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菁
【摘 要】一別數月,全國第十八屆群星獎比賽的場景似乎仍在記憶中回蕩。《擊壤歌》在上海取得的成績不止牽動著各位主創、演員還有各方領導的心弦,同時也獲得了媒體的多方報道,如此舉動讓《擊壤歌》成為一時的熱門話題。基于此,本文從理論層面對舞蹈工作加以探討,旨在進一步分享本次成績背后的經驗,為相關主體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引。
【關鍵詞】舞蹈;歌;編導
中圖分類號:J71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4-0162-02
一、舞蹈編導的重點
舞蹈創作過程中,編與導是重點,直接關系著舞蹈的質量。
第一,從編這個角度來看,舞蹈的編包括多個方面,它本身就是一個復雜艱辛的過程,需要創作者付出較多的心力。它主要包括題材的選取、立意的探討、結構的設置和人物的塑造等,這些都是舞蹈作品的核心要素。這幾個環節都是缺一不可的,其中哪一個環節稍有不足,都會讓作品的質量大打折扣。正是每個環節的環環相扣,讓《擊壤歌》最后有了一個完美的呈現。讓觀眾不僅在觀賞完作品后能被孩子的天真所感染,同時這還是一次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隔空對話,視線聚焦于歷史,感嘆先人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機會。
第二,從導這個角度來看。編導有了好的構思,將這些思想完整地呈現出來便是導的意義,如果沒有好的構思和想法,舞蹈作品也會缺乏創新力;如果有好的想法,但是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的作品中,舞蹈作品就會缺乏生命力。如何把巧妙的構思和實際的作品創作完美地融合起來,這也是每一個舞蹈編導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如在《擊壤歌》中,如何把眼前的女娃娃塑造成在田間地頭里玩泥巴的男孩形象,幾個編舞教師在排練廳也是嘗試了很多方法。
第三,從理這個角度看,理,即理性分析。舞蹈創作由編導對生活的體驗經過舞蹈特殊的思維方式轉化為具體可感的情感充沛的典型藝術形象。這過程是要經過縝密的邏輯思維來完成的,絕不是憑空想象的,更不是個人的情感宣泄。尤其在結構處理上,可以按照戲劇結構、心理結構、音樂結構等方式,結構合理會更好地表達舞蹈內容,作品層次清晰,一氣呵成,使觀眾在觀舞的過程中更加明白編導的思想與情感。
第四,從新這個角度來看,創新是舞蹈編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舞蹈藝術前進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對于舞蹈編導工作來說,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離不開一個別出心裁的舞蹈構思,有一個好的構思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半,只有在創作中不斷創新和進步,不斷更新舞蹈創作理念,才能充分滿足大眾對舞蹈作品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自己的作品才會在眾多舞蹈作品中嶄露頭角。因此舞蹈編導者應該永遠保持一顆好奇求索的心。一方面,舞蹈編導者應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就要求創作者在生活中多觀察,不斷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汲取創作的靈感,最終應用到實際的作品創作中;另一方面,舞蹈編導者也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打破傳統思維的限制,從而創作出更具有時代氣息和接地氣的舞蹈作品。正如《擊壤歌》中就體現了很多全新的舞蹈元素,為我們帶來了藝術上的享受。
第五,從美這個角度來看,舞蹈是一種綜合美的藝術,它不只是追求動作上的手舞足蹈,而是通過適應于舞蹈內容的舞蹈形式,綜合其他姊妹藝術形式來傳達藝術美,讓欣賞者在感受舞蹈藝術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激發無限的想象力,達到一種象外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體驗。而想要真正達到作品美,這對舞蹈編導者有著較高的要求,他必須在充分地感受、觀察、體驗、認識生活的基礎上,將自身的情感與生活經驗轉化為創作素材,來塑造與作品相符的藝術形象。并且從最深層次上來說,在舞蹈作品中傳遞正能量、傳遞愛和藝術美,這也正是舞蹈作品的藝術價值所在。在《擊壤歌》中,其通過各種細節展示了許多藝術美,讓我們感受到了舞蹈的真正魅力所在。
總體而言,《擊壤歌》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比較優秀的舞蹈作品,值得所有的舞蹈創作者向其學習和借鑒。雖然《擊壤歌》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孩子們的舞蹈學習絕不會止步于《擊壤歌》,而是教會他們如何站在《擊壤歌》這座高峰上,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二、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時代,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舞蹈教育,舞蹈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內在美
新時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嚴格,提出了更全面的標準,不但要求其有專業的技能知識,而且對人內在的審美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當前社會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舞蹈藝術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舞蹈藝術本身就是一項綜合美的藝術,它的美包括很多方面,其優美婉轉的音樂旋律、優雅美麗的舞姿和生動感人的舞蹈形象,能夠讓學生的心靈沉浸在良好和諧的舞蹈學習氛圍中,引起學生在舞蹈藝術上的共鳴,有利于其審美能力和性格魅力的養成。并且舞蹈教育可以實現多種美的組合和統一,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舞蹈教育,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內在美的統一。
