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平 鄯子鈺



[摘要]辦學定位主要是回答“辦成一所什么樣的學校”的問題,它是辦好一所學校的前提。明晰的辦學定位對于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可以從服務方向定位、發展目標定位、培養目標定位、辦學規模定位和辦學特色定位等方面進行梳理,進而從設計方法、內容藍圖和實踐路向三個方面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進行理性構思。
[關鍵詞]“雙高計劃”;高職學校;辦學定位
[作者簡介]趙文平(1984- ),男,內蒙古豐鎮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鄯子鈺(1995- ),女,山西陽泉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在讀碩士。(天津? 30022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現代學徒制中的企業課程標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TJJX19-011,項目主持人:趙文平)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20)18-0013-07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9〕5號)等文件精神的指示,教育部和財政部于2019年10月公布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即“雙高計劃”)擬建單位公示名單,共有197所高職學校入選此批次“雙高計劃”,其中,56所高職學校入選高水平學校建設、141所高職學校入選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雙高計劃”目的是支持基礎條件良好的高職學校和專業優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最終打造一批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職業教育示范校。本文在分析入選的56所學校的辦學定位基礎上,結合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嘗試探討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問題。
一、辦學定位的內涵及其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發展的意義
通俗地講,所謂定位就是確定自己的位置,找準自己的方向。籠統地說,辦學定位就是為學校確定位置和方向,它主要回答“辦成一所什么樣的學校”的問題。具體來說,辦學定位是指基于對學校辦學條件和現狀等因素的分析,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有學者將辦學定位解釋為“定地位、定方位、定品位”①,定地位主要是明確學校在國家社會教育系統中的位置,定方位主要是明確學校的發展目標和培養目標,定品位主要是明確學校的辦學個性特色。也有學者指出:“辦學定位是指對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理念、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類型做出方向性選擇,對學校的發展具有統領、引導的作用。”②還有學者認為,辦學定位主要包括“社會服務面向的定位、發展目標的定位、辦學類型的定位、人才培養規格的定位、辦學規模和層次的定位、辦學特色的定位”③。綜合上述觀點,結合高職學校的實際情況,本文將辦學定位分解為學校服務方向定位、學校發展目標定位、學校培養目標定位、學校辦學規模定位、學校辦學特色定位五個維度,依此考察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問題。學校服務方向定位主要是指對學校服務的區域或行業的定位;學校發展目標定位主要指學校要辦成什么樣的高職學校,如哪些方面知名、哪些做法可以作為示范;學校培養目標定位主要指培養什么樣的人;學校辦學規模定位主要指學校辦多大規模;學校辦學特色定位主要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形成什么樣的明確特色。當然,學校辦學定位的這五個維度之間不是割裂的關系,它們相互影響,對某一具體定位的探討離不開對其他定位的分析。因此,對學校辦學定位問題,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用聯系的眼光去審視。
明晰的辦學定位對于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作為一種新型的高職學校發展模式,需要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當前我國社會進入新時代,高職學校經歷了“國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三年行動計劃”之后,處于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工業4.0、5G時代、人工智能等種種浪潮的推動下,高職學校該何去何從?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到底是什么樣水準的學校?如何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進行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如何超越傳統高職學校的發展模式?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明晰新時代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以此引導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建設方向。其次,明晰的辦學定位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的基礎和依據。如何在辦學服務定位、辦學目標定位、辦學特色定位等方面體現出中國特色、高水平?這一問題是否明晰,將關系到如何開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建設工作。比如,只有搞清楚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培養目標定位,才能進一步有效地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匹配的課程體系。再如,只有明確了學校服務行業的定位,才能在學校專業建設中找到聚焦的方向。總之,只有明確了辦學定位,才能使學校的各項建設工作有依據和方向。最后,明晰辦學定位是發揮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示范引領作用的指南針。《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指出,實施“雙高計劃”旨在“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④,這實際上明確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總體發展思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對其他廣大高職學校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其辦學定位引領廣大高職學校發展的方向。
