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清丹



摘 要: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對外投資來擴張經營版圖,海航是其中一個比較典型的企業。筆者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發現,海航在風險管理流程上存在很大問題。研究資料表明,海航未及時全面收集企業風險管理初始信息,對已收集的風險信息也沒有進行有效評估,且企業未制定出實際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沒有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案,同時對企業的風險管理缺少必要的監督與改進。海航在風險管理流程上存在的巨大漏洞直接影響了其的生存和發展,本文就從海航的風險管理流程視角分析海航問題形成的原因,闡述企業風險管理流程的重要性,為海航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流程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海航;對外擴張;風險管理
海航在2020年伊始遭遇了沉重的打擊,2月29日,海南省政府相關部門派出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全面協助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同時,海航集團董事會改選。海航開啟了新的整改之路,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到大型民營跨國企業集團,再到靠處置資產通過換血重組來維持經營。這一事件的發生引發了我們的深思,也引起我們對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流程的關注。
一、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流程理論
隨著風險管理理論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而健全與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流程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工作,完善的風險管理流程可以將全面風險管理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把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和業務流程中,是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包括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制定風險管理策略、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二、海航集團風險管理流程分析
(一)搜集海航風險管理初始信息
在分析海航的風險管理時,首先要收集與海航風險管理相關的內部和外部初始信息,包括海航曾經的歷史數據以及內外部人士對海航未來發展的預測,收集初始信息的工作量比較大,應將工作落實到各個部門,保證收集的信息準確、完整、有效。
(二)進行海航風險評估
在搜集到海航信息后,需要對海航的風險進行評估,風險評估流程分三步: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例如,海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要有員工、客戶和市場,有員工就會存在人力資源風險,有客戶就會存在客戶信用風險,有市場就會存在市場風險,在收集了海航信息后,需對海航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對風險進行分析評價。具體風險問題分析如下。
1.海航戰略風險問題
2006年之后,海航集團不再發展單一產業,開始實現產業多元化。到2012年,海航通過不斷的規劃整合將企業發展為航空、旅業、實業、資本、物流等產業板塊,通過融資的方式進行企業并購,實現了企業多元化。截至2017年,海航集團資產已高達1.2萬億元,躍居世界前二百強。而這輝煌的背后,也給海航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海航的財務危機越來越大,到2019年,海航開始出現工人工資無法發放、飛機燃油費不能支付等問題。
從這一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海航的發展擴張速度過快,而擴張速度與海航實際能力不相符,海航在戰略風險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海航通過擴張實現資本的快速積累,這在給海航帶來大量財富的同時,也使企業的發展戰略越來越激進。海航集團逐漸放棄了航空運輸實體產業,從根本上動搖了海航根基。海航的擴張越迅速,產生的經濟泡沫越多,企業的危機就越大。企業戰略會因主觀原因而變動,而這種變動頻繁會導致企業資源浪費,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2018年海航集團前董事長離世,退休許久的陳某復出,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資產清理,由于主要領導者變動,企業的發展戰略由激進變為保守。這樣大規模的資產清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暫緩了企業的財務壓力,但海航的大量資產被賤價出售(我們從財務數據中發現許多資產出售價甚至低于購買價)。優質資產降價出售也是對企業資源的浪費。
2.海航運營風險問題
運營風險是一系列風險,它由內外部原因共同導致,外部環境的多變性、復雜性以及內部認知能力的局限性都會導致企業運營風險。從海航投資戰略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出,企業管理層對外部環境的認知能力有限,忽視了外部環境的復雜性與變動性,只是盲目相信做大一定能強,而進行盲目擴張,導致企業根基不穩,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企業根本無法應對資金鏈斷裂帶來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破產危機。
