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研究奶牛繁殖率和季節溫度變化之間的相關性,于2018年選擇規模化養殖場進行調查,研究奶牛的繁殖率與季節溫度的變化,分析了繁殖能力和溫度季節變化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奶牛的繁殖率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建議采用28天早期孕檢技術、提高卵泡活性技術、改善圈舍溫度濕度等措施,提高奶牛的受胎率。
關鍵詞:奶牛;繁殖率;季節變化;溫度變化;相關性
何文英. 奶牛繁殖率與季節溫度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0):79+87.
冬春季節奶牛的繁殖能力相對較高,進入夏秋季節之后,由于外界溫度較高,奶牛很容易出現熱應激反應,繁殖能力降低。因此要研究奶牛繁殖率和季節溫度變化之間的相關性,尤其是應該掌握夏秋季節熱應激對奶牛繁殖率造成的影響,從而能夠在夏季養殖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熱應激的影響。
本次研究跟蹤了一個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的整年繁殖情況,調查了該養殖場的奶牛配種情況、妊娠情況和受胎情況[1]。調查結果表明,冬季和夏季奶牛繁殖效率下降,在今后養殖過程中,需要創新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夏秋季節,在配種過程中可以給奶牛增加一些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鎂等營養物質,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卵泡的活性。
一、跟蹤調查情況
為了準確的掌握奶牛養殖場每個月的繁殖率、配種率和受胎率,于2018年1月選擇了一個生產較為規范、飼草飼料供給穩定、繁殖配種與疾病防治等方面嚴格程序化操作、養殖和繁殖技術人員穩定的規模化奶牛養殖場。該養殖場存欄牛2200頭,其中成年繁殖母牛1360頭。結合表1數據可以看出,2018年1月到12月,奶牛受胎率最高的是10、11、12月份和3月份,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奶牛的受胎率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尤其是進入夏季的8月、9月份之后,受胎率呈現進一步下降趨勢,冬季的1月份和夏季的8-9月份奶牛的受胎率最低。
二、養殖場奶牛受胎率和溫度環境變化的相關性
結合表2數據和圖2可以看出,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奶牛的受胎率呈現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趨勢。其中以10、11、12月份和3月份奶牛的受胎率最高,分別為36.9%、34.5%、47.8%、32.0%。進入8月份和9月份之后,由于外界溫度普遍在30℃以上,奶牛很容易出現嚴重的熱應激反應,從而影響到奶牛機體的正常繁殖能力,造成嚴重的繁殖機能障礙,影響到正常繁殖。
進入秋季之后,溫度逐漸下降,氣候適宜,飼料來源比較充足,牛群的身體素質和抗性提高,繁殖機能提高。進入冬春季節之后,規模化養殖場實行封閉化養殖,牛舍中的溫度比較適宜,受胎率顯著提升[2]。結合圖1數據可以看出,溫度是影響奶牛繁殖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
三、相關性討論
養殖場的奶牛在生長發育階段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適宜時,機體可以不必利用自身的調節機能,或者只通過少量的散熱調節就能夠維持體溫基本穩定,此時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基本能夠維持平衡,體能消耗最低,奶牛的生長發育速度最快,飼料利用效率最高,養殖成本最低。這個階段奶牛既不感覺到冷,又不會感覺到熱,整體環境相對較為舒適。
外界溫度逐漸升高會對奶牛的正常繁殖產生不利影響。在高溫條件下,奶牛的呼吸次數會顯著增加,體溫顯著升高。當圈舍中的溫度過高時,牛的食欲逐漸下降,甚至會停止采食,嚴重的會造成中暑死亡。特別是在奶牛妊娠階段,如果不能做好圈舍的防控工作,如圈舍中的溫度超過30℃以上時,奶牛的自身代謝加快,會影響到胎兒營養物質的正常供給,造成胎兒生長發育不良,甚至會造成流產[1]。
低溫條件也會對奶牛的正常繁殖造成不利影響。當圈舍中的氣溫低于奶牛的臨界溫度時,牛的代謝會顯著增加,采食量增加,飼料的消化和利用率呈現下降趨勢。在低溫環境當中,妊娠階段的奶牛為了抵御寒冷,必須增加產熱以維持體溫,從而使得機體中相對較多的營養物質代謝轉化成熱能,飼料的營養物質不能夠供給犢牛正常生長發育。
另外,高溫和低溫都會影響奶牛的正常泌乳,從而造成生產之后的奶牛產奶量顯著下降。一般情況下,高產奶牛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高溫條件會使得采食量和泌乳量大幅度下降,增加疾病的發生率,從而影響到奶牛的正常哺乳和正常生產。
在發展奶牛養殖產業過程中,母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繁殖能力,同時也決定了繁殖母牛的生產效率和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影響奶牛受胎率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繁殖技術方面,如發情鑒定、輸精技術、營養管理、疾病防控等,另外一個就是外界環境應激。奶牛在高溫狀態之下,機體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卵巢和卵泡不能夠正常發育[2]。因此在今后奶牛養殖過程中,建議養殖戶在夏秋季節改善養殖管理方式,提高卵泡的活性。積極推廣應用28天孕檢技術,及時發現沒有正常受胎的母牛,并及時進行發情鑒定和人工授精操作,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奶牛的受胎率[3]。
參考文獻
[1] 韋 人,仇天財,劉竹青. 夏季北方地區規模奶牛場如何減少熱應激損失[J]. 科學種養,2017(8):43-44.
[2] 劉海林,蔡文杰,李劍波,等. 水簾風機降溫系統對熱應激期奶牛欄舍溫濕度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 湖南畜牧獸醫,2016(1):20-22.
[3] 徐 明,劉桂瑞,王斯日古楞,等. 牧場不同區域和奶牛生理階段對夏季奶牛熱應激程度的影響[J]. 中國奶牛,2016(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