二、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現狀梳理
選取教育部于2019年10月24日公示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名單中的56所高水平高職學校,通過登錄這些學校的官網,搜集每所學校的“學校簡介”“辦學歷史”“辦學章程”“十三五規劃”“信息公開”等欄目中的相關數據,從中尋找每所學校的服務方向定位、發展目標定位、培養目標定位、辦學規模定位和辦學特色定位等信息點,統計其信息,建立“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信息數據庫”,依此梳理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現狀。
(一)入選學校的服務方向定位情況分析
高職學校的服務方向定位主要指高職學校服務的區域或行業定位。學術理論界和教育管理一線已普遍形成共識,即高職學校應定位于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因此,學校服務區域定位分布情況可以從所服務的地級市區域、省級區域和城市群區域等方面考察,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入選的56所高職學校中,有52所明確說明該校的學校服務區域定位,占92.86%。其中,明確將學校服務定位于地級市區域的占41.07%,明確將學校服務定位于省級區域的占48.22%,明確將學校服務定位于像京津冀這樣的城市群的占3.57%。受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城市群區域發展格局的引導,相應區域的高職學校積極服務于城市群區域發展。另外,23.21%的入選校明確服務定位輻射全國。可見,學校所服務的區域以學校所在的省市地區為主。
高職學校除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之外,還應服務于行業發展。一般來說,一所學校根據社會需求等方面的因素,應有明確的行業服務定位。就服務行業定位而言,主要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的行業進行考察,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41.07%的入選校將制造業作為主要的服務行業,35.71%的入選校將服務業作為主要的服務行業,16.07%的入選校將交通運輸業作為主要的服務行業。總體上看,所服務的行業也以學校的特色或主要專業為主。以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校位于開封市,充分利用地理優勢,“依托水利,服務河南”,形成了“以工為主、以水為特”的專業體系。
(二)入選學校的發展目標定位情況分析
高職學校的發展目標定位主要指學校要辦成什么樣的高職學校。總體上看,入選的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均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目標定位,具體主要圍繞特色發展、世界發展水平、國內發展水平、省域發展水平和社會滿意五個方面,詳見下頁表3。
由表3可知,入選學校對本校的發展目標定位主要立足于辦學特色或特色專業,以建成更高質量或更高水平的高職學校。50%的入選校明確了特色發展的定位,明確中國特色、特色鮮明、某一行業特色等方向的發展。53.57%的入選校明確了世界一流或國際一流、國際知名的發展目標,這可能與國家的文件政策導向有關。例如,《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⑤。48.21%的入選校明確了國內一流或領先的發展目標,7.14%的入選校明確了省內一流或示范的發展目標定位。此外,還有7.14%的入選校明確了社會滿意度高或企業滿意度高的發展目標。以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其明確提出繼續發揮國家示范與行業骨干院校的引領帶動作用,把學院建設成為“社會滿意高、國內領先、國際影響力強的示范名校”。也有學校將發展目標定位按照未來發展的時間分步驟明確,如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明確“近期目標是把學院建設成為‘省內示范、行業領先、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優質高職院校,中長期目標是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鐵路高職院校”。
(三)入選學校的培養目標定位情況分析
高職學校的培養目標定位主要回答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入選的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均在學校簡介或學院章程中對本校的培養目標做了明確說明。盡管人們通常將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技術技能人才,但我們研究發現,入選的56所學校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表述存在差異,具體見表4。
由表4可知,各學校對培養目標定位的表述大致分為以下幾類:57.14%的入選校明確提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16.07%的入選校明確提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沒有提到“高素質”一詞),7.14%的入選校明確提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沒有提到“技術”一詞),10.72%的入選校明確提出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沒有提到“技能”一詞),另有8.93%的入選校用其他詞語來表述定位,如藝術人才、職業人才等。從入選的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培養目標來看,主要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主。此外,無論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還是技術技能人才或高素質技能人才,不少學校使用復合型或創新型等詞語來限定其特質,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培養適應智能時代需要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應當說,高職學校主要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但培養什么樣的技術技能人才,尤其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應當培養什么樣的技術技能人才,這可能需要各學校結合社會需求進一步明確。
(四)入選學校的辦學規模定位情況分析
高職學校的辦學規模定位主要是對學校辦多大規模的定位,本文主要從學生數量規模和專業(專業群)數量規模兩方面來考察辦學規模。表5顯示了學校在校生規模分布情況。
