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娟
摘要:小學是人生中各項能力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應著重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素質和健康良好的心態。本文詳細研究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創新策略,希望為思考班級管理方法和方向等相關班主任工作者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252-01
小學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也是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因此,每一位小學教師有著重大的責任義務去培養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在此過程中班級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管理的主要內容有掌握學生動態與創建和諧班級,傳統的管理方法有觀念落后,模式單一等問題,所以研究實行創新班級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實行新型班規,凝聚學生向心力
現如今,在很多小學尤其是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利的地區,班主任并未按照教學實際情況以及班級需求來制定班規,學校則一味采用例如:《小學生守則》等籠統廣泛的守則來約束學生。但往往實際情況和規則是沖突的,學生意識不到這些規則的意義,也就不會遵守。這樣一來,所謂班規也就成了一紙空文。當學生們收到外界誘惑,又沒有規則束縛,自然會發生一些例如逃課、作弊、欺負低年級學生等極其影響校風校紀的事件,也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惡劣的影響。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班級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班規,而新型班規指的是按照班級實際需求和教學情況不斷調整不斷豐富的班規,它不同于以往一成不變,恐怖死板的傳統班規,是貼合學生需要,深受學生自覺遵守的。以背誦《長恨歌》為例,這是一首很長背誦難度比較大的古詩詞,可以在黑板旁邊放置了一塊小白板并設置這樣的班規:當天背誦的段落由第二天來的最早的學生默寫在白板上,若是對了就會有相應的獎勵。實施后每天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早到教室,解決了到班問題并且也幫助學生們記憶古詩詞學業得到了進步。這就是新型班規的好處,可以使學生們在不經意間達到學中玩玩中學,可以使他們全方面發展。
2.建立模范榜樣,提高學生思想覺悟
對于小學生而言,沒有什么比老師的認同更欣喜的了。因此,班主任老師可以不定時在班級宣講優秀學生的事跡。這既可以使被表揚的學生繼續充滿干勁在學習中加油努力快馬揚鞭在生活中繼續做好同學們的榜樣,也可以鼓舞其他的學生奮力追趕表揚學生。除了通過老師表揚,班主任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生間相互推選學習或者生活上自己認為的“榜樣”,學生們都有好勝心,這樣可以使班級上形成良性的競爭局面。同時在相互競爭相互追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都會有很大的進步,也會使班主任老師的管理變得更加輕松,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情況的了解工作部署等其他方面工作,整個班級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以五好學生評選為例,可以在班上開展互相評優和優秀事跡大家講等活動,學生們在講臺上講述著自己的優秀事跡或者推薦其他學生評優,活動氣氛活躍,學生們態度積極,而且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被評上的學生也會作為其他學生的榜樣,自己的學習會更認真也可以讓別的學生向他學習互相追趕,良性競爭構建良好學習氛圍風氣。
3.開展班級活動,提升班級活躍度
班級活動是給學生提供鍛煉展示才華的舞臺,經常開展班級活動,有利于提高班級的活躍度也有利于提高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在實際上我們開展班級活動,不能死搬硬套要多結合實際情況,要思考活動的教育意義,絕不能讓活動只停留于形式。同時我們也要充滿創造性的去設計實施班級活動,開放性的讓學生自己組織班級活動,但這并不意味著小學班主任可以不管班級活動的實施嚴格把控班級活動的設計實施開展等一系列流程,要做足功課防備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同時也應該多開展實踐活動,多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勞動實踐課為例,可以開展學生下鄉進入農村生產基地的活動,活動形式是帶領學生參觀科技,給農業帶來的效益,體驗農作物種植的過程,在活動開始前,要設定一個認知目標,即了解有機農業和循環經濟的模式,深刻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了解學習農業的知識,并親身與實踐活動。同時將不同年級的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高年級的學生參與除草拔河等高強度勞動的任務,低年級的學生參與捉蟲等低勞動強度的任務。并且將不同的班級分為不同的團體,開展良性競爭,評出優秀班級。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班級的榮譽感,也可以增加學生對班級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一些平時在書面上講述的道理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4.實行家訪聯絡,提高家校合作度
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也是家長的學生,家長是學生的第一老師第一責任人。父母與孩子之間有著最自然最親切的羈絆,因此家長既可以通過道理說服來教育孩子,也可以通過情感認同來教育孩子,往往兩者結合會有不一樣的教育效果。所以小學班主任要了解認識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并積極的同父母展開聯絡,及時正確的反饋信息,并積極地促成家校合作。小學班主任可以定期的召開家長會,將學校的方針政策傳達給每一位家長,讓家長從思想上認識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也可以經常地開展家訪活動,并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在農牧地區,群眾由于對教育認知上的不足,使適齡兒童在是否接受教育的問題便受到一定的影響,班主任老師應該積極加強對憲法義務教育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加深家長對此的認識。可以這樣進行新式家訪,在家訪前,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制定了詳細充實的計劃,做到有備而來,在家訪過程中,首先高度評價孩子在班級的表現情況,并細致地詢問關心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不時發出陣陣的歡笑聲。在家訪過程中,有的孩子迫及待了拿出自己繪畫,練字等藝術作品跟老師分享,有的孩子則拿出自己準備假期進行閱讀的計劃來和老師進行交流,同時,家長們也表示,平時即使再忙,也要和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多傾聽事實,給予恰當的意見,多站在他們的角度進行考慮,充分的尊重孩子。家訪結束后,認真填寫季度工作表,對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情況進行了思考總結,并為下一次家訪寫下備注,做好準備。
總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責任重大,既不能墨守成規,也不能一味求變而忽視了實際情況。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總結出高效人性化的班級管理策略,并在現行策略上進行創新,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紅玉.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J].現代交際,2017,(2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