(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舞蹈教育包括多個方面的教育內容,它絕不是單純地教給學生簡單的舞蹈動作,而是要在舞蹈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舞蹈教育是一項非常具有形象性的學習項目,所以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領學生明白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正面的,什么是反面的,這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引領走向積極正確的道路。另一方面,我國舞蹈藝術博大精深,有著悠久的歷史,民族舞蹈更是百花齊放,是我們的藝術瑰寶。在舞蹈教育中,可以融合許多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舞蹈,使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學到相應的舞蹈專業知識,而且也能對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和舞蹈文化有一個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讓學生感受到民族舞蹈的魅力所在。
三、關于舞蹈教育的建議
當下,舞蹈教育市場蓬勃發展,學習舞蹈的孩子越來越多。有些家長認為舞蹈可以強身健體,塑造良好的形體;有些則希望孩子可以掌握一技之長,升學可以加分,或者將來從事舞蹈專業;不管家長們的初衷是什么,舞蹈教育的本質還是希望孩子是真正熱愛舞蹈、享受舞蹈的,能讓舞蹈和自己的身體做一輩子的朋友。
然而,如何學習舞蹈,不被功利心束縛,才能真正實現“美育”?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具體而言,筆者結合《擊壤歌》的排練,總結出以下五條經驗,具體如下:
(一)忠于內心
一方面,舞蹈是一種美的展現。學習舞蹈,除了需要靈活運用肢體進行動作表現外,還需要結合其內心的感受,充分融入情感,這樣的舞蹈才是有生命的。實際上,大多數舞蹈教師都希望孩子在被社會約束之前,在盡情地舞動中喚起這些本能。另一方面,在《擊壤歌》的排練中,舞蹈教師應尊重孩子的內心。既然是少兒舞蹈,最珍貴的童心一定要保護好。舞蹈教師要學會觀察孩子,讓他們自由地在舞蹈教室里玩耍,在此過程中,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
(二)持有恒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很多時候最好的老師不僅僅只有興趣,還貴在堅持。很多時候不是社會個體有興趣才做好了一件事情,而是社會個體把一件事情做好了,才有了繼續做這件事的興趣。所以,學習舞蹈時,舞蹈教師應當訓練學生的恒心,讓學生在堅持中收獲。
(三)齊心協力
想要發展少兒舞蹈教育,除了要引起培訓機構的老師、孩子的重視之外,這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其實是家長扮演的。家長的舞蹈教育觀念會對少兒舞蹈教育造成很大的影響。只有做到學校、家長、孩子一條心,才能使學生在舞蹈藝術文化中得到身心上的陶冶和素質上的提高。
現實生活中,時常聽到很多家長在互相交流中說道:“我孩子剛開始學習舞蹈的興趣很大,但是最近就是不想來跳舞了,要不就算了吧”“孩子大了,學習壓力大,舞蹈影響學習”等。不可否認,部分孩子的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繼續學習舞蹈。但是,只要家長及時幫孩子尋找退縮的原因,鼓勵孩子繼續學習,通常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提升自信心
少兒舞蹈最終的價值實現依然在舞臺上,舞臺上的精彩演出,可以充分得到臺下觀眾的認可,外界人們的認可就是孩子們自信心的重要來源。并且舞臺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激發他們更大的潛力。同時,這些大大小小的舞臺可以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在全國群星比賽中可以迅速調動表演狀態,并保證高質量地完成每一場演出。
需要注意的是,筆者此處所指的舞臺,沒有大與小之分。無論是全國級還是小到平時訓練,都要充分把握機會。其實,平時考級就是一個最好的練兵場。剛開始學習舞蹈的孩子年齡都比較小,在考場上存在怯場緊張的心理問題,導致忘記動作,在評委老師面前不敢說話。但是只要經歷一次考級以后的孩子,就登上了新的臺階,能夠信心百倍地展現自我。除此之外,通過考級還能夠讓孩子樹立目標意識,幫助孩子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努力和前進,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四、結語
實際上,舞蹈教育是一項系統化、長期化以及復雜化的工作,不僅需要舞蹈教師掌握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孩子正確學習,而且需要家長擺正心態,給予舞蹈教師相應的支持。只有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有足夠的耐心,才能讓孩子在健康的舞蹈教學環境中成長。除此之外,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一朵花都有屬于它的花期,在花期到來之前,積蓄力量,時間到了,自然開放!相信在舞蹈教師以及家長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國舞蹈教育事業會向著嶄新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段雨瀅.舞蹈教育對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思辨[J].藝術評鑒,2020(07):151-152.
[2]張怡.慕課背景下舞蹈教育的改革思考[J].黃河之聲,2020(0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