按照201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高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第七條規定,“高等職業學校的建設規模,應依據批準的辦學規模確定。建設規模按辦學規模和相關學校類別分類”,該標準將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數量規模分為5000人、8000人、10000人三個檔次,體育藝術類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數量規模保持在1000人、2000人、3000人三個檔次。由表5可知,入選的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規模在15000人以上的占35.71%,10000~15000人的占39.29%,10000人以下的占25%。
同時,筆者也統計了56所學校的專業規模分布情況,見下頁表6。
由表6可知,從專業規模的分布區間看,擁有41~50個專業的學校有17所,占學校總數的30.36%;擁有31~40個專業的學校有11所,占學校總數的19.64%;擁有51~60個專業的學校有10所,占學校總數的17.86%。從一些學校的具體情況來看,學校專業數量規模與學校的服務區域定位、行業定位有極大的關系,所服務的區域處于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所服務的行業在社會上相對需求量大,那么專業數量規模一般較大。這也進一步說明學校不能盲目追求規模,應根據自身所服務的區域定位、行業定位及專業特色等綜合確定學生招生數量和專業數量。
(五)入選學校的辦學特色定位情況分析
高職學校的辦學特色定位主要指在人才培養中形成什么樣的特色。“辦學特色是指學校與其他學校相比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辦學內涵。”⑥對辦學特色的考察,并不單指該校的特色專業(群)、特色學院,還包括該校的特色文化、特色教學方式、特色實踐等方面。由于特色文化、特色教學方式、特色實踐等方面的數據獲取受限,本文只關注其中的專業特色方面。入選的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中,有21所專業設置相對綜合、全面,但專業特色不明顯,占37.5%;其余35所學校均能從學校的服務定位出發,形成相匹配的特色專業格局。例如,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按照“專業建在汽車全產業鏈上”的辦學思路,結合汽車產業戰略目標及人才需求,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以專業群對應汽車產業鏈,緊緊圍繞汽車這一特色構建專業群,形成了汽車運用技術、汽車工程技術、現代制造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汽車服務與貿易五大專業群,構建了“一鏈五群”專業布局。
三、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的理性構思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是新時代我國賦予廣大高職學校的新定位新使命,是一個統攬全局的宏觀描述。對所遴選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如何決策和構筑,綜合前文的內涵分析和現狀梳理,本文提出以下理性構思要點。
(一)如何定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的設計方法
從方法的角度來看,究竟如何科學設計辦學定位?這是每所學校確定自身辦學定位前應明確的規則。從辦學定位現狀來看,部分學校在定位上存在雷同和跟風情況,這其實反映出學校沒有充分研究確定自己的定位,盲目照搬照抄定位。事實上,辦學定位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和決定,政府、社會、學校和學生四方約束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一是政府主要以政策引導學校的發展方向。例如,2012年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這兩個文件直接明確了高職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后來一大批高職學校在設計培養目標定位時均以此為主導。二是社會主要以人才需求來規約學校的定位。例如,某一區域擁有龐大的汽車產業,那么必然需求大量的汽車專業人才,此時當地高職學校服務行業的定位之一必然是汽車產業,其特色專業群建設也必然圍繞汽車領域開展。三是學校主要以學校的歷史文化傳統、優勢和特色積淀來制約學校的特色定位。例如,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溯源于1866年創辦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高等實業學堂——福建船政學堂,而今形成了以航海技術和安全技術與管理兩個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龍頭,特色鮮明的海、陸、空、軌四位一體的全方位現代綜合立體交通專業集群發展體系。四是學生的身心發展影響和決定培養目標定位。生源特點決定了我們將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研究學生的特點便于確定適切合理的定位進而提供適合的教育。以往高職學校的主要生源是普通高中畢業生,現在有相當一部分生源是中職畢業生及社會人士,他們與普通高中畢業生在技能基礎、理論知識基礎等方面存在差異。生源的這一變化也改變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著眼點和具體培養工作的重心。總之,要從政府政策導向、社會發展需求、學校歷史文化傳統和學生學情特點四方互動的關系中研究確定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
(二)什么定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的內容藍圖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到底是什么?可以從綜合定位和分項定位兩個層面分析。所謂綜合定位是總體上用整合性的簡短語言對一所學校的辦學定位做相對宏觀的描述,所謂分項定位是在具體維度上對一所學校的各方面定位做相對具體的描述。
綜合定位其實主要從宏觀上回答要辦成一所什么樣的高職學校的問題。“中國特色高水平”就是一個綜合定位,這是我國所有高職學校的理想目標,每所高職學校可以在此基礎上明確自己的綜合定位。這需要從宏觀上考慮高職學校的新超越與新使命,如從傳統的規模數量發展定位向內涵特色發展定位轉型。有研究者指出“高職教育職能由服務社會發展向支撐引領社會發展轉變,理念由工具理性向人本理性轉變,發展戰略由追隨借鑒向中國方案轉變”⑦。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提出“三個服務、五個定位、一個率先”的戰略發展目標,始終堅持為黨和國家服務、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服務,努力成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深圳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深圳市民終身教育學校與中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要基地,率先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深圳模式”,這就是一個綜合定位。
