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雪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啟動后,教師要注重精選閱讀內容、創設閱讀環境、豐富閱讀形式、創新閱讀訓練,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閱讀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科綜合能力。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帶有自主性、開放性、內化性等特點,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對教學設計展開創新探索,對學生閱讀認知規律展開對應研究,以提升教學設計適配性。
一、精選閱讀內容,建立自主閱讀意識
語文教材是重要閱讀資源載體,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活動時,主要依靠教材提供閱讀資源,教師需要有整合篩選意識,對教材內容進行優化處理,為學生提供更多適宜的自主閱讀的材料,這對有效激活學生閱讀學習思維有重要現實意義。在具體操作中,教師還要有拓展意識,從校本課程、課外信息渠道搜集自主閱讀內容,也能夠對閱讀教學形成重要補充,促使學生建立自主閱讀主動意識。
精選閱讀內容時,教師要做出理性判斷,針對學生閱讀實際展開教學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多種致因。如教學語文第八冊《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師先要求學生全文閱讀,然后給學生圈定重點閱讀片段:這篇課文用小標題分成了幾個部分,從不同角度描繪人物,不妨對第一、第二兩個部分展開重點閱讀,說說主人公的性格有哪些突出特點。學生開始自主閱讀,很快就給出一些信息回饋?!爸魅斯非螵毩?,凡事都要證明自己是男子漢,特別是寫他的眼淚一部分,寫出了主人公更為有趣的一面,這部分內容很耐讀,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對學生自主閱讀感知進行對應評價:作者從生活實際出發,為讀者提供最為真實的生活場景,生活意味更濃,具有極強感染力。
教師為學生規劃閱讀重點,要求學生歸結主人公性格特點,給學生提供鮮明閱讀任務。從學生個性表現可以看出,教師教學引導是比較到位的,成功激活學生自主閱讀思維,形成豐富閱讀感知體驗,由此建立起來的自主閱讀認知更為立體而深刻。
二、創設閱讀環境,調動自主閱讀思維
學生自主閱讀需要有特定環境,教師在具體設計調度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接受實際,在閱讀導入方式、導學時機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以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深入教材之中展開研讀,為學生投放懸疑問題、布設適合任務、展示相關信息、設計對比閱讀等,都能夠對學生閱讀思維形成沖擊。
學生進入自主閱讀學習環節,教師需要在閱讀情境創設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為學生提供難得閱讀氛圍,可以形成豐富閱讀成果。如《天窗》,學生初步閱讀文本時,很難能夠讀懂其中的含義,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投放一些圖片信息,讓學生結合圖片閱讀文本,并給出問題引導:鄉下人家的孩子,本來就沒有見過太多世面,整天被關在家里,這天窗自然成為了解世界的窗口,從這個角度展開閱讀思考,你會產生哪些聯想和感悟呢?學生針對教師設計問題展開思考和討論?!疤齑半m然很小,卻是農家孩子的眼睛,要透過這小小的天窗,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孩子對這天窗有無限的寄托,也有更多期盼,這個天窗自然成為孩子心中難以割舍的情結?!薄罢n文中有一句話最為關鍵:‘天窗成為孩子們唯一慰藉。這是一個比喻,形象寫出孩子們心中的渴望,具有極為強烈的情感賦予?!?/p>
教師為學生投放更多圖片信息,給學生自主閱讀帶來更多學習提示,學生對圖片等直觀信息有更強認同感,自然能夠對自主閱讀學習形成強力支持,讓學生自然進入閱讀思考環節。
三、豐富閱讀交流,提升自主閱讀品質
閱讀是個體學習行為,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機會,還需要給學生創設更多閱讀交流的活動,這樣才能成功調動學生閱讀思維,形成嶄新閱讀認知基礎。小學生自身大多喜動不喜靜,在閱讀學習時,對一些互動性閱讀學習活動情有獨鐘,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教學布設,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調度效果。
《琥珀》是一篇帶有說明屬性的文本,教師在發動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時,給學生準備了爭辯性話題:琥珀是一種化石,這種化石形成過程很奇特,你認為作者的推測設計合理嗎?學生開始閱讀文本,并自發展開了討論。有學生認為,琥珀形成需要千萬年的時間,根本就沒有什么文字記載,課文中的介紹都屬于專家考察出的結果,應該只是一種推測,其合理性有待證實。也有學生說,琥珀的形成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個別細節問題可能會存在一些變數。教師也參與到學生互動交流之中:琥珀是自然界的奇特景象,有多種巧合,所以顯得彌足珍貴,我們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展開思考,以提升考證的品質。
教師為學生投放了爭辯性話題,其目的是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思維,讓學生在自由討論中形成共性學習認知。教師問題設計正確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成功調動學生爭辯思維,讓學生通過辯論交流,形成嶄新閱讀認知基礎。文本組成有自身規律,教師發動學生展開爭辯活動,讓學生從問題討論中接受更多學習信息。
四、注重閱讀訓練,形塑自主閱讀能力
學生進入自主閱讀學習環節,教師還要給學生配設更多訓練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能夠獲得更多強化力量。在訓練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特點,利用個性化設計,形成有創意的訓練動機。讀后感、仿寫、續寫、誦讀比賽、主題演講等,都屬于閱讀訓練可以借鑒的形式,教師要針對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實際作出選擇,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認知內化機會。
在教學《鄉下人家》時,教師給學生設計的自主閱讀訓練任務是:課文從多個角度展開描寫,給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都帶來沖擊,如果讓你選擇一個角度介紹你熟悉的一處自然環境,你會如何操作設計呢?學生聽說要選擇一處景色展開對應描寫,頓時有了思維觸動,紛紛展開自由討論。教師不時給學生做出一些提示:選擇角度要注意,只有突出景色的特點,這樣的設計才是最為成功的。學生開始自主閱讀文本,對相關描寫方法展開研究,自然形成自己的創作方案。經過一番整合性思考,學生終于進入到自由創作環節。教師讓學生自由誦讀自己的仿寫內容,學生積極發言,課堂學習進入良性軌道。
教師為學生布設仿寫任務,引發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通過對文本內容進行內化性閱讀,逐漸找到習作的起點。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受到啟發,對仿寫創作注入更多活力,確保訓練順利推開,訓練效果極為顯著。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有眾多途徑,從讀寫角度展開設計和發動,具有更豐富助推力。
小學生自主閱讀認知存在較大差異,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學調研,針對性展開教學布設,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閱讀學習的動機,讓學生快速進入自主閱讀學習環節,并在閱讀感知體驗中完成閱讀認知內化,全面提升閱讀能力。學生對閱讀內容、閱讀環境、閱讀形式、閱讀活動都具有選擇性,教師針對性展開教學布設,能夠獲得豐富調動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實驗小學(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