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媛
摘 要:在“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提出了建設智慧龍江,建設“互聯網+政務”平臺的規劃。運用新“互聯網+”技術,優化黑龍江“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將對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發揮重要作用。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的關鍵在于優化平臺體系。本文基于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的現狀,分析了當前平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黑龍江省政務服務進一步發展,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政府改革提供相關理論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政務;便民利民;資源共享
近年來,信息化迅猛發展,到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8.4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到5.09億,占網民整體的59.6%??梢?,“互聯網+政務”已成為大勢所趨。黑龍江省政府根據國務院頒布的《2019年政務公開要點》要求并結合黑龍江省的自身情況,建設網絡黑龍江的具體要求,根據《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指導意見》,確立工作目標,加強公開平臺建設。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推進政府網站優質規范發展,穩步提升“互聯網+政務”的政務平臺。然而,從目前實際情況看,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還存在建設水平、數據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程度等問題。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達到國家“一次申請、一次窗口受理、一網通辦”的要求,亟須加快優化黑龍江“互聯網+政府”平臺建設。
一、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現狀
1.建成“三級”一體化網上政務平臺
當前,黑龍江省以建成省、市、縣三級一體化政務平臺,統一技術架構、信息標準、平臺頁面設計、考核標準和管理規范,省級政務平臺與省級政務門戶網站前端整合,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政務服務。同時,對企事業單位的投資項目進行網上審批,并進行實時監督管理,使公共服務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更加合理。政務服務平臺以組織權限不同為依據,用服務清單的方式劃分政務服務中權、責匯編政務服務事項書,完善政務平臺運營服務流程,提高政務服務規范化、網格化水平。政務服務從傳統的靜態無序分布型模式轉換成具有統一規范且邏輯集中型模式,完成了政務服務由傳統的分散形態管理模式向網格化集中申報管理模式的轉變。
2.便民服務逐步完善
黑龍江省以全省政務服務數據平臺信息為基礎,不斷開闊“互聯網+政務”平臺的服務維度,從而進一步擴大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政務服務的覆蓋維度。在2020年6月8日,黑龍江省的“最多跑一次”公證項目范圍從過去的55項擴大到80項。此外,黑龍江省自主開發的“互聯網+政府”公安系統平臺不僅獲得了中國“互聯網+政府”50強平臺的榮譽,而且是全國省級公安系統中唯一獲得此獎項的單位。該政務平臺還新增了補辦身份證業務,為公民解決了排隊長的問題,而且通過推行“一地注冊、各地認證、全網通辦”初步實現公民辦事的轉變,提高公眾的體驗感與滿意度。同時還推出了實名認證、網上支付、住房登記、物流查詢等諸多便民功能。自2020年2月5日至5月15日,全省117個綜合性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政務服務事項3517696件,省級網辦率93.56%,涉及企業群眾依申請六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
3.多元化服務體系逐步形成
黑龍江省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多元化服務體系后,著重開發了移動微信政務客戶端、移動政務微博客戶端,重視同第三方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從而解決原有政務服務渠道簡單化、單一化等問題。2019年,黑龍江省百度移動端政務服務搜索量為2.24億次,政務機構微博2440個,政務頭條號2210個。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龍江政務“一網通辦”通用門戶網站,打造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入口和出口,全力實現資源優化整合,數據互認共享,辦理規范,便民高效服務,促成少跑腿,多數據跑路,用數字政府推動數字政府和公眾滿意政府建設。黑龍江省政務服務平臺加強統籌規劃對各級政務部門實現信息資源數據整合與有序共享。
二、黑龍江省優化“互聯網+政務”平臺存在的問題
1.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水平相對落后
從整體來看,無論是與全國其他省份橫向比較,還是與全國19個一線城市縱向比較,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府”平臺水平都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首先,根據國家公布的“互聯網+政府”平臺的監測結果,黑龍江省“政府綜合服務平臺”的覆蓋層級水平為2,進入省級以上部門數量為42家,但全國有23個省市的“政務一體化服務平臺”覆蓋層級在3級以上,進入省級以上部門的數量高達50個,特別是廣東、浙江、四川、貴州、寧夏回族自治區這五個省份,其“政務一體化服務平臺”的覆蓋層級高達5級之最。在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運用上,隨提供多種平臺入口,但不同平臺入口的政務服務覆蓋層級不同,導致公民仍無法在網上辦理事物。最后,從政府目標管理與考核方面來看,黑龍江省級“互聯網+政務”平臺在某些方面還落后于市級政府的平臺。
