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菲菲
摘 要:在當今這個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大數據技術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帶來便利的同時它也為各個行業發展帶來了挑戰。當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面對新的挑戰各大高校應當積極應對;面對新的機遇各大高校更應當緊抓機遇,創新教育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社會人才需求,針對性培養人才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本文針對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發展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型人才的關鍵,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面臨著重大的變革和挑戰。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困難。高校應當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大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想教育,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
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與學生思想之間的差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當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進行開展,然而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緊跟學生的思想變化趨勢,沒有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教育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創新。因此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
在大數據時代下對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教師教學與學生思想之間存在兩方面的差異。一方面,高校教學內容并不能夠緊跟學生的思想變化。高校教學使用的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編撰的,而且是固定不變的教材。但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對一些思想政治內容早已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甚至有些學生利用網絡對某些思想政治已經有了深入的學習。因此高校教材上的內容與學生利用網絡學習到的知識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高校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大多數的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育活動。雖然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教學方法在本質上仍舊沒有發生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夠適應大數據時代下學生思想的發展,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教師教學與學生信息素養之間的差異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注重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能力。教師教學過程不考慮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很大程度地影響了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下對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教師教學與學生信息素養之間存在三方面的差異。一方面,傳統的高校思想教育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主體,通過教師的走訪或者是通過課堂評價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系統地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學生們由于自身的原因在課堂上進行的評價會存在一定的虛假性,造成了對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不真實的問題。另一方面,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仍舊是采用大課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讓老師為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統一講解往往會造成部分學生難以理解的現象,這是由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理解能力不同,而課下又無法進行再次學習而導致的。雖然現在許多高校都推出了視頻學習,比如學校通過慕課等進行思政教育的開展,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不能夠對學生進行及時地指導,無法從實質上解決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最后一方面,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并沒有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深入地分析,往往采用片面的了解分析,通常以理工科思想政治理解能力低于文科生來做為教學教育開展的依據,并沒有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精確綜合的分析。
(三)思政教育理念的發展與時代發展的差異
大數據時代下,教育應當朝著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方向發展,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并不能夠與時代發展同步。當前大部分高校仍然是采用教師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并不能夠很好的考慮到學生,比如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選擇無法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大數據時代下對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思政教育理念的發展與時代發展之間存在兩方面的差異。一方面,在高校思政教育課堂上學生很少與老師進行積極互動,傳統的教育模式是由教師來主導,教師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只是偶爾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們的參與興致也非常低。另一方面,教學內容的設計沒有尊重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學習方面缺乏主動學習的思想,將課堂學習看作是獲得學分的途徑。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創新的方法
(一)探究學生思想動態,創新教學方法
處于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積極探究學生思想動態,根據學生思想的變化發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首先,高校的教學內容需要與學生的思想發展相適應,比如高校的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高校思想政治教材要添加新的思想和新的時事政策。豐富的教材內容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和思想,對學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高校可以利用現代教育理念和手段來解決思政教材滯后的問題,利用網絡及時為學生提供新的思政學習素材,與時俱進的思政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必須進行一定的創新轉變,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豐富,通過新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積極互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真正地做到學生自己愛學習想學習。
(二)探究學生個性興趣,創新教學模式
大數據時代下,創新教學模式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和興趣需要等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分析學生的個性并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況,針對性地開創新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開創新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我們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興趣以及個性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充分了解學生是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的基礎。除了傳統的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之外,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思想情況進行整合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得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興趣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調查。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等公共平臺收集學生的信息,并且對學生的思想等方面展開全面的分析調查。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開創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可以開展翻轉課堂讓學生參與其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課堂上的思想教育之外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前以及課后的思想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擴展學生學習的渠道。
(三)探究教師新思想,創新教學信息化發展
處于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朝著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發展,積極轉化教師的思想意識,提高教師信息化能力,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質量。
探究教師新思想并且轉化教師教學思想進行信息化教學創新,首先應該打破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讓教師樹立新的思想,實現課堂上以學生為主的目標。在課堂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激勵學生參與互動,活躍課堂,形成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模式,師生之間相互配合,積極互動才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其次,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也應當進一步提升,比如教師要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線上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為學生提供網絡視頻學習等。利用網絡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技術開創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小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積極地發掘利用大數據時代帶來的便利,轉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的發展。高校在進行信息化教學的同時,也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了解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部分,真正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冬梅.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J].林區教學,2019,(10):16-18
[2]錢沖. 變革與創新: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78-82.
[3]鄧德福. 淺析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J].亞太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