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小戎
一項調查說,91%的成年人承認他們經常挖自己的鼻孔。BBC說,我們所有人都會以某種出乎意料的頻率觸摸自己的臉。2015年,研究者發現連醫科生都控制不了會觸摸自己。可能醫科生應該比其他人更能意識到這樣做的風險,但是他們還是會每小時摸自己的臉不少于23次,當中包括頻繁地接觸眼、鼻和嘴。
美國心理學教授達赫·凱爾特納說,有時候,摸臉是一種舒緩撫慰的機制,或者“像舞臺上的幕布一樣,結束一幕社交劇目,然后開始下一幕”。
為什么會有鼻屎?
在《地球上100種最惡心的東西》一書中,鼻屎赫然在列。鼻屎源自身體各部位產生的黏液。鼻涕讓你的鼻子保持潮濕,困住細菌和污染物,防止它們進入你的身體內部。它甚至含有殺菌物質。鼻涕干了、變硬了之后,再與細菌、灰塵和污染物混合,就成了鼻屎。
吃掉鼻屎并不是那么惡心,實際上我們一直在吞掉一些鼻涕(我們的鼻子和嘴每天會咽下兩升鼻涕和唾液)。但是挖出鼻屎被認為更加討厭,尤其挖了之后又吃掉。但科學家發現,吃鼻屎并沒有害處,甚至還有好處。到了胃里之后,鼻屎中的細菌有助于增強你的免疫系統。但經常挖鼻子有害,會讓你的鼻子內部發生潰瘍。
鼻屎被稱為內置的空氣凈化器。我們的呼吸系統布滿黏液,從鼻子一直到肺部。它們可以給我們呼入的空氣加溫、加濕、凈化。如果環境濕度變化,或者因為季節性過敏導致黏液增多,就會產生鼻涕。
挖鼻孔會導致鼻子變大嗎?
不會。要想改變鼻子的形狀,必須通過手術來重建骨頭和軟骨。
如果你的鼻子真的變大了,那是因為你懷孕了,或者老了。就像我們年紀大了以后皮膚會松弛,到了中年,你的鼻子也會比你年輕時更寬、更長、更圓滾滾。
挖鼻孔會上癮嗎?我們為什么忍不住挖鼻孔?
會上癮。你越挖,鼻屎越多。挖鼻孔就像西西弗斯推石頭一樣,無休無止。
BBC一篇文章說,我們總是掏鼻子,首先是清潔工作能讓我們感到滿足,其次是因為我們的鼻子觸手可及,它就在那里。另外一個原因是懶惰。當你感到清潔鼻子的沖動時,手指不會出現短缺,比去抽紙巾容易。
很多人將挖鼻愛好者分為四種類型:用食指的人(通常敏銳、果斷);偏好小指的(難免被認為裝腔作勢、附庸風雅);用大拇指的人(大多數比較粗魯、爭強好勝、不顧及他人的感受);直接用兩指進攻鼻孔的人(貪婪、操縱欲強、野心勃勃、性格外向)。
挖鼻孔有什么害處?
挖鼻子會導致鼻子出血、感染,甚至導致鼻中隔穿孔。鼻子內部的皮膚比外面的皮膚更柔、更脆弱,一旦破了之后,會結痂,讓人感到不舒服,然后又去摳,導致傷口破裂,結出更大的痂,然后又摳。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挖鼻孔還會導致鼻孔變得不對稱、皮膚出現皺紋。
《挖鼻史》一書中說:“挖鼻有危險嗎?只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會有危險。正如其他值得學習和不斷完善的休閑活動一樣,挖鼻技術也是熟能生巧。不過,一路走來,難免也會出現意外。最常見的情況是因為挖寶者雄心勃勃,導致鼻孔擴大。鼻翼紅、腫和發熱都說明挖得過頻、過快。出現這種情況,應減少挖鼻次數,直至癥狀消失。在彈奏樂器或使用強力膠時,千萬不可挖鼻。”
搞笑的《挖鼻史》一書中說,挖鼻不會導致失明,但最終有可能會變成“斗雞眼”。挖鼻有時候會導致食欲不振,比如在兩餐之間大挖特挖鼻腔并將寶物活剝生吞(鼻垢的營養價值與早餐麥片一樣高)。
當眾挖鼻孔丟臉嗎?
埃利亞斯在《文明的歷程》中研究了禮儀要求的變化。中世紀的時候,人們一般是用手來擤鼻涕的,就像用手進餐一樣。宮廷禮儀要求人們用左手來擤鼻涕,而右手是用來拿肉的。
1530年,伊斯拉謨在《男孩的禮貌教育》中寫道,用帽子或衣服擤鼻涕是農夫的做法,把鼻涕擦在手臂或臂肘上是魚販子的舉動,把鼻涕擤在手上然后擦在衣服上也不好。
1774年,薩勒在《禮儀與基督教禮貌守則》中說,不論用手還是用其他東西故意去弄鼻子都是不禮貌和危險的;用手指去摳鼻孔更是不講衛生、會使人生病的。過于頻繁地去摳鼻子會在鼻孔內引起不適,這種不適之感會持續長久不易消失。(從這時候起人們逐漸開始把有損于健康作為制約的方法,用它來取代必須尊重其他等級比自己高的人這樣的理由。)
1797年,梅桑杰爾在《1797年的巴黎旅人》中說:“幾年前人們創造了一種擤鼻涕的藝術。有的人在擤鼻涕的時候模仿小號的聲音,有的則模仿貓叫,爐火純青者則發出恰如其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