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武
摘 要:新時代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在經濟新常態下,人口就業問題對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就業率是當下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需要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度。本文對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的優先戰略進行分析,并根據現階段社會發展規律整理出提升就業率的相關意見,希望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
提升人口就業率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發展,還可以有效改善民生問題,對社會平穩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另外,提升人力資源就業率是發展共享經濟的重要途徑。最后,社會發展是在不斷的改革中進行,提升就業率可以加快社會改革的速度。因此,企業和個人要適應新時期社會的發展,積極開展提升就業率工作。
一、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的影響
(一)改善民生問題
經濟新常態下,提升人口就業率可以極大程度改善民生問題。新常態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為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企業開展了一系列變革,對職員的要求變得更加嚴苛,導致較多人員失業,這種現象對民生問題有不利的影響。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企業和個人進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就業率。個人擁有工作后,會定期收獲報酬,家庭生活質量也會得到顯著提升。企業擁有足夠數量的員工,經營效率會提升,經濟收益也會提高。企業經濟收益提升,對應的是政府稅收增加,對民生工程的投入也會增加。由此可以證明,提升就業率可以改善民生問題。
(二)是共享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和社會改革的重要體現
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是發展共享經濟的重要途徑,而發展共享經濟可以讓人們共同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便利。共享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發展共享經濟可以實現資源的互通有無,對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是在不斷改革中獲得進步的,加強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的實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企業的經營方式。企業是經濟發展中的主要角色,企業率先實行改革,可以促進社會的變革。經濟新常態下,社會的供給結構發生了變化,受生產模式的影響,部分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使失業人員再就業,可以保障社會平穩度過變革期。
(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到新的時期,保證人們的就業問題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新經濟時代背景對當前的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人口就業率至關重要。人口就業率對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提升人口就業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社會秩序,但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對就業率提升具有不利的影響,要想保證該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需要社會多方力量共同配合。
二、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實施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就業與政策融合問題
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擁有政策保障,提高就業率的工作才能夠順利進行。然而,部分地區并沒有出臺相關政策,導致工作開展缺乏政策保障,其難度也會大幅度提升。就業優先戰略實施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配合,若缺乏相關政策的保障,社會資源就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這對整體工作具有不利影響。對此,政府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因為政府是該項工作的主導力量,得到政府的支持對就業率提升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不同地區政府的工作重點具有差異化,部分地區政府主要將工作精力投入到經濟建設中,對人口就業率提升的重視度有待提高。
(二)就業與產業升級融合問題
社會在不斷的變革中進步,而企業為適應社會的變革,需要對自身的產業模式進行升級,以此保證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產業升級后,對員工的業務要求也會提升,但部分員工的自身素質與企業發展存在沖突,就會面臨失業的風險,通常情況下,產業升級后,人口就業率會相對下降。就業工作與產業升級沒有進行融合,應聘者的能力不符合企業發展要求,就會對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的實施造成阻礙。
(三)就業與創業融合問題
創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目前,部分地區對創業者的支持力度不夠,創業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難度。創業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對就業問題提供重要的幫助,同時還可以對當地經濟效益的提升有所助益。但創業為地方解決就業問題提供幫助的同時,也增加了失業的風險,主要原因是社會競爭越發激烈,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保障,隨時面臨著破產的風險,這對長久解決就業問題具有不利的影響。企業資質審核工作不到位,是導致新興企業破產風險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加強企業資質審核工作是保證人口就業優先的有效措施,需要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度。
(四)待業者自身問題
前文已經提到,當前的社會已經進入到新的時期,不僅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就業者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部分待業者沒有及時對自身進行升級,其個人能力不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就業難度較大。另外,待業者的期望與自身實力不成正比,也是導致就業優先戰略難以實施的重要原因。不具備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容易導致自身與社會脫軌,加強自我學習能力是目前待業者急需掌握的能力,相關單位或機構需要對待業者提供幫助。但部分待業者的信息比較閉塞,無法及時接受社會上的信息,這對就業率的提升同樣會造成阻礙。
三、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的實施策略
(一)加強就業與相關政策的融合
政府的支持對就業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開展人力資源工作前,政府相關部門要制定就業政策,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可以順利開展。頒布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企業的經營規模會迅速擴大,企業規模變大的同時,為社會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也會顯著增多,這種情況利于就業率的提升。通過相關政策的約束,員工能夠享受到企業提供的福利待遇。另外,政策還要對開除員工進行合理的約束,避免員工無故被企業辭退,進而保證失業率不會上升。此外,對政策執行比較深刻的通常是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因此該類企業可在自身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適當向社會增加招聘崗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會就業率。
(二)加強就業和產業升級的融合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為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開始不斷對經營模式進行升級,與此同時,企業對員工的業務能力有了新的需求,不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員工會被逐漸淘汰,失業率會不斷提升。為改善此類現象,需要將就業工作與產業升級進行有效的融合。互聯網、計算機、數控、人工智能等先進科學技術不斷被應用于企業生產、經營中,能夠迅速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勢必要減少人工成本。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可以迅速吸收第二產業的失業人員,有效提升整體就業率。對產業進行升級,改變傳統經濟結構,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是保證就業優先的有效手段。
(三)加強就業和創新創業的融合
加強就業和創新創業的融合同樣可以大幅度提升就業率。個人開展創業活動,首先可以解決自身就業問題,如果企業的規模能夠不斷擴大,就可以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積極鼓勵、引導個人開展創業活動,各地區會形成創業浪潮,企業數量會不斷增加,就業率也會隨之上升。而想要保證創業活動能夠有效開展,需要創業者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經濟新常態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創業成功的難度也在不斷提高,堅持創新可以增加企業的特性,從而吸引客戶,提升創業成功率。創新和創業始終是相輔相成的,加強創新是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四)加強個人培訓
提升個人素質是提高就業率的根本,不斷加強個人培訓,其工作技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就業率也會因此不斷提升。加強個人培訓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企業工作方式可隨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定期對員工開展培訓,將時下最先進的工作方式傳授給員工,員工的工作技能就會得到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也會提高,這樣員工的失業率就會下降。其次,求職者要加強對自身素質與能力的培訓,提高自身職業素養,這樣能夠提高應聘成功率。另外,學校、培訓機構等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進而提升學生日后步入社會的工作能力。
四、結語
就業問題對個人而言關系到其生活品質,對企業而言關系到其經營發展是否具有競爭力,對社會而言關系到其是否和諧穩定,無論對任何一方,就業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企業、個人都要積極面對,保證就業率可以快速提升,在實際過程中,加強就業與相關政策、產業升級、創業創新等的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李連根,唐鈴.論經濟新常態下的就業中優先戰略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7,8(1):31-33,58.
[2]王松林.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創業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8(2):69.
[3]徐闊麗.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思考[J].農村實用技術,2017(9):14-18.
[4]溫斌.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就業優先戰略思考[J].幸福生活指南,2018(2):258.
[5]張志貞.經濟新常態下提高人力資源就業能力的途徑[J].投資與創業,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