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價值: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行動范式

2020-09-27 23:11:34朱啟臻吳玉敏
黨政研究 2020年5期
關鍵詞:問題

朱啟臻 吳玉敏

〔摘要〕脫貧攻堅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在社會動員、組織建設、體制機制、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等方面積累大量經驗,是鄉村振興的強大資源基礎和寶貴財富。貧困地區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轉型,就是要充分利用脫貧攻堅形成的資源優勢,在內容上,要從側重收入增加轉向生活質量的提高;在途徑上,要利用脫貧攻堅的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順勢而為,助力鄉村發展。特別要把握鄉村特點和發展規律,把提高村民綜合素質放在突出地位,圍繞鄉村生產、生態、生活、文化與教化價值,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把鄉村建設成美麗幸福家園。

〔關鍵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三農”問題;鄉村價值

〔中圖分類號〕D4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20)05-0035-07

貧困問題解決程度不僅是一個國家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也反映國家治理的水平。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和諧社會與公平正義的實現,或是倫理與道義的要求,我們都必須保證全體社會成員一個都不能少地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2020年,中央既定的目標任務是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如何順利實現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是鄉村工作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換的角度,探討如何運用脫貧攻堅形成的強大資源優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一、脫貧攻堅資源奠定鄉村振興基礎

經過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矚目。但是必須看到,依然存在大量貧困人口,區域之間還有較大的貧富差距。針對這一現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方略,開展了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動員全社會力量,采用精確識別、建檔立卡、責任到人的方法,憑借國家制度體系的政治和行政優勢,精準施策,對口支援,通過產業脫貧、搬遷脫貧、生態補償脫貧、教育支持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等多種手段,實現同步小康的偉大目標。特別是把貧困治理納入國家治理的戰略目標,在國家財政轉移支付、動員社會力量、干部下鄉、精準施策、人民主體等方面積累了中國經驗,為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礎。就世界而言,貧困治理往往只被看作是社會慈善事業,鮮有納入國家行動的范疇,因此也沒有成為政府政策和政府管理的議題。中國把貧困治理看作政府的責任和國家治理的內容,也把貧困治理的成效視為政府和官員績效考核的標尺,這應該是對“發展型國家”理論的重要推進。〔1〕中國對貧困治理的認識和實踐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類反貧困的理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中國經驗。同時,脫貧攻堅也為貧困地區鄉村全面振興積累了豐富資源,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政策資源上,貧困地區享受了大量的政策幫扶和直接財政轉移支付。農林產業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產業扶貧工程;轉移就業脫貧行動;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的易地搬遷脫貧支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實施的一系列教育扶貧行動;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的健康扶貧工程;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方面提出的生態扶貧工程和生態補償;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這一系列的傾斜政策,迅速改變了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住房條件,完善了公共服務,與非貧困地區的差距縮小,甚至硬件建設水平超過了非貧困村。這些政策在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提高人口素質、改善公共服務狀況和保障特殊困難群體脫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強調,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退出后,在一定時期內國家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支持力度不減,留出緩沖期,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政策資源基礎。

在組織資源上,貧困地區以基層黨建為核心的組織建設得到了空前加強。扶貧攻堅積淀了基層黨組織能力建設,以黨建扶貧為基礎平臺,形成了反映農民需求,落實惠民政策,促進村莊合作,構筑鄉村治理的政治、社會、精神基礎;以黨建促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形成了以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減貧發展等珍貴的歷史經驗,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反貧困征程中凸顯出的獨特精神財富。〔2〕特別是把優秀干部資源投放到脫貧攻堅主戰場,選派大批年輕干部赴駐村幫扶第一線,鄉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有了長足進步,組織動員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鄉村干部的積極性得到激發和調動。隨著產業扶貧、科技扶貧的深入,人才下鄉漸成趨勢。許多學歷較高、年富力強的年輕人返鄉創業,有的還走上了鄉村基層組織的領導崗位,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貧困地區的社會組織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參與貧困治理,彌補政府和市場在貧困治理的不足,協助政府建構新型貧困治理機制。我國在貧困治理能力現代化變革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建立起了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貧困治理的工作格局,當前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出合作化與制度化態勢,即政府和社會組織在貧困治理中合作解決問題,并且將這種良性合作形成常態,并逐步將其制度化。〔3〕鄉村組織程度提高和社會組織的發育,正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必要條件。

