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沖擊,市場主體擔負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保市場主體任務十分緊迫。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下,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切實履行統籌協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職責,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市委及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入研討分析,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以務實舉措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紓困惠企保駕護航。在疫情防控初期,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迅速研究,推動出臺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銀”的舉措為市場主體保駕護航。截至6月底,累計為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涉及金額超過1600億元,運用再貸款發放低利率貸款超過200億元,提供轉貸應急周轉金35億元,低費率擔保20億元;減免企業稅款超過20億元,緩繳稅款超過41億元;減免企業社保費、醫保費超過98億元,緩繳住房公積金14億元。通過降低水電氣費、免收車輛通行費等,降低復工復產生產要素成本超過35億元。通過減免或緩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緩解企業項目開工建設資金壓力超過140億元。在宏觀政策調節下,疫情對市場主體的沖擊得到有效緩解,全市新設立市場主體數量由一季度同比減少20.5%到二季度同比增加35.6%,上半年全市累計新設立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加12.6%,其中新設立民營企業數量同比增加5.4%,逆勢走出增長態勢。
升級政策激發活力。當下,國內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但市場主體發展仍面臨復雜嚴峻局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發展改革委在對標國家最新政策基礎上,結合重慶實際,牽頭研究起草紓困惠企政策措施“升級版”,推動出臺《進一步助力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政策措施》,圍繞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協同發力。從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強化穩企金融支持、促進穩崗就業創業、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穩定產業鏈供應鏈6個方面提出45條政策措施,預計全年惠企超過500億元。此舉既包括保障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的兜底措施,又包括促進市場主體實現更大發展的支持政策,進一步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多措并舉保障落實。一是提升政策知曉度。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宣傳解讀,發布政策圖解和操作細則,逐項明確政策對象、流程方式和咨詢渠道,通過新媒體、行業協會商會等載體做好政策推送。實施“春風計劃”送政策進園區活動,下沉服務、送政策上門,讓惠企政策傳到每一戶企業。二是提升政策辦理便捷度和時效性。對無需企業申報的政策,協調有關部門全面梳理掌握政策對象范圍,按規定盡快落實到位。對需要企業申報的政策,依托網絡平臺實行網上申報辦理,進一步優化申報流程、簡化申報材料、提高辦事效率,讓企業及時、便捷地享受政策。三是加強跟蹤調度和分析評估。完善專班工作機制,定期調度政策落實情況,通過開展調研、組織企業座談等方式,及時發現解決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著力打通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切實發揮政策最大效應,增強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與此同時,市發展改革委還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等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逐步顯現,經濟循環加快恢復,市場預期不斷改善,市場主體信心不斷增強。
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會同相關部門持續發揮政策措施調節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市場主體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