另外,海航在企業文化和管理層的專業水平上都存在很大問題。企業的多元化發展也提高了對管理人員業務能力的要求,但海航在管理人才培養和應用上并未跟上它的多元化發展步伐。隨著社會的發展,海航集團認識到發展單一產業會加大企業運營風險,企業需要實現多元化,而海航最開始的多元化發展戰略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企業風險,但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其逐漸脫離主業,且越走越快、越走越遠,踏上了大規模海外并購之路,埋下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因此多元化擴張之路雖然給海航帶來了一個分散風險的方法,但過分的多元化擴張又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危機。這也進一步證明了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企業在運營中缺乏整體運營規劃。海航集團對被并購公司缺乏系統的治理模式和機制,被并購的企業并沒有很好地融合到海航集團整體的規劃和戰略中,海航集團公司也沒有對下屬公司實施行之有效的治理管控措施,各子公司各自為政,只謀求自身利益,忽視了不同資源之間的整合。
3.海航財務風險問題
從海航的發展之路可以看出,海航為滿足自身擴張需求,通過上市、重組、私募、貸款等多種方式進行募資。但隨著擴張,海航的負債期限與資產結構嚴重不匹配,導致海航資金鏈出現問題。2017年,海航的信用評級被國際評級機構下調至B。2017年底,海航旗下的多家上市公司被停牌。為緩解債務壓力,海航集團開始通過高利率進行融資,高利率又進一步加重了海航的負債,形成惡性循環。2018年初,海航的短期債務遠超海航自身現金儲備。因此,企業應適度、合理、正確地利用杠桿,而不應盲目求大求快,超高速的增長會增加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4.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
海航舉債擴張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2017年6月,各大銀行排查海外并購的大型民企的授信及風險,海航引起了銀監會的注意,導致其貸款和融資受到限制,最終,海航只能通過出售資產來償還債務。
5.市場風險
不可忽視的是,國內和國際航空近幾年都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但海航要重新回歸主業一定會面臨很大的市場風險,在巨大經濟危機的前提下如何在各大航空公司中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對海航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6.社會文化風險
海航在進行對外擴張投資時不可避免會存在社會文化風險,例如,不同子公司由于所處內外部環境不同導致經營理念不同,子公司之間和母子公司之間也形成了不同的企業文化。同時,海航近幾年的快速擴張轉型也使企業文化發生了巨大變化,內部員工的多元文化背景也導致了企業個人層面的文化風險。
7.其他風險
除了上述這些風險,海航作為一個航空企業,若要維持長遠發展,必須保持技術不斷進步,但由于管理層將企業經營戰略轉移到對外投資擴張上,必然會造成對技術方面的注意力減少,給企業帶來技術風險。同時,隨著航空產業的不斷發展,各大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海航的產業風險也越來越大。
通過風險坐標圖(見圖2),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海航集團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
(三)風險管理策略制定
海航在制定風險管理策略時,要根據不同子公司的不同部門確定其各業務單元的風險偏好和承受度,確定每一單元風險的預警線以及對風險所采取的應對策略,可以對上述十個風險制定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例如:對于風險較小的人力資源風險可以選擇承擔,但對于關鍵領域和經常出現風險問題的崗位的人力資源風險,海航要采取風險規避策略或者風險轉移策略;對于客戶信用風險,可以選擇風險規避,拒絕和信用不好的客戶合作,在必須合作的客戶存在信用風險時,海航只能選擇風險承擔,為彌補客戶的信用風險損失,可以采取風險補償等策略。同時,海航在處理財務風險時也可以采取風險規避的方法,避免投機性投資,還可以采取風險轉移、風險對沖等策略,針對不同財務業務的性質特點選擇不同的管理策略。
海航作為一個跨國企業,擁有眾多子公司,其風險解決方案不能僅局限在單一風險應對策略和單一公司部門上,而是要進行橫縱綜合考慮,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將各類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風險轉化為危機事件,積極化解風險。
(四)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
海航應對整個公司進行總體監督,在每個部門每個關鍵崗位安排具體監督人員,及時識別新產生的風險,規避企業內部已有風險轉為危機;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及時改進企業風險管理方案,以滿足企業永續發展的需要。從海航的經營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在風險管理監督和改進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若海航能及時建立完備的風險監督和改進機制,及時完善風險改進方案,有效規避企業風險,就不會在擴張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走上整改之路。
三、結語
一個企業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建立完備的風險管理體系。海航要起死回生就必須建立職責明確、職能清晰的風險管理體系,將風險管理鑲嵌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將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和風險管理緊密結合,促進企業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與完善,規范風險控制活動的具體流程及目標,提高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與管理者的決策管理能力,增強海航內部的凝聚力,及時識別風險、化解危機,使海航獲得長久、穩定、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華良.強化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現實路徑[J].中國內部審計,2018(12):84-87.
[2]高妍磊.全面風險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3):189-190.
[3]韓永先.背負7000億債務,海航風險處置大戲如何開場[J].中國中小企業,2020(4):46-49.
[4]陶鳳.海航之鑒:不要迷信“大到不能倒”[N].北京商報,2020-03-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