在人才與教育資源方面,形成了人才扶貧的良好態勢。國家在《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 2011-2020) 》中指出,組織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業人員和志愿者到貧困地區服務。脫貧攻堅中培養一個“領頭羊”、精準選擇一個好產業、精心組建一個科技服務團,是很多地區人才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通過干部下派掛職任第一書記、包村干部,大學生村官等途徑,為貧困村輸入了新鮮血液,許多專業人才憑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獨到視角,發現和培育特色產業,發展融合產業,實現了農民的可持續增收。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隊伍也得以發展壯大,并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們在了解農民需求、調查鄉村資源、幫扶弱勢群體、照料老年人、教育留守兒童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由物質扶貧向智力扶貧轉型,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過程中,志愿者發揮了其特殊優勢;在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技術扶貧等領域逐漸形成了穩定的扶貧運作機制。〔4〕為貧困地區培養實用人才是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之一,特別是電商人才、鄉村旅游人才、農家樂經營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訓與教育,不僅幫助農民理解了黨的方針政策、掌握了實用技術,而且更新了觀念、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農民的就業率和創業成功率,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培育經驗。

此外,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企業幫扶、軍隊幫扶、社會組織幫扶、對口支援等,為貧困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為補齊貧困地區的交通、醫療、教育等基礎領域短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大多數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貧困地區與對口幫扶單位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社會資源。通過消費扶貧等途徑有效解決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問題,創造了貧困地區穩定增收的有效模式。

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形成的政策、組織、人才、社會資源優勢,不僅保障了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也為有效推進貧困地區脫貧后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創造了條件。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3月6日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5〕

“送一程”不僅需要制度的持續保障,如各地不僅要在“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上下功夫,還要把脫貧攻堅過程中形成的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保持下去,為鄉村振興服務。鄉村振興要在脫貧攻堅基礎上,利用業已形成的政策、組織、人才等優勢,趁勢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推進鄉村全面發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二、催生內生動力是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難點

脫貧和振興,是貧困地區鄉村發展的兩個階段。脫貧攻堅瞄準的是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重點解決的是“兩不愁、三保障”等基本生活問題。鄉村振興是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進鄉村經濟、社會、生活、文化的全面振興。鄉村振興不是要另起爐灶,而是要沿著鄉村發展規律,在脫貧攻堅基礎上促進鄉村經濟、社會、文化、治理等全面進步。脫貧攻堅戰略和精準扶貧措施,不僅促進了貧困地區的貧困群體順利擺脫貧困,而且在客觀上為貧困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有脫貧攻堅的成功,就不可能有鄉村振興的實現,只有推進鄉村振興,才能形成穩定脫貧機制,打牢共同奔小康的長效基礎,克服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行為。

內生動力的激發是穩定脫貧和實現鄉村振興的必要條件,也是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內生動力是指貧困戶積極主動擺脫貧困狀態的心理動機。〔6〕有些貧困可以通過外部手段的干預得到有效緩解,有些貧困則必須通過激發內生動力來實現。由外部動力為主轉向內生動力的激活,需要完成三個轉變。

第一,從針對貧困戶的產業扶貧轉變為鄉村的特色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過程中,集中了各方力量發現和開發出針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產業扶貧項目,有些項目符合當地特點,又具有了一定技術基礎,在此基礎上可以發展成為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實現從精準扶貧到鄉村精準產業振興的轉變。這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內容,也是激活貧困地區居民內生動力的有效載體。特別要強調發展以農民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體現農民的主人翁地位,可以很好地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為擺脫依賴觀念,是貧困戶獲得感和成就感的有效途徑。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型要特別防止那些簡單地讓農民土地入股,把本來的農業生產主人變成“看客”的做法,讓貧困戶等著拿地租或“分紅”,或者把農業生產者變成打工者,都無助于內生動力的激發,是產生依賴觀念的溫床。因此,必須重視鄉村產業發展對農民心理的影響,通過產業發展優化育人環境,把產業興旺的實現過程作為貧困戶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形成過程。

