氣;哮喘;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2
重癥哮喘在臨床診治中是比較常見的病例,它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在發病時病人會感到胸悶異常、氣短無力,同時還伴有咳嗽、喘息等問題,該病癥具有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等特點。如果病人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接受正規有效的治療,大部分病人的情況會有所好轉,病情也能得到穩定的控制。但是如果錯過這一時期,帶來的后果不僅是生活、心理質量的下降,還會誘使病人出現多種并發癥,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的現象。目前對哮喘疾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適當增加或減少藥性。對于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而言,僅靠藥物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會使病人的致死率大大增加,為了給予病人更多的生命保障,我們提出了正壓通氣治療手段。在此次實驗當中,我們將從醫院選取部分病人參與探究,希望能夠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治療提供有效的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隨機抽選200位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將其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兩個小組,每組各納入100位實驗對象。通過整理分析兩組病人的就診信息,我們了解到對照組由33位男性以及67位女性組成,他們的年齡均在44周歲至86周歲之間;實驗組包括39位男性以及61位女性,他們的年齡均大于45周歲且小于85周歲。通過上述基本信息的歸納,我們可知兩組病人在該方面不存在較大差距,比較結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繼續進行實驗。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病人統一接受普通治療,首先醫護人員要做好體征記錄工作,實時監測病人的各項生命指標,尤其要注意動脈分壓、24小時液體出入量的檢測。為了改善病人的哮喘癥狀,降低炎癥出現的可能性,我們需要為病人進行甲潑尼龍滴注,注射量控制在每次40毫克,每次持續12小時,接連注射三天;與此同時還要提供霧化治療,藥物則選用的是鹽酸氨溴索,每次藥量把控在30毫升左右,每次霧化20分鐘,一天一次,共持續三天。為了避免病人出現電解質紊亂等問題,還需要位病人提供吸氧服務。
1.2.2 實驗組
實驗組病人除了會接受上述治療以外,還需要采取正壓通氣措施進行治療。該措施需要將通氣模式設置為S/T,初始吸氣壓力為6 mmH2O,當病人開始適應后,將壓力值開始逐漸上調,最高臨界點為18 mmH2O。氧氣濃度要保持適宜水平,一般設置在35%~45%之間。
1.3 臨床觀察指標
生命指標的檢測包括心率、呼吸頻率以及血氧分壓。為了便于統計分析,我們將療效分為三個等級。如果病人的病癥特征基本消失,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則可稱治療顯效;如果病人的情況有好轉跡象,生命指標數值保持平穩,則可稱為治療有效;如果病人治療后情況基本無變化,甚至還有加重的趨勢,則可判定為治療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科學嚴謹的實驗結果必然少不了大量統計數據的支持,正是由于實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難以通過人工方式進行管理,為此我們才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數據移交給SPSS 19.0軟件。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從有效性方面對比,實驗組共計5人經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對照組則有20人表示治療無甚效果。經計算實驗組的治療有效性要高于對照組。
2.2 不同組別病人生命指標對比情況
在此次實驗中,我們重點探究了三種生命指標,分別為心率、呼吸頻率以及血氧分壓指數,根據兩組匯總的數據顯示,實驗組在心率以及呼吸頻率的比較方面要低于對照組,在血氧分壓指數的比較方面,實驗組的數值要略高一些,具體比較情況請參見表1。
3 討 論
近些年人們的生活飲食結構出現了重大變化,這就造成了各種疾病發病率的猛增,哮喘也是其中高發疾病之一。哮喘疾病的產生與細胞有著較大的關聯,它屬于氣道炎癥疾病,受病情特征的影響,病人會出現反復性的胸悶氣短、喘息咳嗽等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致使氣道上產生大量的粘液,最終可能引發窒息性支氣管痙攣,加劇多種并發癥出現的可能性。如果哮喘疾病癥狀加劇則會演變為重癥哮喘,身患重癥哮喘疾病的病人通常會有呼吸困難、氣喘等問題,在眾多并發癥中呼吸衰竭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病人因此而失去生命體征的可能性較大。如何縮短疾病發作時間、改善病人的癥狀、根治疾病不再發作都是醫生要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們普遍采用普通治療措施,雖然有所成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正壓通氣能夠有效改善病人的現狀,為此我們進行了上述探究。
此次實驗的進展較為理想,我們從醫院選取了部分病人協助我們進行實驗探究,其中一半研究對象選擇普通治療,我們稱其為對照組;一半的研究對象選擇正壓通氣治療,我們稱其為實驗組。通過對比觀察兩組病人的各項表現進而找到正壓通氣治療措施的優勢所在。在治療療效的對比當中,我們分別統計出了兩組病人各自的治療有效以及無效人數,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治療有效者要遠多于對照組,因而可以得出結論:正壓通氣治療要比普通治療更具有效性。之后又從生命體征方面對兩組進行了比較,結果均顯示實驗組更有優勢。
從上述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分析,正壓通氣治療對于改善病人的生命體征,提高治療的有效性等均有積極影響,該方式對于治療重癥哮喘聯合呼吸衰竭疾病有突出貢獻,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3).
[2] 李偉棠,黃蘭卿,梁紅衛,等.無創正壓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療價值[J].黑龍江醫學,2009,(1).
[3] 黃運忠,曹 德,張小鳳.急診無創正壓通氣聯合小劑量腎上腺素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