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區臨空都市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
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搶抓國家出臺的政策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疫情催生新業態機遇,渝北區發揚攻堅克難精神,突出重點領域、創新方式方法、抓好項目落地、優化投資環境,扎實做好招商投促工作,努力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聚焦主攻方向? 持續精準發力
在“大”上攻堅。對標先進發達地區,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上市公司、獨角獸企業等,吸引其投資重點項目,設立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
在“鏈”上補強。深入分析疫情對產業鏈的影響,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和配套缺失風險,明確目標企業,“靶向招商”。依托寶能物流、復星國藥、圓通速遞等已落戶物流項目,進行“補鏈”招商;依托OPPO、傳音等龍頭項目,進行“延鏈”招商;圍繞汽車電子研究院等項目,開展“強鏈”招商。
在“新”上突破。瞄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材料、大科學裝置等新技術、新產業,主動對接世界排名前500位的高校、國內雙一流大學、中科院研究所、央企直屬研究中心,重點引進一批“高精尖缺”人才,讓新技術、新產業在渝北區落地生根。
創新招商方式? 提升招引質效
推動“高位招商”。利用區領導帶隊外出招商契機,快速促進雙方高層就戰略合作事項直接對話交流,提高項目對接效率和成功率。加強與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市級部門的向上對接,主動承接央企、民企、外企入渝項目,爭取在項目落地、政策匹配等方面得到支持。
注重“以商招商”。借助龍頭企業的“吸鐵石”作用,引進優質上下游及關聯企業;發揮落地企業的“宣傳員”作用,吸引優質企業前來投資;挖掘存量企業的“蓄水池”作用,鼓勵企業引進新技術、拓展新產業。
加強“聯動招商”。進一步加強與兩江新區聯動對接,推動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與龍興工業園區合力打造“高端智能制造產業走廊”,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與兩江互聯網產業園、兩江國際云計算中心共同打造“重慶大數據產業走廊”,空港新城與悅來新城共同布局“兩江商務會展新城”,空港工業園區與保稅港區聯動發展“航空保稅產業集群”。加強與機場集團聯動,推動臨空指向性強的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集聚發展,著力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機遇,積極探索“飛地招商”、“共建產業園”等資源共享、政策共通的招商新模式。
創新“云上招商”。依托渝北區云招商工作平臺,開展云上推介、云上洽談、云上看地、云上選房等活動。依托華為云Welink等智能工作平臺,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線上對接,提升溝通效率,減少溝通成本。
依托“載體招商”。通過參加西洽會、智博會等大型展會,舉辦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汽車消費等領域招商推介會、項目對接會等活動,為企業搭建交流平臺。同時,提前收集企業信息、抓好資源對接、挖掘潛在項目,力爭簽約一批高質量項目。
強化“專業招商”。加強與民航、大數據等行業領域機構和部門的合作,建立“項目專家庫”,強化項目研判。探索與國內外的優質招商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合作,拓寬招商引資渠道。
聚力項目管理? 促進落地見效
跟緊“項目簽約”。在項目引進過程中,做實做好盡職調查、平衡測算,原則上實行后置補貼,提高項目可靠性,提升合同履約率,防范招商引資財政扶持資金損失風險。加快推動已簽署戰略協議項目的正式簽約。
助推“項目開工”。全面梳理招商項目開工情況,及時清理一批“僵尸”項目。助推重慶國際會議中心、江小白總部等一批項目落地,確保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促進“投產達效”。推動瑞聲科技、巴渝鄉愁、深科技等在建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確保年內投產。推動寶利根、廈門航空等已投產項目釋放產能,早日成為渝北區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