第二,從重視經濟收入向重視生活質量轉變。扶貧的目的是讓貧困人口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研究發現,經濟收入并不是獲得幸福感的唯一條件,甚至不是主要條件。幸福感是一種綜合性的主觀體驗,由諸多要素構成。有人提出體驗論主觀幸福感觀點,認為幸福感是由人們所擁有的客觀條件以及人們的需求價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是個體對自身存在與發展狀況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它是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有機統一。可以通過知足充裕體驗、心理健康體驗、成長發展體驗、社會信心體驗、目標價值體驗、自我接受體驗、人際適應體驗、身體健康體驗、心態平衡體驗、家庭氛圍體驗等十個方面進行考察。〔7〕脫貧目標實現以后,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成為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因為生活質量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與文化內容,影響和規定著人們努力的程度和方向、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態度。從生活質量入手激發內生動力比外在的物質刺激體驗得更深刻、更持久。比如,通過公共服務向貧困地區延伸,解決飲水安全問題,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和廁所革命;通過營造優美的鄉村環境,突出貧困地區居民主體作用和主人翁責任感,繼而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從物質幫助到心智教育的轉變。應該看到,貧困人口自身參與扶貧致富的意愿、能力和行動不充分,是制約扶貧成效的重要因素。扶貧攻堅重視外力的推動和幫扶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把外力轉化為內生動力,是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型的關鍵。其有效路徑之一就是堅持深入有效開展扶志、扶智、扶技教育,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進而培育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扶志,就是啟迪心智,減少依賴行為和依靠思想,樹立靠自己的力量脫貧的信心和決心,解決的是“我要脫貧”的問題。中國人自古有“人窮志不窮”的文化傳統,但有些貧困戶也確實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本來自己可以辦的事情卻不愿辦,依賴政府和社會的救濟。扶志就是要樹立改變貧困的勇氣,樹立奮發圖強的精神,增強艱苦創業的主動性和進取心。扶智是解決“我能脫貧”的問題,能正確認識和分析貧困原因,改變求神拜佛和信天由命的愚昧心態,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引導貧困地區的人們形成靠政策、靠科技、靠教育、靠勤儉建設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扶技則是要解決“我會脫貧”問題。人們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有技術決定農民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產業扶貧的效果,通過職業教育、農技推廣,培養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可持續脫貧的根本措施。

如果沒有人的素質改變,不論外部賦予多少有效的扶貧措施或扶貧政策,都難以實現可持續的脫貧,更不可能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扶志、扶智、扶技旨在改變人的素質,但是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更有效是一個需要深入總結的時代課題。實踐證明,除了傳統的培訓外,依靠環境感染、示范帶動、文化熏陶等是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河北隆化縣,政府與公益組織合作的“小母牛”項目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其基本理念是通過愛心傳遞,以生計發展、產業扶貧為切入點,以傳人以技、啟人心智為手段,激發貧困村民建設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018年開始在兩個鄉鎮24個村選擇初始農戶1000多戶,每戶發放8000元禮品金用于農戶購買牲畜發展養殖業,一年半后初始農戶賺到錢,再把這8000元禮品傳遞資金傳給下一戶。2019年3月,初始受援農戶全部完成了禮品傳遞,實現了2140農戶的全覆蓋,帶動貧困戶1000余戶。已完成禮品傳遞的農戶戶均年收入提高3500元,更重要的是,“禮品傳遞”扶貧模式重構了貧困群眾新型人際關系,傳遞了愛心,培養了信譽,激發了村民自信與自立精神。在這個過程中,農戶“抱團取暖”意識覺醒,項目帶動了七個實體經濟合作社的發展,有693人入社,股金達到80.72萬元,項目結束后全部禮品金留給合作社,支持合作社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還采用陪伴和撫育“農事服務中心”,推動“一約兩會”(村規民約、婦女聯合會、道德文化促進會)組織的發展,開展道德評議活動和孝善敬老、“幸福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政府對評選出文明家庭、好媳婦等進行表彰,“喚醒”了人們的良知善行,實現了脫貧從依賴到自立、從自發到自覺追求美好生活的轉變。他們把農民組織、科技培訓、愛心行動、國學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令人感動的變化出現了:并不富裕的村民,在抗疫期間踴躍捐款6.5萬元援助武漢;2019年冬天十多次降雪,全鄉11個村村民義務掃雪十多次;一些矛盾在鄉村被化解,上訪告狀的少了,不贍養老人的少了,夫妻吵架的少了;助人為樂、熱心公益的人多了,村民體驗到的是快樂舒暢。隆化縣小母牛項目給我們的啟示在于,把以收入為目標的扶貧轉型為推動鄉村全面發展的鄉村振興,必須改變農民的認知,增強農民的內生動力;農民的內生動力來源于農民心智的改變;通過愛心傳遞、德孝文化、互助共享等理念傳播和行動,實現了精準教化的目的,有效激活了農民的內生動力。

