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珍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交替,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必須不斷的改進,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我國將對小學語文科目實行新的統編教材的運用,它可能會將原來的教材進行逐步取代。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從拼音、字體、字形和閱讀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整改,它更進一步的貼近小學生的心智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行了規范。本文主要對識字教學進行分析研究,分析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對小學語文的字體字形進行分析,從而尋找適合統編小學語文一年級的教學手段,以供參考。
關鍵詞: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118-02
結束了拼音階段,一年級的小朋友馬上步入了識字的學習,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響學生的讀和寫。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班上的實際情況,開動腦筋,創造出最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嘗試。另外,教師還應該不斷用知識來擴充自己,多吸取別人出色的經驗,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有效的方法,化為己用。總之,努力讓學生們從識字學習中品嘗到快樂、體會到成就感,在生活中能夠自主地識字,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1.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概述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結合了所有教材的優點,更加貼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的發展階段,更加的符合小學生的生活情況,能夠更好的使教師們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從而使得教學知識內容能夠更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能夠對舊教材進行一定的信息篩選和增加。由于小學一年級所處的學段比較低,所以應該將識字作為當前學習的主要方向,先識字后拼音,通過縱向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低學段學生學習識字的過程中,要多認少寫,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很好地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提升了認識漢字的數量,縮減了書寫漢字的字數,使學生們在第二學年教育后,就能夠獨立閱讀課文。
2.小學生識字難點
(1)一年級學生自制力弱,難以集中精力學習
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們,他們的自制能力都比較弱,對于事物的專注程度也比較差,精力很難集中,所以他們對于學習的欲望還不算很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學生的識字能力較差,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部分:首先,小學語文的識字過程是一個抽象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而小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有所限制,很難集中精力去學習抽象事物,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算很高。其次,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階段邁入新學堂,他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小學階段的教學課程,適應這種課程變化,倘若教師們不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可能會對學生的識字欲望進行打擊,從而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欠缺。
(2)每個學生存在差異,教學難度大
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學前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識字方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對識字程度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尊重差異,重視識字方法的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在出示完生字后,教師不應該急于教讀,而是先讓學生說說認識了哪些字,回憶自己在哪里見過,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讓鄰座的學生互相交流一下。對于一些系統性的知識,我還在課堂上抽一點時間來總結概括,幫助學生的記憶。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沒有系統地將字與字聯系在一起,進行系統教學。
3.統編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1)激發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參與度
小學生雖然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于識字這種枯燥的事難以感興趣,但是他們喜歡具有新鮮感的事物,他們對外界具有一顆探索心和好奇心。教師們應該根據小學生們這一特點,對于講課的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不能死守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學習和心理特點,將教學活動更加的趣味化,讓學生們體會到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下學習,以便于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比如,教師們可以通過自我介紹的方法,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可以讓所有的學生講一下自己名字的含義,讓學生們把自己的名字書寫下來,對偏旁部首進行分析,更好的識記自己的名字,學生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表現能力、溝通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了解這些字的構成,可以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了解,使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輕松性。
(2)引入游戲教學法,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學生喜歡模仿,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比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學生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并且,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更好地貼近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它漢字和拼音的難度都有所降低,并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因素,教師們可以在識字的前提下加入謎語和活動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多樣性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們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之中。教師們還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小學生知識面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和改版更加貼近實際,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刪減了傳統教材的不合理地方,增加了更多的新知識內容,也更加符合新一代學生的學習理念。由于多媒體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教學也應用于課堂之中,也是教學手段的創新,在小學生識字階段中,教師們也可以將多媒體教學的優點發揮出來,將抽象的漢字與多媒體的直觀性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
對于文字的認識不止局限于課堂之中,還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學習來源于學校和社會,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們提高學習意識。比如,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對于書店以及超市或者店鋪名字進行記錄,在課上進行共同的分析,尋找這些名字的含義和來源,教師們應該認識到,課堂之內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們應該提高自身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注意能力,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知識。
4.總結
新課改是教育界的更新和發展,教師們不應該固守成規,不能夠單純的依照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應該主動接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積極參與到新課改的范圍之中,不斷的接受新知識,用新知識來武裝和豐富自己。語文是各科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人成長發展的關鍵,而識字和拼音又是學好語文學科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必須共同提高學習意識,不斷的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不能拘泥于課本之中,應該走向生活和社會,成為學習的主人。統編語文教材是更好的學習的途徑,也是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們必須以創新的思維看待學生,也對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只有學生和教師共同作用,才能使得學生的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曾小霞.小學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4(36)
[2]王瑞珍.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J].散文百家,2014(12)
[3]王東梅.傳統文化,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更輕松[J].考試周刊,2015(A5):40-40
[4]潘茂軍.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滲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8)
[5]李素梅.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
[6]張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探究[J].才智,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