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惠元 曹思遠 周昊楊



[摘? ? 要] 基于理論分析,運用保險精算方法和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會使2020年湖北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情況加劇;疫情對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將至少持續至2025年;在2020年疫情對基金當期結余產生重大沖擊后,2021年這一影響將驟減,但2021年后這一影響又呈現擴大趨勢;如果不采取財政補貼、養老金中央調劑等措施,疫情對基金累計結余的影響將逐漸被放大。建議:適當增加湖北省中央調劑金撥繳差額,提高各級財政對養老基金的補貼力度,向湖北省合理劃撥部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加大“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力度。
[關鍵詞] 新冠肺炎疫情;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基金;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 C91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0)10-0037-12
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回顧
(一)問題的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北省成為疫情的重災區。雖然目前湖北省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工作仍不可松懈。截至2020年6月1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68135例,占全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的80.21%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北省經濟發展遭到暫時性阻滯。湖北省2020年第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下降39.2%②。具體表現為:第一,大量企業受到疫情沖擊,經營狀況惡化;第二,失業問題凸顯。為了減輕湖北省企業負擔,早在2020年2月20日,人社部等便出臺《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11號),規定自當月起,湖北省可免征各類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征期限不超過5個月;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基本養老保險在我國社會保險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湖北省也不例外,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構成)征繳收入占社會保險(不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總征繳收入的69.85%③。并且,湖北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下文簡稱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本就面臨較大的收支壓力。如果僅考慮基金征繳收入,湖北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在2003—2016年(2011年除外)均當期收不抵支;將財政補貼考慮在收入端后,2017年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才開始存在少量當期結余;就算再將中央調劑金撥繳差額考慮在內,2018年基金當期結余規模仍不大。遂具有重要性和脆弱性雙重屬性的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成為本文的研究重點。減免或延期繳納企業養老保險費,短期內可能會減少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④,加劇基金收支壓力,甚至會帶來基金穿底的風險。那么,新冠肺炎疫情會如何影響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狀況?具體影響程度如何?又該如何緩解這些影響?本文將運用保險精算方法測算該影響,并依據測算結果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為認識和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沖擊提供參考。
(二)文獻回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不久,鮮有學者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社會保障相關內容的影響。在僅有的研究中,學者主要聚焦于疫情對我國就業或脫貧攻堅的影響。王震(2020)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就業的影響,他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就業帶來的沖擊是短期的,但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沖擊更為嚴重[1]。沈國兵(2020)同樣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會加劇我國巨量的高校畢業生疊加農村城鎮化人口就業壓力[2]。唐丕躍(2020)研究了疫情對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影響,得到結論:疫情對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增收、扶貧產品銷售、扶貧項目建設等方面造成了影響,但這些影響都是暫時的、可控的[3]。魏后凱和蘆千文(2020)則表示,疫情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4]。雖然這些文獻能夠為本文的參數設置提供一定參考,但是它們并未關注疫情對我國或者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影響,且部分學者的研究僅局限于經驗判斷層面,缺乏理論基礎和實證分析。
鑒于非典與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試圖從2003年非典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影響的相關文獻中獲得啟發,然而同樣未檢索到相關文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根據人社部發〔2020〕11號文件,湖北省可免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5個月,這相當于降低了養老保險費率。已有文獻關于降費率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影響的研究較為豐富。如陳曦(2017)通過定量分析得出結論:降低養老保險繳費率可以提高覆蓋率、遵繳率和工資增長率,進而提高短期基金收入[5]。王國洪等(2020)運用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得到相似結論:降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名義費率不僅不會導致基金收不抵支,反而會提升基金的收支平衡能力[6]。然而,郭瑜等(2019)卻得到相反的結論:社保“雙降”政策(包含繳費率降低和繳費基數口徑調整政策)會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征繳收入產生明顯的“擠出效應”[7]。曾益等(2019)同樣指出,如果沒有其他政策干預,降費政策將使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在2024年耗盡[8]。雖然已有文獻關于降費率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影響的研究結論不盡相同,但其在模型建構、參數設置等方面對本文具有重要啟發意義。不過,與上述研究不同,本文研究階段性降費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平衡的短期影響,在模型建構和參數設置上會有所不同。