三、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要始終體現鄉村價值

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了脫貧攻堅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一些地方產業扶貧基礎不扎實,片面追求短期速效的問題;一些地方易地扶貧搬遷配套產業和促進就業跟不上,后續脫貧缺乏產業支撐問題;一些地方對貧困戶幫扶缺乏持續性,還沒穩定脫貧就停止幫扶政策措施問題;還有一些地方貫徹精準方略存在偏差,有的發錢發物“一發了之”,有的統一入股分紅“一股了之”,有的低保兜底“一兜了之”,激發內生動力不夠等問題。為什么這些地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嚴重,究其原因除了對政策的認識和把握存在偏差外,最主要的是對鄉村缺乏必要的認識。有的甚至認為消滅了鄉村就消滅了貧困,結果導致更深層的貧困。因此,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必須清楚理解鄉村的特點,把握鄉村特有的價值。

我們在研究鄉村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鄉村價值的柔性扶貧理念”和“基于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理論”。〔8〕其基本觀點認為,鄉村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形成了適合生產和適應生活等一系列鄉村特有的功能,如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社會與教化等,構成了鄉村有機整體,這些功能維系著鄉村社會的和諧發展。貧困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構成鄉村有機體的某些要素發生了變化,或者聯結要素的關系發生了改變,使鄉村有機整體結構遭到破壞,進而影響鄉村正常運行,難以滿足鄉村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尊重鄉村價值是鄉村發展的行動準則。因此,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就是要在尊重鄉村特點和鄉村價值體系基礎上,豐富鄉村發展要素,創新鄉村要素聯結方式,優化鄉村整體結構,即所謂補短板、調結構,使鄉村實現在更高層次的運行,充分實現鄉村應有價值。具體說,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轉變應該把握鄉村價值的四個方面。

第一,體現鄉村的生產價值。鄉村因農業生產而產生,鄉村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來一系列適應鄉村生產的功能,因地制宜的多樣化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戶庭院經濟、鄉村手工業、鄉土特色與文旅融合產業等,都是依托鄉村才得以存在和發展的。農戶院落為基本單元的村落形態為鄉村產業興旺提供基本條件,當村落形態和結構被破壞以后,農業生產就會遭到削弱。如一些新居民點遠離耕地,不僅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也失去了照料農業對象的可能;農民上樓使諸如編織、釀造、土法織布、民族印染等鄉村手工業失去了存在的空間,致使農戶庭院經濟喪失。同時,村落的存在也是維系農民生產主體地位的必要條件。從脫貧攻堅向鄉村產業振興的轉變,不是削弱鄉村的生產功能,而是要在尊重傳統鄉村生產功能基礎上不斷完善和提高現代鄉村的生產功能。

第二,體現鄉村的生態價值。鄉村為生態文明提供了理想模板,從民居建造到鄉村生產、生活,無不體現著尊重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首先,鄉村是有機循環的重要節點,鄉村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的有機循環、農民生活與生產之間的有機循環,都是依托鄉村而存在的。正是有機循環和能量交換的實現,保證了鄉村的整潔和資源的綜合利用,也為可持續農業提供了智慧。其次,鄉村的生態信仰和地方知識調節著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稻魚共作系統、梯田生態系統、旱作農業等農業制度都蘊含了豐富的生態理念。再次,以自給自足、循環利用、崇尚節儉等品質為特征的鄉村生活方式,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轉變過程,要始終遵從鄉村所特有的生態理念和生態智慧,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鄉村環境整治、垃圾分類、廁所革命,如果遵從鄉村生態理念,重視廢物利用和有機循環,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觀一些地方鄉村整治工程之所以失敗,忽視鄉村生態價值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體現鄉村的文化價值。文化在脫貧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發展融合產業、豐富村民精神生活、構建和諧鄉村等離不開文化建設。但是,必須明確兩個問題,一是鄉村有什么文化,二是鄉村文化存在于什么地方。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以文化建設名義導致鄉村文化破壞的諸多現象,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搞清楚這兩個問題。人們常說,鄉村是文化的寶庫。鄉村文化內容十分豐富,農業文化、手工藝文化、習俗與節日時令、地方知識與信仰、民間文藝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構成了復雜的鄉村文化體系,這些文化不僅維系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調整著人與人的關系,促進鄉村社會和諧發展,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人們還說,鄉村是傳統文化的根。尊老愛幼、上慈下孝、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優秀傳統文化根植于鄉村,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根植于鄉村形態、農家院落、鄰里關系、鄉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之中。鄉村文化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是啟發心智、激活內生動力的有效途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是實現鄉風文明的有效抓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充分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精神支撐和道德引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鄉村振興要明確鄉村文化的內涵,努力保護好、建設好鄉村文化的載體。

