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穎
摘 要: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支持動力。但隨著中小企業數量的增多,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也隨著增大,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本文首先對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并進一步對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最后分析新常態下如何更快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有效推動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中小企業;融資
中小企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增加社會就業數量需求以及鞏固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方面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動力與經濟下行壓力并存。中小企業數量迅速攀增,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渠道不暢等問題日益突出,逐漸成為了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本文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剖析了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經濟新常態下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包括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其中,內源性融資主要指企業自籌資金,具有自主性強、資金成本低等特點,但隨著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便難以為繼,必須通過外源性融資來解決企業資金缺口的問題。而外源性融資主要為銀行貸款、民間融資和互聯網金融等。其中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問題的最主要選擇。經濟新常態下,隨著中央銀行定向降準政策的施行,市場利率不斷下降,大部分金融機構為了降低投資風險會縮減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提高中小企業的貸款門檻,最終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境況。同時,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由于中小企的經營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在發展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資金需求量大,企業融資需求量大的情況。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競爭壓力,很多中小企業會由于融資困難最終導致破產。尤其在目前全球新冠狀病毒爆發導致經濟大面積衰退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就顯得尤為艱難。
二、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的自身原因分析
中小企業大多建立時間較短、資產較少、企業利潤較低、抗風險能力差。中小企業的規模決定了企業的原始資產不多,可抵押資產較少,一般多為經營者個人資產抵押。而且很多中小企業在企業的發展前期大多處于虧損的運營狀態,投入資金高于收益資金,存在利潤回報周期長、流動資金匱乏等情況。中小企業自身資本儲備不足的情況也造成了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差的現象,一旦遭受某種外力或內力等不可抗拒因素導致資金鏈斷裂和運營不善的情況,企業的正常運作將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導致破產。
財務管理意識薄弱也是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一個自身因素。中小企業在創業之初通常會將大量的精力集中在市場的開拓和產品的創新方面,而忽略了財務管理問題。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大多不健全,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欠缺、財務管理意識較差。還有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為公司管理人員的親屬,在管理公司賬務時,常常出現企業管理者個人賬戶與公司賬戶混淆的情況。此外,中小企業對于資金的使用沒有指定詳細的計劃,日常資金使用和流動情況的記錄不仔細,導致在進行銀行貸款時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財務報表。初始資產少、自身資本儲備不足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差,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及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是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幾個主要內在原因。
(二)融資渠道分析
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發行種類單一,企業債券發行條件嚴格,審批手續煩瑣,也不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實現。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多是通過金融機構間接融資,如銀行貸款和民間融資等。企業能否獲得銀行貸款,取決于銀行對提出貸款申請人以及名下企業經營狀況的評估,銀行通常為了自身資金能夠安全可持續收回,在放貸之前會有很多方式和程序來證明適合放貸的調查數據,比如需要企業提供財務報表、房產抵押、貸款用途等材料,這樣不僅是為了防止出現騙取貸款、貸款詐騙、高利轉貸等不良現象的出現,也是為了減少雙方不必要的損失,維護存款人的合法利益,控制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風險。但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歷史普遍較短,資產規模相對較小,導致其抵抗經營風險的能力較弱,金融中介機構在對中小企業授信時往往比較嚴格或者要求提供足額的擔保,因此經常出現中小企業信用審批不被批準的情形。而且金融服務較為保守,金融產品類型有限,符合中小企業要求的產品較少。由于很多銀行對中小企業設置的融資門檻較多,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通常會選擇民間融資的方法,雖然通過民間融資的方式籌集社會資本進行中小企業融資較為容易實現,但是民間融資的資金成本大多較高,不利于中小企業正常運營,稍有不善容易導致破產。
(三)制度及政策因素分析
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保證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規范資本市場,國家政府相關機構對企業融資制定了諸多限制條件,其中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活躍度偏低,投資機構投資中小企業很難獲利,極大降低了投資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投資意愿。此外,中小企業融資相關法律和政策、規章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金融市場上適合中小企業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難以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金融體系。在金融產品體系、銀行信貸體系和社會征信體系等方面,我國對包括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在內,覆蓋所有社會成員的信用記錄網絡的建設不完善,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的難以實現信用借貸,對失信者缺乏制約和管理措施,不良企業很容易在融資業務中鉆空子,進而影響交易的順利進行和行業的協調發展。
