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委統戰部
北碚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打造親清政商關系典范區,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全渝通辦”,實施區、鎮兩級政務服務“一窗式”改革。32個部門800余項事項進駐北碚區政務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只進一扇門”。21家水電氣網訊市政公用服務單位報裝業務進駐大廳,一窗綜合受理率達85.5%,網上可辦率76%。行政許可等7類申請辦理類“最多跑一次”事項達76.9%。
深化科技創新改革,市場活力競相迸發
全面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2019年新增民營企業同比增長33.26%。神馳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成功上市,入圍上市儲備庫企業9家。成立全市首家環大學創新生態圈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全區有效期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1家,市級科技型企業621家,科技研發平臺達到92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為4.2%,研發費占比及提高百分點在全市名列前茅。推動一大批民營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重慶市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園、市級智能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新材料)示范基地落戶北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大數據智能化領域企業產值增長15%,占全區規上工業產值比重超過55%。
深化投融資改革,金融支持民企初見成效
建立首期規模1000萬元轉貸應急周轉資金池,實現轉貸應急周轉平臺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全覆蓋。推廣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等特色普惠信貸產品,全區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種類約50種,平均成本同比下降達100個BP。63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7700萬元,131家企業獲得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授信金額達1.56億元。借助企業融資“靶向對接”機制,先后累計幫助全區140余家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方案達1.7億元。
深化政策落實機制建設,民企獲得感明顯增強
建立區領導、街鎮每年集中走訪長效機制,實現集中走訪、精準服務民企全覆蓋。上線全市首個民營經濟智能服務平臺,開發“自己人”APP,推動線上線下直通車服務。疫情期間選派300多名干部擔任駐企服務專員,做到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全年兌現民企財政扶持和獎補資金8300萬元,惠及500余家企業。困難企業穩崗返還1.3億元,惠及235家企業。全年減稅降費11.8億元,在納稅人滿意度第三方測評中名列前茅。
深化商協會作用,企業家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激發商協會活力,舉辦北碚首屆民營經濟發展活動周,承辦2019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中小企業節等重大活動,與境內外70多個商協會建立合作友好關系。設立西南大學校友招商引智(資)聯絡總部及分部,5個重點省級商會掛牌委托招商機構,全年簽約民營項目個數占比達90%。聯合市工商聯、西南大學創辦中國(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開設“作孚講堂”,舉辦“學講做”沙龍,帶領100多位重點民營企業家到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學習阿里、百度等企業先進理念。開展“盧作孚光彩獎”等優秀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評選表彰活動,大力弘揚盧作孚優秀企業家精神。
深化政企互動,政商關系更加親清融洽
督促落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公職人員正負面清單20條和激勵黨政干部擔當作為、容錯糾錯、責任追究等系列文件制度,讓公職人員消除顧慮、明確責任,變“企業上門求服務”為“干部主動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