與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貢獻體現在:首次運用保險精算方法和人口預測技術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短期影響,試圖開拓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研究新視角。
二、疫情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影響路徑的理論分析
(一)疫情對基金征繳收入的影響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影響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第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為了紓解企業壓力和促進就業,人社部發〔2020〕11號文件出臺,其中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的階段性免征政策意味著養老保險繳費率由24%降低為8%(最長降費期限為5個月)。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平均繳費基數暫時性降低。原因如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我國企業負擔加重。受此影響,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可能降低,由此平均繳費基數降低。第三,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人數暫時性減少。傳導機制如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失業率增加,新增就業人員數量減少,企業就業人員減少,繳費人數隨之減少。除此之外,受人社部發〔2020〕11號文件中緩繳政策(最長緩繳期限為6個月)的影響,基金征繳收入延期到賬,進而暫時性影響基金收支平衡。但這一影響僅限于2020年部分月份,對2020年總體基金征繳收入影響不大。綜上,短期內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可能會因疫情帶來的費率降低、費基降低和繳費人數減少而減少。
(二)疫情對基金支出的影響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影響有限。對此,財政部副部長表示,雖然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會因階段性減費政策有所減少,但影響總體可控,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有保障[9]。所以,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不會對養老金待遇水平產生影響。可能的影響路徑為:從一個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致使2020年湖北省企業參保離退休人員死亡人數增加,導致2020年喪葬補助金、撫恤金⑤和個人賬戶余額退還支出增加,進而2020年基金支出增加⑥;從另一個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湖北省企業參保離退休人員數量在一段時間內較正常情況下減少,進而基金支出在一段時間內減少。進一步說,2020年基金支出有增有減,但由于基金支出增加量相對更大⑦,所以2020年基金支出少量增加;2021年及以后的一段時間基金支出減少,如圖1。
三、模型構建
(一)模型假設
關于不發生疫情下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模型,本文做出以下假設:第一,為實現研究目標且保證模型測算精度,本文的目標測算區間為2020—2025年;第二,基于研究目的,精算模型僅模擬基金自平衡情況,不將財政補貼、中央調劑金撥繳差額和其他收入(利息收入、滯納金收入等)考慮在內;第三,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由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共同構成,二者打通使用,沒有分賬管理⑧;第四,本文所稱的企業參保職工含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統稱為個體靈活就業人員),但假設其統一按照企業參保職工及其單位的繳費標準繳納養老保險費,同樣,本文所稱的企業參保離退休人員包含已經退休的個體靈活就業人員。
關于發生疫情下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模型,除滿足上述假設外,還需滿足以下前提:第一,為簡化模型,僅考慮人社部發〔2020〕11號文件中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的免征政策,且所有單位免征期限統一采用最長期限(5個月);第二,僅2020年城鎮調查失業率較一般水平發生變化,2021—2025年恢復正常⑨;第三,僅考慮喪葬補助金、撫恤金支出增加量,不考慮個人賬戶余額退還支出增加量;第四,鑒于湖北省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假設因疫情死亡的參保離退休人員數量維持2020年6月19日水平;第五,假設因疫情死亡的參保離退休人員在不發生疫情情況下均能存活至測算期末;第六,假設因疫情死亡的參保離退休人員均在2020年1月1日死亡。
(二)精算模型
四、參數設定
(一)企業參保職工和離退休人員數量預測
根據研究目的和可得數據特征,本文可采用的企業參保職工和離退休人員數量預測模型需要滿足以下要求:僅需一組歷史數據序列;所需數據量較少;短期預測效果良好。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被廣泛運用于預測人口增速放緩階段(囿于環境和資源)的人口變化情況12,所需數據量不多,短期預測效果更佳。GM(1,1)模型適用范圍廣,所需的建模信息少,運算簡便,且具有短期預測精度高的特點。所以,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和GM(1,1)模型被納入本文的使用范圍。運用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和GM(1,1)模型分別對企業參保職工數量和企業參保離退休人員數量進行比較預測后,發現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的預測結果精度更高,故本文采用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
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可表示如下:
預測結果如表2所示。經過預測精度檢驗后發現,除初始幾年外,模型相對誤差均控制在3%以內;后驗差比值約為0.0776,預測精度等級為“好”;與GM(1,1)模型(后驗差比值約為0.0813)相比,預測精度更高。
同理,本文運用《2019年湖北統計年鑒》中1998—2018年企業離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數據對正常情況下2019—2025年企業參保離退休人數進行預測(無論疫情發生與否,這一預測數據均適用)。
企業參保離退休人數的預測函數為:
預測結果如表2所示。經過預測精度檢驗后發現,模型相對誤差均控制在10%以內;后驗差比值約為0.1119,預測精度等級為“好”;與GM(1,1)模型(后驗差比值約為0.2159)相比,預測精度更高。
(二)繳費率
