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瓊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理論對我國后來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本文著重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探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幼兒教育;獨立性;生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56-02
從幼兒教育對象的內在思想與情感分析,幼兒教師所面對的是思維意識無定性的,對周圍事物有感知而無概念意識的群體,他們的思維與意識往往是在周圍生活情境影響感知下即時形成的。可見,幼兒教師或家長對幼兒教育成長是何其重要!利用生活情境實施幼兒教育,是幼兒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徑。筆者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出發,結合幼兒生活探索幼兒教育實踐中,探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幾點啟示。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概述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生活即教育”是其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心。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內涵。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來源,社會即是最好的學校理論基礎,這是陶行知先生對于生活教育的一個較為基本的觀點,“教學做合一”理論是一個較為關鍵的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理論的體系,從這些理論當中可以看出的是陶行知對于教育的具體指導在于,要求幼兒教育的相關機構要遵循生活實際,對傳統的陳舊的教育方式進行改善,當然,是針對其中落后的地方進行改善,但是對于一些有益于學生的地方要主動的保留下來并繼續的傳承。除此以外,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當中還對教師做出了一定的指導,比如,要求教師主動的帶領學生去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還能夠以這樣的方式提高幼兒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以及社會活動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最大限度的使得學生在和教師一起活動的過程當中學習到知識,認識這個社會,熟悉平時的生活。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幼兒教育的方法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所有的學習階段當中的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不同于小學和初中等的階段當中對于學習要求的嚴謹性,幼兒階段的教育由于學生的年齡實在是比較小,他們對于學習和社會的認知概念還比較少,甚至沒有辦法完全的獨立起來,整體的理解能力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因此教師正是需要結合幼兒生活當中的實際,建立一個健全的完整的教育引導體系,以此來保障幼兒教育能夠充分的展現它的作用,落實陶行知生活理論。
(1)實現愛的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當中,對于教育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教師要在教育工作當中積極的去踐行這一原則。換句話來說就是生活教育當中只有踐行這一奉獻性的原則才能夠使得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提高。如果幼兒教育水平想要進一步的提高,那么就需要教師在教育當中時時刻刻的秉持對待學生愛心耐心以及細心的原則,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去發展幼兒的教育工作,這樣的工作發展也才是具有一定的價值的。除此以外,家長和學校之間還需要及時的進行溝通,積極的落實相關的教育理念,建立一個良好的家校互動平臺,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幫助幼兒能夠健康的順利的成長,所以教師要在學校做的就是及時的糾正學生的錯誤的思想,對學生的一些錯誤的行為進行約束,而家長要在幼兒成長的過程當中對幼兒進行鼓勵,充分的尊重幼兒對于生活的意愿,為幼兒自信心的樹立提供一定的保障。比如,在幼兒的教育機構當中,對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最基本的就是給幼兒下達任務,幼兒在完成一定的任務之后肯定會對自己能力產生一定的自信心,多次任務之后,學生的自信心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樹立起來了。
(2)給予學生空間。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一直都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當中的一個重點,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也需要及時的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而不是對他們的創造能力進行扼殺。當然,這需要教師打破一些陳舊的限制,在對傳統的教育模式總結的基礎上采取更加具有創新含義的活動。這樣的創新型的教學能夠大幅度的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激發他們對于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引導他們更加有效的開展學習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加大關注的一個要點在于創新性的來源問題,簡單來說,創新性的大部分靈感的主要來源還是在于生活,只有從生活當中找到創新的靈感才是最適合學生的社會活動,教師在以生活為來源的創新型的活動當中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將幼兒的想象轉化為實際,從而構件一個具有時代價值的創造力的教育。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還需要引導學生培養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能年齡過小,所以無法理解這是什么。教師要以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的培養這一能力。比如,一些創新型的活動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學生可能沒有見過的活動,所以一些幼兒就會產生害怕恐懼的情緒,教師不能夠放任學生這種情緒的增長,而是應該將學生的這種情緒進行消滅,也就是引導學生走出這一情緒的困境。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借助一些有效的創新型的小游戲,盡量的幫助學生發揮出他們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每一位幼兒都是極其具有創造的潛能的,但是家長卻缺少發現幼兒創造性的眼睛,也就是說學生的創造性并不是很少,家長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阻礙,當然教師在某些時候也會不理解學生的創意,但是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給學生一個創造的空間,一個可以讓他們充分的發揮自己創造能力的空間,從而盡可能的幫助幼兒培養他們這一方面的能力。比如,幼兒在搭建積木的時候,也許一些家長和教師對于積木的搭建認為只是一個玩具而已,但是大多數幼兒的創造性就是從搭建積木開始的,積木是他們的一個工具,一個表達幼兒想法的工具,幼兒通過他們來實現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他們自身的驚人的創造力,并且在創造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一個差異化的認知。
在陶行知的理論當中,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幼兒具備課堂上言論自由的權力,所以幼兒在課堂上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這一個機會,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還需要幫助學生認真的解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從而幫助他們成長。
(3)生活化游戲教育。從游戲教育出發能夠有效的應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理論,還可以確保幼兒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以及幼兒本身的教育工作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局面。幼兒對于游戲有天生的興趣,也就是說游戲對于幼兒有天生的吸引力,幼兒在游戲當中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創造能力以及想象力,參與到游戲當中和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的水平。當然,這就需要教師針對相關的方面制定一個具體的教學措施和個性化的教育機制,從而盡可能的讓學生多接觸游戲教育的同時維護好教育的質量,提高教育的水平。在踐行陶行知的相關教育理論的過程,要確保對于幼兒的教育環境和他們現階段的發展相適應。
3.結束語
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所形成的理論對于現階段的教育具有強烈的指導意義,因此對于現在的幼兒教育而言,要加大對于陶行知老先生教育理論的研究和應用,真正的去理解幼兒的想法,并且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安曉潔.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人間,2016(01):88
[2]吳夢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1):253
[3]夏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特征及對成人教育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6(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