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斌
【摘? 要】本文從修辭學的視角探討英文演講與西方修辭學的關系、西方古典修辭學理論及對大學英語演講教學的影響,探討大學英語演講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英語演講教學;修辭學
引言
大學英語演講課程作為一門大學英語通識類課程,自引入我國英語教學體系以來,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關注與重視。該課程旨在幫助學生熟悉并掌握公眾演說從選題,撰稿,修辭,到演說全過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增進學生對公眾演說作為一種必要的人際溝通形式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將所學技巧靈活運用于實際的公眾場合,如課堂或演講比賽,學術報告,社團組織,商業洽談,產品營銷及文化導游等外事活動中。
1.英文演講與西方修辭學的關系
修辭學是關于修辭的學問,主要是研究語言使用規律與規范的一門學科。在中文語境下,修辭學有多種定義:《辭海》將其定義為“語言學的一門學科。它研究如何依據題旨情境,運用各種語文材料、各種表現手法,來恰當地表達思想和感情。”《現代漢語詞典》將修辭學解釋為“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總體來講,中文的修辭學主要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語言進行表達,使表達變得更為準確、生動。
2.西方古典修辭學的基本理論
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學者創立的古典修辭學體系將演講分為三種類型和五個步驟。三大類型分別是議政演講、法律演講和宣德演講,這些不同分類的演講有些證明某些行為是可行的,有些則證明某些行為是不合法的,勸說聽眾做出正確的判斷并支持或反對某些政策或決定,還有些演講贊揚某些行為,并號召聽眾學習并發揚。這些分類的方式也深刻影響著現代英語演講教學活動,勸說性演講、說明性演講和特殊場合演講這種分類方法深受古希臘古典修辭學對演講分類的影響。
除了對演講進行分類,古希臘時期的古典修辭學還將演講的準備與實施分為五個基本步驟(修辭五藝),即覓材取材、布局謀篇、文體風格、記憶和呈現。在現代的英語演講教學活動中,特別是演講訓練中仍然基本沿用了這些步驟方法。
3.西方古典修辭學主要理論對英語演講教學的影響
上文涉及的西方古典修辭學對演講的分類和演說步驟為英語演講教學提供了方法基礎,很多關于英語演講教學的教材都無一例外的采納了這些理論,并結合具體實例加以說明,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演講稿的撰寫、演講的呈現等活動。
(1)演講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尋找合適的素材支撐自己的觀點(supporting your ideas)。在《修辭學》一書中,亞里士多德將修辭者(即演講者)使用的材料歸結為兩類,一類是非藝術性的手段,如證人證言、法律條文等。英文演講教學中的支撐材料這一部分也明確列有數據(statistics)、證言(testimony)這兩項,其中提到單數據和多重數據在演講材料中的重要作用。在許多商業演講(如產品發布會)、政策性演講(如政府發布會)等場合下,數據作為支撐演講者主要觀點或使聽眾信任的重要工具,這些也涉及到數據不僅要羅列,更重要的是要在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演講主題進行合理地、有針對性地解釋與介紹,從而使演講的內容更有說服力。證言也是演講者常采用的支撐材料方式,演講者借助某些領域專業人士的論證來豐富自己的觀點,從而使聽眾接受、理解和信服所表達的論點。
亞里士多德在該書中還介紹了另一類藝術性手段的材料,即采用理性訴諸(logos)、情感訴諸(pathos)、人品訴諸(ethos)等三種訴求。理性訴諸通過演繹或歸納推理的方式喚起聽眾的理智,通過三段論的基本論述方式,最大限度地、理性地說服聽眾接受自己的觀點。情感訴諸通過對聽眾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選取不同的方式,透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手段,達到使聽眾從情感方面認同演講者的觀點。演講者在材料的選取過程中,需要對大量搜集的資料進行篩選,在比較整理支撐材料的過程中,對聽眾的情感沖擊力是重要的參考標準之一。人品訴諸建立在修辭者的個性特質上,其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工作經歷、職業身份等個性化的素質會對修辭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演講活動中,演講者本身的特性也同樣影響演講效果,如某些專業人士發表相關領域的演講就會取得較好效果,形象正面、有魅力、態度誠懇的演講者更能打動人心,這些個人形象的差異會為演講帶來不同的結果。
(2)修辭五藝的第二藝就是謀篇布局,謀篇布局(即organization)通常是在選擇合適的素材后,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形成統一、協調的語篇,實現論述目的。謀篇布局在英語演講中同樣重要,無論是說明性演講還是勸說型演講,演講的主體部分都要遵循一定的展開順序,以利于聽眾短時間內準確、詳細地接收到演講者的信息。常見的展開順序包括時間順序(chronological order)、空間順序(spatial order)、問題-解決順序(problem-solution)、觀點順序(topical order)等,這些展開方式將整個演講內容融合為一體,圍繞演講主題依次展開論述。演講內容的展開順序同時利用聯接手段將主要材料進行合理區隔,做到條理清晰。由于演講是即時、單項交流方式,聽眾反應時間有限,既要做到信息內容統一又要保證聽眾準確理解信息,謀篇布局是演講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謀篇布局在對演講主體部分進行合理安排的同時,也注重引言和結語的構思。西方古典修辭學理論強調引言(introduction)主要幫助語篇的受眾自然地接受語篇內容,提出應在引言部分告知語篇目的與主旨大意,以期受眾能夠進入到接收語篇信息的準備狀態,更好地傳遞信息。英語演講同樣重視開頭部分的引導作用,在很多演講教學活動中,引起聽眾注意力、激發聽眾興趣是演講者開篇演講的重要任務。在開篇語中,演講者往往通過建立信任,創造與聽眾的積極關系。
(3)確定主題、選材布局后,修辭學關注的第三藝就是語言的文體風格。語言所要表達的內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每個修辭者都有其獨特的語言風格。不同的讀者所青睞的作家有所差異,其差異點就是語言的風格。同樣的故事,不同的人講出來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不同類型、不同場合的演講吸引不同的聽眾。英文演講同樣如此,在演講教學活動中所選取的各種類型的演講,如就職演講、畢業演講、商務演講,這些演講的語言風格就有極大的差異。
4.小結
在英文演講教學活動中,語言的恰當使用是演講者表達主題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說,語言就是演講者表達思想、闡述理念的重要工具。一個好的演講者通常在使用語言的時候也會考慮語言的風格問題,注重語言使用的準確性、生動性和清晰度。具體而言,演講者在演講的過程中要重點考慮語言的適切性,就是要使語言適應演講的場合、演講的聽眾、演講的主題以及演講者自身的特點。例如,在演講中要盡力避免使用帶有歧視性語言、避免過度使用陳詞濫調等語言,使聽眾能夠更為直接、簡潔、流暢地接受信息。
參考文獻
[1]童穎.論大學英語演講教學中的修辭情境[J].語文學刊,2011(8)
[2]藍純.修辭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