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慧娟
摘?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在現在的教育中很常見,使幼兒園的孩子過早的接受小學生的教育,給與他們太大的壓力,而且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的成長也是弊大于利。許多家長對于孩子從小抱有很大的期望,尤其是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更是讓現在小孩子“早熟”,特別是農村地區,地理位置偏僻,既接受不到先進的教育,受不到先進觀念的熏陶,在許多農村孩子家長的眼里,“學習改變命運,知識成就未來”,努力學習,將來考一個好的大學,畢業后留在城市工作,是他們的期望,也是他們對孩子深厚的愛。但是這種做法卻讓孩子的童年被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缺乏了孩子的童真童趣,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長此以往對于他們的心理會造成不良影響。本篇文章針對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及糾正和預防展開論述。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小學化;成因;糾正與預防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048-02
通過調查研究,現在幼兒園教師對于幼兒的教育可以說是很嚴格,要求孩子聽教師的話,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坐的端端正正的,在下課期間不允許孩子追逐打鬧,這種行為使孩子束縛自己的天性,壓抑自己的個性,而且在一些農村地區幼兒園教育中,教師給孩子的課本也是超前了,在幼兒園中就開始接觸小學的知識,像英語、簡單的數學運算、拼音等,有的還教孩子背誦唐詩宋詞......并且在幼兒園教育中,學生的課余玩耍時間也不多,對于知識的學習超過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視。下文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成因就預防措施進行闡釋,希望通過本篇文章,讓更多的家長和教師看到“小學化”對于孩子的危害,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和生活環境。
1.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成因
造成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有來自孩子家庭的,也有社會發展下給農村地區教育帶來的壓力,下面我詳細敘述造成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
(1)原生家庭的壓力
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在現在農村地區,許多孩子的家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他們眼中,學習就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要想以后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天從早辛
苦到晚,從小就應該好好學習,因此許多家長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了這樣的思想,使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仿佛提前進入小學似的,學習的知識是小學的,對于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以小學生為標準的。在這樣的環境下,等于揠苗助長,限制了孩子的興趣的培養,讓孩子一心好好學習,眼光狹隘,而且思維方式和心理健康也存在問題。
例如,家長片面的認識對于幼兒教育知識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兒教育規律.許多家長認為多算題,會寫字才是學到了知識,孩子們的游戲活動只是“玩玩”而已,每天關注的是孩子今天在學校新學到什么知識,數學口算學習的怎樣了,教師教的怎么樣。孩子掌握的知識越多,家長就越覺得教師教的好,孩子學習的好。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的童年被過早的剝奪,被擔負了更多的壓力,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童年的快樂,可能是影響他們一生的興趣,是使他們健康成長的途徑。
(2)社會發展帶來的壓力
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一些方面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對于農村孩子的教育來說,又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社會的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村地區信息不發達,學習條件有限,他們可以運用的教學工具一是書本,二是“教師”。他們從出生在農村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他們的起跑線落在城市孩子后面,因此在后天他們要比城市孩子更加努力,這樣未來也有可能在殘酷的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例如,在很多農村地區,孩子平時娛樂工具很簡單,有些孩子還可能是下河摸魚,上樹捉鳥,一天玩泥巴,他們的對于周圍世界的認識有限,而城市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他們見的更多,自然眼界更開闊,可能在無形中知道自己喜歡干什么,而農村孩子卻不曾擁有這些。因此,關注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現在教育事業中很重要的一項。
(3)教師的思想誤區
一些幼兒園的領導和教師簡單地認為,既然幼兒教育是為小學打基礎,為了讓幼兒能順利地過渡到小學,只要將小學一年級課本搬用到幼兒園大班或學前班,讓幼兒多學一些字和計算題,這樣便可以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但是正是由于教師的這種想法,卻使幼兒園的設置目的失去了意義,孩子本可以在幼兒園健康的成長,本可以在幼兒園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卻因為過早的進入小學教育,使孩子一門心思在知識的學習上。
2.糾正和預防措施
(1)正確理解幼兒園教育的目的
正確理解幼兒園設置的目的減輕“小學化”的有效途經。幼兒園在孩子一生的教育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一是啟蒙作用,所謂的啟蒙,就是引導,啟發,熏陶學生,讓孩子自然去發展,認識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要保護孩子的童心、童真,去關愛孩子的心理健康,去和孩子嘗試做朋友,引導學生。
(2)提高教師的整體素養
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事業,幼兒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因此,要通過農村幼兒教師在職培訓,園本培訓等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正確把握幼兒教育的方向,把握“幼小銜接”的教學特點,改變不良的教育教學行為。
在現在對于幼兒園教師的招聘中,要關注教師的素養,要選擇一些有愛心,有耐心,有信心的教師,并且要懂得把握好一個“度”,不要過分的消耗孩子的天分。在教師的培養中,可以建立一種心得交流大會,由一些優秀的幼兒教育分享他們的經驗。
(3)建立幼兒科學的教育體系
第一,要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大班幼兒可以自己計劃安排一日的游戲內容,還可在大班增加幼兒值日,整理床鋪,收拾書包,拔草,送玩具回家等系列活動.第二,培養幼兒閱讀興趣,減緩幼小銜接的坡度。中大班可以開展“聽讀游戲識字”活動,通過游戲,培養幼兒聽,讀,識字,說話,編兒歌的能力。第三,注重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性。對幼兒而言,必要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責任感和獨立交往能力的培養為他們進入小學生活和以后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例如,戶外活動中加強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養,在運動會,音樂歌舞表演等活動中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等。教師在每一項教育活動中有意識的引導,都會在培養幼兒能力的同時,逐漸增強其社會適應性。科學制訂幼兒一日活動計劃,保證幼兒每天運動達到一小時,游戲時間達到一個半小時;在幼兒園的班級里建立區域活動場所,讓孩子自由選擇區域活動的內容和材料,材料應選用當地自然資源和環保廢舊物品,比如,樹葉,農作物莖,桿,葉,皮和易拉罐,飲料瓶等。
(4)家校聯合教育
暢通家園聯系渠道,實行家園共育。第一,建立家園聯系網絡,增進家園溝通。第二,全方位培訓家長,改變他們的育兒觀。幼兒園通過專家講座,活動開放日,培訓家長等活動,讓家長了解科學的幼兒教育知識,更新育兒理念,為克服小學化傾向提供保障。
比如,建立“家園聯系手冊”,利用該手冊將教學內容,方式,教師態度,幼兒園發展等內容定期與家長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成長的問題.還可在幼兒園開辟家園聯系專欄,教師將教育心得,活動安排,幼教知識等展示在聯系專欄上,讓家長學習并掌握科學的教育觀,兒童觀,家長也可以將想法,意見,需要反饋在專欄上,從而與幼兒園積極配合,為幼兒的發展共同努力。
總而言之,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這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必須對上述現象引起重視,消除教育差異,需要從根本上改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文章簡要闡述了現階段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建設性的發展對策,以其達到優化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寧寧.淺談農村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原因與對策[C].2019
[2]文珊珊.淺議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具體措施與做法[C].2019
[3]張晨晨.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及解決對策[J].讀寫算,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