根據《湖北省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自2019年5月1日起,湖北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按16%執行;個人繳費比例仍舊按照8%執行。所以,不發生疫情或者發生疫情卻不在人社部發〔2020〕11號文件規定的免征期限(2020年2月—2020年6月)內的繳費率? ? ?為24%。根據人社部發〔2020〕11號文件中對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部分階段性免征政策,發生疫情且在免征期限內的繳費率? ? ?為8%。
(三)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和工資增長率
2019年湖北省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數據計算公式均為:2018年湖北省全部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2019年湖北省工資增長率)13。假設湖北省工資增長率與湖北省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同步,則2019年湖北省工資增長率為7.5%14。于是得到2019年湖北省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為65103元。
根據2020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7.5%左右。據此,設定不發生疫情情況下2020年湖北省預期工資增長率為7.5%。假設2021—2025年經濟增長速度與2020年相同,則不發生疫情情況下2021—2025年湖北省工資增長率均為7.5%。由于湖北省為疫情重災區,疫情防控需要下經濟發展將遭受更大的沖擊,所以假設疫情發生后,2020年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對2020年中國GDP增長率不超過4%的預判,設定發生疫情情況下2020年湖北省預期工資增長率為3%。受全球疫情的影響,考慮到國內疫情“二次暴發”的可能性,經濟恢復預期不容樂觀。假設發生疫情后2021年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在3%的水平上增加0.8%,2022年再增加0.8%,2023年再增加0.4%,2024年再增加0.4%,2025年再增加0.2%(經濟逐漸恢復),則2021—2025年湖北省預期工資增長率分別為:3.8%、4.6%、5.0%、5.4%、5.6%。
(四)城鎮調查失業率的變化量
由于歷年湖北省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嚴重缺失,所以參考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自2018年4月18日(國家首次正式公布城鎮調查失業率的日期)至2019年年末,月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在5%左右15。根據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為6%左右(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基于能夠實現預期目標的判斷,本文設定疫情發生后2020年各月城鎮調查失業率較一般水平的增加值為1%。
(五)企業離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及其調整比例
2019年湖北省企業離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計算公式為:2018年湖北省企業離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16×(1+2019年湖北省養老金調整比例)。根據《2017年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關于2019年調整全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鄂人社發〔2019〕24號)17,2019年湖北省企業離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為36326.95元。為保證湖北省養老金待遇水平基本穩定,無論疫情發生還是不發生,本文設定2020—2025年湖北省基本養老金調整比例均為5%。
(六)因疫情死亡的企業參保離退休人數
全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80%以上為60歲以上老年人[10]。據此推測湖北省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60歲以上年齡組占比為80%。據百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截至2020年6月1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4512人。那么,湖北省60歲以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約為3610人。本文假設在湖北省60歲以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企業參保離退休人員占比40%18,則因疫情死亡的企業參保離退休人數為1444人。
(七)2019年底基金累計結余額
2019年5月6日,湖北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在湖北省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湖北省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900多億元。2020年3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在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底湖北養老保險基金仍有1000億元以上累計結余[11]。綜合以上信息且為了便于計算,本文設定2019年底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1000億元。
五、測算結果與分析
(一)疫情對基金征繳收入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主要使2020年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大幅縮減。如表4所示,如果不發生疫情,基金征繳收入為1646.23億元;發生疫情后,基金征繳收入僅為1114.77億元。發生疫情較不發生疫情少征繳531.46億元,相當于不發生疫情下基金征繳收入的近1/3,基金征繳收入縮減幅度較大。相較于其他年份,2020年基金征繳收入縮減幅度最大,說明疫情首要影響2020年基金征繳收入。
疫情對基金征繳收入的影響將至少持續至2025年。由表4可知,發生疫情后,2020—2025年基金征繳收入均達不到不發生疫情下的水平,且差額絕對值均在100億元以上。可見,這一影響將至少持續至測算期末。
在2020年疫情對基金征繳收入產生重大沖擊后,2021年這一影響驟減,但2021年后這一影響又呈現擴大趨勢。由表4發現,在2020年發生疫情與不發生疫情下基金征繳收入出現較大差額絕對值后,2021年這一差額絕對值大幅縮小至136.48億元,2021年后這一差額絕對值雖不及2020年水平,但是較2021年有所增加,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二)疫情對基金支出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影響較小。據表5可知,不發生疫情與發生疫情下的基金支出差額絕對值均不超過1億元。疫情致使2020年基金支出增加0.47億元,使2021年及以后基金支出減少,且減少量逐年增加。
(三)疫情對基金當期結余的影響
就算不發生疫情,在不考慮財政補貼和中央調劑金撥繳差額的前提下,2020—2025年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均當期收不抵支,且收支缺口逐年擴大。如表6所示,如果不發生疫情,2020—2025年基金當期缺口均在400億元以上,且隨著時間推移,當期缺口逐年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