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盛
4月6日,重慶市沙坪壩區中梁實驗小學。
“老師,我今天在課上畫的大熊,其他小朋友也能看到嗎?”四年級三班的左嘉燚問道。
“你把它傳到空間里面,其他小朋友就能看到啦。”班主任提到的空間,正是重慶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學生空間。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教學工作造成的影響,重慶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于今年2月7日正式開放,“渝教云”綜合服務平臺和各類職業院校在線培訓學習、結課答辯、云端招聘也紛紛出招,為師生們帶來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教學體驗。
包攬萬千,網課也有新花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2月5日,重慶市天寶實驗學校校長劉淑蘭在該校黨政聯席視頻會議上說道。這次會議主要是對即將開設的“空中課堂”進行專項研究,力求線上網課在鑄牢課本基礎的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叮,劉慧賢打卡了每日仰臥起坐。”在五年級一班的釘釘群里,一條消息彈了出來。這是天寶實驗學校為防止學生在家缺乏鍛煉而開設的每日健身任務。
每日健身任務解決了大多數學生日常鍛煉的問題,那對于原本需要活動場地和輔助道具上課的藝術生而言,又該如何設計合理的網課?
對此,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藝術表演系舞蹈表演專業學生潘婷銚有著直觀的感受:“起初我以為舞蹈專業的學生的網課只有理論課程,沒想到舞蹈老師的網課內容也很充實,課后輔導等一應俱全,還有隨堂錄課,任何一個動作都能反復回放觀看。”
上完一個多月的網課后,潘婷銚反而喜歡上了線上的藝術課程教學模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重慶開設“花式網課”的學校還有許多。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吳敏就“掛帥上陣”,為學生們示范“職場達人的禮儀”,讓應屆學生與社會“接軌”,而這些課程也被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收入囊中。
“網課不應局限在文化課程中,還應該包羅萬象。”吳敏表示。
一站式服務,當好教育“保姆”
4月24日,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師王慧像往常一樣打開了電腦。不過,這次她要做的不是上網課,而是進行數據分析。
“線上教學開課前我心里還有點不踏實,沒想到不知不覺中,學校已經開展了兩個月的網絡授課。”王慧說。
為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王慧對課堂進行延伸,在上課前就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研,與學生建立聯系,并在網絡教學中提升課堂互動的時間占比。
看著后臺反饋的數據,王慧欣慰地發現,在這場與電子產品的“角逐戰”中,她暫時取得了“勝利”。
“現在的好評率是71%,我覺得還不錯。”王慧笑著介紹,“我用的‘雨燕課堂,聯合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能及時查看教學反饋與學生作業完成情況。”
如此貼心的功能與模式,為“初來乍到”的網課“主播”們打開了便利之門,也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線上學習的機會。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在線答辯,但這確實解決了我們應屆生最關心的問題。”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秀娟說道。
3月27日上午,重慶大學研究生院開展了遠程視頻答辯,為應屆學子提供了暢通的畢業渠道。“疫情期間,答辯的事情使我和幾位同學十分焦慮。如果答辯時間不斷順延,肯定會影響我們就業。”王秀娟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重慶大學今年預計博士畢業生500余人,碩士畢業生4000余人,畢業答辯的需求量不低。”重慶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英民說,針對應屆研究生,學校搭建了快速平臺,采取線上提交學位審查材料、線上審核、線上送審學位論文的方式,只要符合要求,學生們都可以申請遠程視頻答辯。
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各大高校紛紛利用網絡平臺與重慶市搭建的教育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進行授課、作業布置、課后反饋、在線考試、在線答辯、在線招聘,提供了一站式的教育服務。
云端共享,“三跨”打開新世界
7月9日,距離重慶市中考還有3天。
“立足基礎,回歸教材,查漏補缺。”重慶市兩江新區星辰初級中學校九年級物理備課組長曹德勝在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連湖中學的中考總復習研討結對幫扶交流視頻會上如是說。
疫情發生以來,星辰初級中學校多次利用線上服務平臺,通過“云會議”與連湖中學進行教學探討。
“跨校研討我覺得很好,能讓我們遠距離進行教學交流,從而讓更多的孩子獲益。”星辰初級中學校校長譚中勝十分肯定現在的跨校教育模式。不僅如此,星辰初級中學校還依托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為每間教室裝配了隨堂錄播系統,支持常態化錄課、遠程觀課評課、教研磨課等教學教研活動。
此外,重慶市教育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也為師生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5月30日,趁著周末,重慶市天寶實驗學校的英語老師文霞打開了“中考完形填空串講”幻燈片。如今,時不時去重慶市基礎教育資源中心的官網上看看,已經成為文霞閑暇時的“必修課”。
“現在的孩子面臨的競爭不小,我們作為老師,也不能落下,尤其是英語,常看才能常新。”文霞解釋說。
不僅是老師,學生們也可以通過登錄“人人通空間”APP,點擊“資源”,鏈接到全國基礎教育服務平臺上,找到琳瑯滿目的在線課程、幻燈片、課后習題,還能將自己的學習資源分享到平臺上,讓共享的“藍海”更為廣闊。
跨學校、跨地區的教育教學資源開闊了師生們的眼界,跨領域的教育更為立德樹人提供了便利。
“開學后花花發現身體不適,于是決定偷偷吃藥,不報告老師,這樣做對嗎?”說話的人名叫“莎姐”,是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五部的檢察官。
5月7日,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聯合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推出系列《戰疫云課堂》。重慶市教委也多次聯合公安、法院、檢察院等開展線上課堂,跨領域的知識、專業的授課人、別具一格的課程內容,讓師生們在“云端”得以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