第四,體現鄉村的教化價值。院落作為農戶的微觀生活與生產場域,最大特點在于它的開放和透明特征〔9〕。因此有了熟人社會的道德評判,形成村落公共輿論。村落輿論是村民對村落某種現象的態度、信念或價值的言語表現。經過村民間的反復醞釀、討論、矯正,可以達成相對一致的態度。或是贊揚與鼓勵,或是嘲諷與鞭笞,使得村落公共輿論對人行為的約束與教化作用十分有效。鄉村公共空間和公共資源的存在也是鄉村教化得以實現的重要條件。鄉村公共空間在促進社區認同、維系社會秩序、密切融合社會關系,以及消除分歧、緩解緊張、達成共識、互惠合作、文化整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是村民信息交流、參與村務、人際交往、糾紛調解、休閑娛樂的精神家園。鄉村公共資源的存在是鄉村自治的基礎,加之鄉村豐富的德治資源,為鄉村治理能力提高奠定了精神基礎。在鄉村治理實踐中通過優秀家風建設帶動鄉風文明,通過弘揚德孝文化推動社會和諧,通過村規民約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成為提高鄉村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鄉村的教化資源十分豐富,除了鄉村輿論、示范與模仿,鄉村勞動與生活、民間信仰與習俗、家族與社區認同、鄰里關系與村落共同體等,都是重要的教化載體。充分利用這些教化資源,從改變人的心智、啟迪人的心靈開始,鼓勵村民積極向上向善,塑造出大批新型農民,推動鄉村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進步,是實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轉型最具挑戰性的工作。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關于鄉村振興的頂層制度框架不斷完善,各地各部門有序推進,開局良好。脫貧攻堅是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在經濟、制度、體制、文化、教育和基層治理等方面給我們的社會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必然深刻而深遠地影響中國鄉村。鄉村振興就是要在繼承和發揚這些寶貴經驗基礎上,順勢而為,充分尊重和發揮鄉村價值,把鄉村建設成美麗幸福的家園,這是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應有之意。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更加全面地認識鄉村的價值和功能,不斷增強推進鄉村振興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參考文獻〕

〔1〕 燕繼榮.反貧困與國家治理 ——中國“脫貧攻堅”的創新意義〔J〕.管理世界,2020,(4).

〔2〕 孫兆霞等.貴州省黨建扶貧的源起演進與歷史貢獻〔J〕. 貴州社會科學,2016,(2).

〔3〕 高崇,郝振杰.社會組織參與攻堅脫貧的優化策略分析〔J〕 .智庫時代,2020,(3).

〔4〕 張祖平.脫貧攻堅志愿服務的成效特點與發展思路〔J〕.中國社會工作,2018,(7).

〔5〕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3-07.

〔6〕 謝治菊,李小勇.認知科學與貧困治理〔J〕.探索,2017,(6).

〔7〕 邢占軍,黃立清.當前主要社會群體主觀生活質量研究〔J〕.2007,(1).

〔8〕 朱啟臻.把根留住:基于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M〕.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9:3-5.

〔9〕 朱啟臻.村落價值與鄉村治理關系的探討〔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8,(3).

【責任編輯:劉彥武】

猜你喜歡
問題
保障性住房選址問題分析及選址建議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2:45
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淺談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探討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環球時報(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環球時報(2016-03-09)2016-03-09 09:10:24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欧美日韩专区|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jizz国产视频| 日韩区欧美区| 国产啪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欧美在线网| 不卡无码网|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a级毛片免费播放| 911亚洲精品|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国产性精品| 热久久国产|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毛片最新网址|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国产毛片一区| 午夜三级在线|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五月婷婷综合网|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98超碰在线观看| 激情在线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Jizz国产色系免费| 欧美色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www|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成人日韩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亚洲无线观看| 国产毛片基地| 成人91在线| 欧洲av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无码人中文字幕|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国产18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拍在线| 久久美女精品| 国产精品浪潮Av|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色综合成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