2.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缺乏大數據支撐
建成一流的“互聯網+政務”平臺是政務追求的目標,而要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傳統政務服務模式領域,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各部門間的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現象,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大數據技術則作為一種支撐技術融入其中,在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科學決策、節約辦事時間、公民認可度與滿意度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黑龍江省在政務平臺的建設發展過程中,還缺乏滿足時代需求的體系框架和強有力的數據庫支撐,因此導致在平臺運營過程中,會出現信息共享速度緩慢,數據資源無法快速整合等諸多問題。基礎數據庫的使用還處于各部門單獨使用階段,并沒有實現部門資源整合與資源信息共享。省級直屬部門政務服務平臺與區級、市級、縣級政務服務平臺仍有大部分未遷入黑龍江省政務服務平臺系統,導致區級、市級、縣級公共服務事項無法及時與省級政務平臺共享,無法實現無縫對接。
3.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線上線下融合不夠
黑龍江省在政務平臺的運營使用中,缺乏符合“互聯網+”思維的發展理念,缺乏政務平臺配套支撐的使用機制,導致線上線下各級政府政務平臺系統各成一派,獨自發展的現象。各區、市、縣由于政務平臺與傳統政務大廳信息無法共享的原因,造成了服務不到位、標準不統一、辦公更煩瑣等問題現象。因此,“用一張網,辦所有事”成為公眾的心愿,在這一方面,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覆蓋范圍的維度還遠遠不夠,全省各市、區、縣各級政府還要進一步完善平臺建設。
三、優化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的建議
1.政務服務平臺流程升級再造
一是升級再造省級政務服務平臺。在信息調研基礎上,抓好省級統籌、有機結合現有資源,對省級政務服務平臺進行升級再造,強化政府服務職能,擴大政府服務范圍,順利實現省級政府門戶網站與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對接。二是加快政府事務平臺對接使用和集成標準。堅持集約化建設原則,規范整合省級政務平臺體系,避免重復分散建設。實現“一鍵登錄,全網運行”,滿足跨地區跨網絡電子認證的一般需求。三是實現基層服務網點與政府平臺信息資源的無縫對接。實現鄉鎮(街道)、村(社區)的便利服務點也可以直接服務基層群眾,做到“互聯網+政府”平臺在基層的全覆蓋。同時,建立和完善電子政務平臺的監管制度,規范省級政務平臺之間的連接和電子監管系統,實現對全省各市、區、縣各級政府部門政務事項的動態監督,真讓權力有序運行、高效辦理、有跡可循,真正做到公民監督。
2.堅持資源共享,推進政務平臺數據中心建設
建設政務數據中心,是加快推進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基礎。一是要不斷完善、不斷更新已有資源共享政務信息管理的規章制度,從制度上使“互聯網+政務”平臺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更好地做到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其次,要依靠各類已建立的數據中心,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改變各自在數據平臺建設上反復投入的資源浪費,打破一個個信息孤島,以提高數字政府的服務水平和政府效率應用新機制和新模式,使“網絡政府事務”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美。三是制定并落實監督考核機制。及時與我省辦公室綜合考核領導班子溝通,落實相關省政府各級政府部門關于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考核意見,加快推進我省各級政府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工作。
3.堅持線上線下政務平臺深度融合
一是貫徹落實線上線下的政務平臺一體化發展,改善服務模式,力求做到“一次告知,綜合辦理,審批分類,統一出件”,使實體政務大廳的服務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其次,提高公眾滿意度,和提高電子政務服務的水平,基于省級政府政務平臺,進行電子政務流程再造,以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逐漸形成一個實體政務大廳與線上政務一網通政務模型。最后,加強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融合“政務服務+兩微一端(微信、微博、政務客戶端)”新模式,加大政務服務的覆蓋面,提高傳播效率,突破部門和地區的信息壁壘,整合資源。最后,通過數據分析,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決策分析能力,促進政務更好地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中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9-08-30.
2.東北網―黑龍江日報.2月份以來,省級政務服務網辦率93.56%.2020-06-07.
3.郭偉偉,黃滿盈,周巖軍,等.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研究現狀及趨勢分析.辦公自動化,2019,24(12).
4.仇爽悅.黑龍江省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問題探討.經濟研究導刊,2019(11).
5.人民網.推動軍民深度融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用新機制建好數字平臺提升政務效能.2018-11-03.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