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明
摘 要:小學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的管理工作當中,情感這一手段的有效運用是非常關鍵的。這樣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有助于管理目標的實現,并可以讓學生的學校生活充滿情感,對于學生情操和道德的培養也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在日常工作當中一定要不斷地加強情感的滲透,真正的向學生傳遞出更多的友愛和真誠,讓學生的凝聚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班主任管理;開展
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當中,情感的滲透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真誠情感的投入,才能夠讓學生受到感染和觸動,真正的在師生之間構建亦師亦友的關系,讓管理變得更加有意義和內涵。所以,教師在開展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要在此方面加強認知,加大情感的滲透,更好地推動學生的發展和成長。
一、重視情感需求,優化工作開展
針對于小學生群體,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當中往往存在著自制力不強、意志不夠堅定的特點,外界環境對其的心情和情緒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并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心理需求。如部分學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逆反心理比較強、自主意識缺乏、在面對事物時缺失自制能力[1]。對于這些特點,只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相處當中留心觀察就一定會獲取到相應的信息。所以,在日常的情感滲透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感需求予以滿足,這樣可以讓師生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例如,在面對學生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秉持著尊重的心理和態度。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下來對問題進行思考,而不是對學生一味的批評和指責。應該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的過程當中扮演好朋友、教師、引路人的角色,真正的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和問題,成為學生的朋友,讓亦師亦友的關系得到真正的構建。
二、構建情感氛圍,優化工作開展
在整個班級當中,情感氛圍的有效構建是非常重要,將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起到推動的作用。班級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主要生活圈,在班級當中,學生之間應該構建良好的默契,不斷地加強交流和溝通,深化友誼,使班級凝聚力和氛圍得到真正的構建。所以,教師在日常管理當中,應該不斷地加強情感氛圍的引導,真正的達到良好的情感效果。例如,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相處中互幫互助,不斷地讓學生在和他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樹立起責任心,讓情感氛圍得到構建。應該抓住時機進行團建,如辯論賽、拔河比賽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更好的合作交流,成為學生情感的紐帶,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集體所發揮的力量,真正的獲取到進步與發展。
三、基于語文課程,優化工作開展
語文學科本身具有著較強的人文性和情感性[2]。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課程的過程當中應該利用好這樣的契機,不斷的在語文課程當中實現情感的滲透。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得到積極的構建,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更好地接受教育。例如,在日常的班級管理當中,可能會出現某些學生破壞班級環境的情況。如在地上隨意地扔垃圾和紙張,認為打掃環境是值日生的職責。在這時,在講解《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趁機來進行意義的延伸,讓學生懂得保護環境應該從自身做起,班級就是學生的一個小家,應該讓學生愛護好環境,保護好班級環境衛生應該是大家共同的責任。這樣就會更好地展現出課程的教化作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做到以情動情,優化工作開展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應該展現出自己的真情來對學生進行激勵、陶冶和感化[3]。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在身心承受能力方面是比較弱的,教師應該少用一些批評和指責的手段。而是應該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持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溫暖和關懷。例如,在班級當中,對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教師不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大力的指責,而是可以對一些做得好的學生來進行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反思。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保護好學生的尊嚴,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讓良好的管理效果得到真正的實現。在日常的管理當中,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自尊心較強的特點,少一點批評和指責,多一些鼓勵和關心。借助這樣的方式使得管理工作在實際的開展中展現出更多的人性化,使得工作在開展中得到完善和優化。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當中,情感的滲透和融入則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更好地增強管理的感染性和情感性,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班主任的關愛和溫暖。因此,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重視情感需求、構建情感氛圍、基于語文課程、做到以情共情。讓管理工作在開展的過程當中得到不斷的優化,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魏嬌娜.簡析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外企業家,2020(13):149.
[2]郭必儒.智慧校園環境下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0(14):167-168.
[3]相潔.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發展創新的思考與實踐[J].學周刊,2020(1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