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川
摘 要: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內容復雜且不易理解。在小學時期,雖然數學課本的內容屬于基礎,但仍然給小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影響了學習的效率。筆者認為,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案例,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以此增強學生的理解。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具體的案例十分適合學生的學習理解,符合其學習需求。對教師來說,如何有效利用教學案例,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數學;案例;效果
二年級上冊《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與《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有相似之處,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就圍繞著如何區分這兩種類型題展開了。通過做題發現有的孩子們會做不會分析。練習時就著重讓孩子們畫線段圖分析,先找出標準量并畫出來,再畫比較量并分析兩個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寫出算式。但個別孩子總是把自己禁錮在自己原有的理解上,只好把他們請到大屏前請大家一起分析找原因,每找一次原因,孩子們就再學一次畫圖分析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課前我們對學生做了前測,請看。(PPT)列式計算的目的是考察學生對一個數加(減)另一個數問題的掌握程度;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你的想法,目的是了解學生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包括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本次參與前測一共有40人,首先看列式計算部分,正確29人,占72.5%,錯誤11人,占27.5%。選擇用加法解決的有31人,減法8人,空白1人。說明大部分學生能夠清楚的理解題意,并能準確的選用加減法來解決問題。再來看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PPT),選擇用畫花的有4人,全部正確;選擇用圓圈的有18人,其中正確15人,錯誤3人;選擇用豎條的有11人,正確5人,錯誤6人;另外還有選擇其他素材的,計數器1人,正確;文字表述的有2人,列式計算2人;空白的2人。請看學生選擇的各種素材以及正確率。(PPT)從這個表格可以看出:1、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用簡單圖形來表示數;2、選擇花和圓的正確率遠高于豎條;3、選擇其他素材的正確率最低。(PPT)我們再來看這幾種素材,前兩類其實屬于同類,正確率較高,錯誤的一共3人,我們來看看這幾幅作品(PPT)都表達了減法的意思,理解錯誤。說明這幾個學生有一定的表達能力,錯誤集中在題意理解錯誤。選擇豎條的正確較低,錯誤有6人,請看(PPT)說明用豎條來表示,數錯的概率高于圓。最后再看看其他素材(PPT),說明采用其他素材的普遍存在表達能力弱的問題。
從以上看,可以看出:1、從純計算的角度,大部分學生能夠清楚的理解題意,并能準確選用加減法來解決問;2、學生思維定式,選擇的素材集中于題意表象(花),課堂常用素材(圓),計數棒(豎條)。3、對題意理解錯誤占到一定比例;4、用豎條來表達,這部分學生的數學思維停留在依賴技數棒的層面,此類學生數錯的概率高于圓。5、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數字溝通圖形的能力,極少部分表達能力不足。我們把學生的思維分類統計了一下,請看(PPT)1、算式正確,想法表示正確的學生有21人,占52.5%;2、算式正確,想法表示錯誤的學生8人。占20%;3、算式錯誤,想法表示正確的學生2人,占5%;4、算式錯誤,想法表示錯誤的學生8人,占20%;最后還有1人完全空白,不做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類學生(PPT),會用大括號和問好等符號呈現問題的學生有2人;會區分小明和小華數學信息的學生人數1人,不會區分數學信息的有20人。說明只有極個別學生會清楚的表示數學信息,會借助符號呈現問題的意識,絕大部分學生沒有這個意識。這是不會區分數學信息的(PPT)主要是這4中情況,分別有5人、10人、3人、2人。這四類本質上都是加法算式的畫圖再現。學生的思維仍然停留在加法算式,沒有圖像分析意識。
再來看第二類(PPT)這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大部分表達能力不足,個別是粗心導致錯誤。第三類(PPT)請看這兩個學生的作品,第一幅,從痕跡上看,數清楚了個數,忘了改答案;第二幅很奇怪,猜想應該是算式與圖形沒有建立起正確的聯系。第四類學生的情況請看(PPT),分別有4人、1人、1人、1人、1人,此類學生表現為有一定的數字溝通圖形的能力,但是大部分沒有正確理解題意。
從這四類學生可以看出,1、在分析問題上,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區分數學信息的意識;2、通過畫圖分析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選擇的是加法算式的再現,學生表達的思維仍然停留在加法算式,沒有圖像分析意識。3、存在小部分學生表達能力不足,不能用其他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極個別學生無法建立數字與圖形之間的聯系。4、存在小部分學生不能準確的理解題意。
基于以上學情的考慮,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適當的轉移,請看(PPT),通過學生自主畫圖,反饋匯報,討論,擇優選擇等教學活動,來規范作圖。通過不同素材圖形之間的比較,來實現素材的合理選擇。甚至可以出現其他素材,三角形之類。三、體驗一一對應,也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看出優劣。(PPT)四、體會畫直條圖的必要性,并通過畫直條圖分析問題。直條圖的必要性在于當學生遇到較大數據,無法通過畫個數來體現數學信息。(PPT)方案一,類比呈現;方案二,問題呈現。類比呈現優勢在于節省時間,但是必要性體會不深。問題呈現優勢在于深刻體會必要性,但是比較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