分項定位可以從學校發展目標定位、學校服務方向定位、學校培養目標定位、學校辦學規模定位、學校辦學特色定位等方面展開。這些分項定位雖然是不同的分項點,但它們之間有內在的關聯性,如為某一行業或某些行業服務的定位,將關系辦學特色定位和辦學規模定位。因此,對各分項點的定位要統籌起來進行設計規劃。就學校的服務方向定位而言,首先應考慮其區域服務導向,不僅要滿足區域人才需求,還要在技術革新與研發等方面引領區域發展;服務的行業不一定“大而全”,但要結合自身辦學歷史積淀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就發展目標定位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不是以達到世界一流或國內一流為根本目的,而是以培養社會滿意或企業滿意的人才為根本目的。就培養目標定位而言,緊緊抓住新時代我國各行各業所需勞動者的素質特征,如當前隨著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發展,有些專業領域對數字化素養、復合型素質、創新型能力等要求尤為突出。就辦學規模定位而言,需要對照學校服務區域和行業的需求情況而定,并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要重視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規模的區域調研,形成差異化的區域性優勢。”⑧“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的區域性,是指專業設置的客觀依據,其內涵包括區域內專業布局相對地方產業結構的合理性、專業設置相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專業規模相對地方行業或企業的需求性等。”⑨就辦學特色定位而言,需要凝練和堅守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專業設置格局、人才培養方式和個性化學校風貌。究竟如何定位學校的辦學特色?潘懋元教授主張應做具體的研究分析,“要考慮自身所處區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狀況,同時也要考慮當前以及之后一個時期區域社會發展的需要,還要在辦學過程中評估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和特點”⑩。
(三)落實定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的實踐路向
如何落實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辦學定位?首先,明確好高職學校的功能。新時代中國特色世界高水平高職學校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應用技術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基本功能,同時“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做出重要貢獻”11 。在服務好產業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要引領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引領產業變革的方向。其次,專業設置應緊密圍繞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注重結合自身的辦學優勢,重點發展與學校辦學定位和特色相一致的專業,構建對接產業的專業群。例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了更好地發揮專業間的協同與集群效應,2019年對以專業為單位的教學機構進行了優化重組,將原機電學院、電信學院相關專業與資源融合,成立了智能制造學院、能源與汽車工程學院。同時,對接區域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優化專業群布局,重點打造了家具設計與制造等7大專業群,如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冷與空調技術專業群,服務傳統制造業向綠色節能制造業轉型。再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推動產教融合落地生根。“深入行業企業調研,了解區域產業結構,將行業動態發展細化到每個實際崗位的需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修訂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12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調研所面向產業的人才需求特征,明確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推進產教融合型課程建設,學校和企業合作開發課程,實現課程內容與工作過程的對接。最后,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打造好“雙師型”教師團隊。重在提升教師的企業技術實踐能力,為教師創設好赴企業實踐的平臺,將企業技術實踐能力融入自身的教學過程中。
對于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定位,我們無法用一句話或一個終極性結論來進行定義,這不僅因為定位問題本身比較復雜,也因為每所學校都有自身獨特的情況因而難以簡單框定。希望借本文拋磚引玉,促使大家進一步思考“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學校發展的方向以及高職學校如何或從哪些方面探尋自身的辦學定位,從而實現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注釋]
①郭秋平.大學辦學定位的理性探討[J].現代教育管理,2011(5):50.
②王廣謙.關于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的四點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9(21):18.
③⑥郭桂英,姚林.關于我國高校辦學定位的研究[J].江蘇高教,2002(1):59-60,60.
④11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EB/OL].(2019-04-01)[2020-05-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⑤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14-06-24)[2020-05-07]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htm.
⑦潘海生,周柯,王佳昕.“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戰略定位與建設邏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42.
⑧⑨鄧光,楊曉燕.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與規模的區域性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9(10):80,80.
⑩潘懋元.我對高等職教的看法[J].職業技術教育,2007(18):37.
12 周春光,李強.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發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