三、中小企業融資策略
(一)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增強中小企業自身融資實力
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自身存在的問題。中小企業自身對財務管理的把控在融資過程中至關重要。因此,在中小企業一定要進行科學高效且專業的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增強企業財務管理者的業務水平,必要時可以與專業的財務管理公司合作,聘請財務顧問等。通過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科學合理地使用企業內部的資金并做好規劃,同時多借助資本市場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實現中小型企業資金的合理管理和規劃。
此外,中小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對企業資產的監督和管理,成立風險防控管理部門,對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和預測,并及時采取措施規避風險,降低損失,增強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對風險的預估和防范能力。在中小企業運營中一定要保障企業運營信息的公開化和真實化,提高中小企業的社會信用度,增強中小企業的公信力,使得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評估時更容易通過。
(二)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豐富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
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也要注意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多與中小銀行建立長期且固定的合作關系。除了銀行借貸和民間融資外,還可以嘗試中小企業集群融資、供應鏈金融和聯合體融資等方式。中小企業也可以用新三板、創業板和科技版進行社會資金的籌集工作;積極開拓債券市場,提高中小企業在債券市場的占比,降低融資門檻,規避融資風險。
此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新的經濟常態下中小企業也要充分利用新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與傳統金融不同,互聯網金融通過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積累和運用,具有更為準確且高效的信貸模式,更能契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尤其是一些新興的高科技類中小型企業。
(三)加強國家和政府的法規和政策支持,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大環境
經濟的發展是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有力推手,對于中小企業在金融市場融資時也應該得到適當的政策支持,通過法律和制度來規范金融市場,法律制度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依法規定了各個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經營和發展,明確了公司的義務和權利,運用強制性來規范市場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國家和政策的支持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最直接的方式,可以設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如資金注入、貸款貼息和無償資助等。但在國家和政府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也切忌盲目進行,需要科學合理的扶持,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專項資金支持的過程中可以加入高??蒲袡C構和行業協會等第三方參與者。其次,國家和政府可以通過提高高科技人才個稅返還力度和時效性的方法緩解中小型創新企業存在的人工成本費高、資金剛性支出壓力大的問題。
對于一些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可以根據這類企業固定資產較少、知識產權比重大的特點為其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方法。而這類以知識產權為主的中小型企業也是未來企業發展中重要力量,為確保這類中小型企業的蓬勃發展,國家和政府應及時建立相關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維護知識產權的保護條例??梢酝ㄟ^建立并完善全國性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的方法,改變目前我國知產產權交易區域化的現狀,規范全國范圍內的知識產權評價體系,建立并支持知識產權評價機構,對中小型企業的知識產權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降級投資方的融資風險。
與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對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題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國家和政府首先應該依法規范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經營業務,并盡快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國家和政府可以通過完善信用擔保法規的方法推動商業性擔保機構的發展,通過修訂相關的法律條文放款調整抵押擔保貸款抵押率的權限,規范擔保機構的管理,協調好銀行和擔保機構的關系,促進中小企業融資過程順利且高效的進行。
四、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高速階段,存在各種挑戰與機遇。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其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有效地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分析發現企業自身、經濟發展大環境以及國家政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問題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在未來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風險以及國家修訂一些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有效途徑,有助于促進中小企業持續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林津玉.經濟新常態下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問題及對策[J].經營與管理,2020(1):32-34.
[2]柳崇順.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7):286-287.
[3]呂勁松.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115-123.
[4]楊朋軍.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納稅,2018(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