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高等教育領域也產生了直接的化學反應?;ヂ摼W在教學活動中的多種應用方式,已經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方向?;诖耍疚闹饕獜漠斍案咝R魳饭舱n教學的現狀出發,探究互聯網背景下,音樂公共課教學的實踐應用手段,以供同行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音樂;公共課;教學動態;分析
隨著中國互聯網技術在諸多領域的深入發展,已然成為直接影響人類發展和進步的一大重要因素。高等院校的音樂公共課程也可以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實現跨越式的全新發展,能夠有效提升現代化音樂教育的教學成效和質量。
一、當前高校音樂公共課的教學現狀和問題分析
1.專業性過強
公共課作為高等院校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雖然公共課與學生的所學專業并不一定有著直接的關聯,但它關系著是否能夠實現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教學目標。然而在當前的高校音樂公共課程教學活動中,通常是直接沿用音樂專業教學實踐中的樂理、音樂分析,以及欣賞等過于專業性的課程內容,只是稍稍在課程難度方面做了一些調整,并未根據非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專門化的設計。
2.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參與程度不足
高校音樂教師在公共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利用PPT來講解音樂理論,并未廣泛地應用豐富多樣的互聯網音頻、視頻等多元化的技術手段來表達課堂教學內容,由于教學方式的過于單一讓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缺乏熱忱。同時,在音樂公共課程中,教師通常作為課堂的主導,以單方面的說與教授為主,不太重視學生的切身體驗與感受。追根溯源主要是由于教師的音樂教學內容和目標過高,導致學生因為不能完全理解而不感興趣,并且缺乏吸引學生關注的教學形式,學生不能參與其中,自然提不起興致;另外,公共音樂課程的教材過于陳舊,缺乏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元素。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音樂公共課的動態教學策略分析
1.利于“互聯網”技術設計高校音樂公共課教學內容
1.1完整呈現教學思路
由于在運用大量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后,音樂課程中會呈現出較多繁冗的場景,使得學生容易出現課程結束后,感受到了活力四射的熱鬧,卻不知自己到底學了些什么內容,為此教師應該在課程開始前設定一個整體而全面的規劃,將完整的教學理念、流程都進行細化和落地,并在課堂結束時再次與學生共同回顧。
1.2.相關音樂素材的呈現
音樂素材的選擇應該以精簡、合適為主要原則,不要展現出大面積的文字內容。與音樂內容相適應的素材,才會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精心挑選一些合適的音頻和視頻素材來進行輔助教學,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運用“互聯網”技術創新高校音樂公共課課堂
2.1.互聯網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
互聯網技術能夠提供視聽結合的多效方式,給予學生非常直觀和生動的體驗,與此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調動多感官沉浸式學習的同時,感受動靜結合的音樂氛圍,有利于引發學生的學習熱忱,然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應該發揮引路人的作用,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和分析音樂作品,由簡單的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層面。
2.2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實現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
互聯網技術只是一項有力的輔助教學手段,實現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才是教學目的。因而教師在應用互聯網技術的時候,除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互聯網技術作為有效支持外,還應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理解能力。譬如,學生在欣賞古箏曲目《漁舟唱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音樂欣賞的內容,增加鮮明的層次。尤其是在分段鑒賞時,教師可以在每一個樂段旁都搭配生動鮮活的畫面,有效引導學生深度認識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并能夠真正地理解每一段經典音樂曲目的表現手法,如此既直觀,又形象,不僅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3.利于“互聯網”技術評價高校音樂公共課的教學效果
這里的評價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其二是學生對教師開展的音樂公共課程的教學評價。高校音樂公共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為促進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與提升,教師的科學評價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指導,譬如將音樂考察題目放到互聯網上,讓學生通過錄制音頻、視頻的形式完成作業,教師給予客觀正面的評價。同時,學生在學期音樂公共課結束后,可以利用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讓學生對于教師和音樂公開課程做出評價,教師通過在后臺匯總問卷答案,能夠及時發現不足之處,以便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
結語
總之,高校音樂教師在進行公共課教學活動時應該合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在課程的不同階段,配合教學內容使用相應的信息技術方式輔助教學,充分發揮出“互聯網”在音樂公共教學領域的積極作用,讓學生深深沉浸在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中,切身感受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學會鑒賞和分析音樂作品,并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從而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人文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葛靈月.淺談本土音樂納入地方高校音樂公共課——以揚州地區為例[J].北方音樂,2020(03):172-173.
[2]歐陽婷.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公共音樂課教學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9(06):81.
[3]徐震宇,肖雯庭.淺談高校音樂公共課中滲透影視音樂教學的意義[J].黃河之聲,2018(18):119.
[4]沈薇薇.高校音樂公共課教學體現素質教學的方式分析[J].藝術評鑒,2017(11):83-84+94.
作者簡介:
趙展(1993年—)女,河南信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