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我從山東濟南來到了安徽淮北并進入淮北市書畫院工作,臨渙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便隨著進入我的視野,而臨渙茶館更是常常聽朋友談起,于我總是魂牽夢繞。臨渙棒棒茶取自六安茶棒,以臨渙龍須泉水沖泡,茶色紅透、茶香醇厚,回味悠長。茶館的設施簡單、隨意,鄉土味很足。而茶館的茶客善良、淳樸、淡然。對于一個人物畫家來說,這樣的場景不可能不被觸動。我生長在農村,這樣的場景讓我感到親切、熟悉。我的水墨人物畫創作曾經以都市題材為主,到淮北后,尤其看到了臨渙茶館里那些三五成群一起喝茶的老人,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父輩在土地上勞作,這讓我思緒萬千。這樣的生活場景像一根線時刻牽動著我的思緒,感動著我。我決定要用自己的感受和藝術語言去表現茶館的生活和讓我揮之不去的鄉土情懷。
這些年我去了很多次臨渙茶館,創作了多幅茶館題材的作品。隨著創作的深入和感受的增多以及對藝術探索的思考,我對鄉土氣息的表達和茶客形象、生活情景的理解與闡釋,也更加清晰。我所刻畫的形象是樸拙、自然的,同時他們的狀態所給我的印象又是如此的深刻,如同雕刻在我的心靈深處。他們慢慢悠悠的生活狀態仿佛靜止了時光,與都市忙碌緊張地生活節奏相比猶如換了個時空,然而,他們的臉上、身上依然刻滿了滄桑和積年累月的勞作所留下的印記。茶館是他們休閑和緩解疲勞的地方,也是他們真正靜下來享受生活和尋找精神寄托的地方,是他們的伊甸園。我在創作中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作品能否承載這種思考,能否真正呈現出我要表現的這些方面,最關鍵的是在作品中能否呈現出每個茶客在茶香彌漫中所經過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時光。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和不竭動力。藝術家對生活的體驗、理解和感悟都將在作品中展現出來。藝術作品在反映生活與感受生活的基礎上,對生活加以提煉、修飾和升華,從而實現藝術的價值,脫離生活而主觀臆造的藝術作品不能打動人、感染人。茶館是臨渙人的寄托,是他們生活休憩的重要場所。清晨,他們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茶館的一天也就伴著熊熊的爐火和沸騰的泉水在此起彼伏的談笑聲中開始了。喝茶、聊天、打牌、聽大鼓書和地方戲,茶館內外也經常彌漫著馬蹄燒餅和包瓜的香味,還時常伴隨著鳥的清脆叫聲。茶館里非常熱鬧,時光就這樣慢慢流逝,疲憊的身心在這里停靠,抑郁和煩惱在這里消解,這或許就是他們享受生活的全部。茶館的生活情景給了我創作的靈感和心靈的震動,這正是我想要表現的鄉土生活。在臨渙鎮上曾經有大大小小十幾個茶樓,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茶樓變少了,但也相對集中了。茶館里老年人多,茶館內外隨處都是,行為散淡,喝茶不拘形式,讓人感覺生活氣息濃厚。老人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鉛華褪盡而閑適淡然。
我并非一開始就能夠把握自己所期望的效果,思維的轉變、筆墨語言的轉變都對我形成了挑戰,我不斷地思考如何讓這些鮮活的形象以及他們質樸的生活存在于自己的作品中。我所追求的不是形象好看,不是形式變化,亦不是處理手法的華麗,而是真實和震撼。在不斷地創作和思索中,我逐漸找到了表現的方法和筆墨語言。在表現上,我以黑色為主,運用對比手法和一些構成理念形成自己的作品的創作形式。“黑”就是我的藝術語言,黑中有灰,黑中有白,白襯黑,灰接白,畫面處理上盡量少用顏色,因而在單純的關系中少量色彩的運用則格外強烈。粗獷的筆觸與細致的描繪在畫面中交錯,體現了我對筆墨精神的理解,樸素中蘊含著當代性,樸素中透出張力。人物臉部的重赭色與黑的墨色相映形成了作品表現的力量,也凸顯了人物刻畫的憨厚淳樸。線條勾勒上粗悍濃重,一波三折,強化了我的造型特點。隨著一幅幅表現茶館作品的完成,我的這種塑造表現也愈加濃烈。坐在這些老人之中,聞著撲面而來的裊裊茶香,我的腦海里時常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重重疊疊,錯落交織,人聲鼎沸,或獨飲凝神,亦或手執煙袋而怡然自得。自從2015年我著手茶館題材創作至今,表現臨渙茶館的作品大大小小不下幾十件,先后創作了《古鎮茶語》《古鎮茶香》《茶香五月》《茶話人生》《古鎮幽香》《冬茶》《古鎮茶客》《古鎮時光》《老之樂》《來壺茶》《茶館之心曠神怡》《晨光茶記》《古鎮茶話》《慢生活》《茶香歲月》《茶館之晌午》《徽鄉茶語》等大幅作品,從作品形式到表現語言都在不斷變化、不斷完善。


漫步于臨渙古鎮的大街小巷,時刻能夠感受到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品中表現濃郁的生活和鄉土氣息是我所極力追求的,這是我作品中的質感,是不能舍棄的。作為一個中國畫的實踐者,對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注和對現實的觀照是我的責任。扎根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養分進行創作是實現我藝術高度的重要基石。對敬畏生命的表達,對自然和諧的呈現,對精神家園的追尋,共同構成了我作品的鄉土人文情懷和大美之境,同時也反映了自己試圖探究一種生活哲學的思考。蘇格拉底說:“繪畫的任務——表現活生生的人的精神與他們最內在的東西。”多年的水墨人物畫創作經歷帶給我很多寶貴的生活體驗和創作心得,我要在自己的創作中堅守這濃濃的生活味和鄉土味,堅守這份執著。



山東茌平人。2009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17年參加在國家畫院舉辦的2017文化部全國畫院創作人才培訓班。現為淮北市書畫院專職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淮北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人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作品《冬茶》獲安徽省“我們的沃土·我們的夢”千名文藝家下基層暨“金寨紅”采風創作成果評審美術類金獎。
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風格時代丹青”——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等20多次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展覽,并多次獲最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