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職業價值觀教育是職業認同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有利于促進公安院校學生職業認同和職業發展。本文從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和公安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實際出發進行分析,提出公安院校應遵循職業價值觀形成的規律,尊重個體差異促進職業價值觀內化,準確界定內容促進價值觀教育實施,結合工作實踐促進教育效果外化,從而提高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公安院校;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教育;職業認同培養
公安院校人才培養是補充警力的主要渠道。積極向上的職業價值觀為公安專業大學生職業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公安院校應遵循職業價值觀形成的規律,提高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效果。
一、尊重個體差異促進職業價值觀內化
傳統的職業價值觀教育趨于理想化,在職業價值目標上強調實現自我價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鼓勵學生對社會多作貢獻。當今社會的價值觀多元化特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脫離學生個體差異基礎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缺乏對學生個人職業價值追求的理解,漠視學生個性多樣性,不能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差別。單純的理論說教脫離了學生思想實際,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價值觀內化少不了情感認同作為基礎。忽視個體差異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沒有情感認同,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價值認同。
凌文輇(1999)經實證研究得出的職業價值觀三因素結構,被國內學者廣泛運用于后續相關研究中。王筱棠(2009)、呂倩倩(2010)、丁蕾(2012)、陳橙(2013)的研究都表明,大學生在職業價值觀的這三個維度上,最重視自我發展,其次是保健因素,最后是聲望地位。公安專業大學生畢業后大多會走上公安工作崗位。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動機,對照勝任公安工作需要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人格特征,分析自身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從事公安工作能實現哪些價值,對職業價值觀的內化都具有促進作用。尊重個體差異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架起了學生探索內在自我和外在職業的橋梁,促使學生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價值追求與社會要求、職業規劃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進行職業規劃。學生愿意了解自身的價值觀,愿意接受價值觀教育,價值觀教育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二、準確界定內容促進價值觀教育實施
當前我國職業價值觀教育的主題和內容缺乏較為系統、全面的認識與規劃,職業價值觀教育體系,沒有明確的宏觀框架。因職業價值觀反映了個體對職業生活中是非、好壞、善惡、對錯的基本判斷,社會公認的核心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念往往成為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首選內容,模糊了價值觀教育和德育的界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塑造學生積極的職業道德觀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道德判斷往往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取向。而價值觀并不等同于道德品質。職業價值觀教育,是幫助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和為什么干。職業價值判斷問題,應比職業道德判斷問題范圍更廣。
應幫助學生一方面進行自我探索,一方面進行職業探索,立足現實,端正心態,追求個人職業理想,實現個人價值。價值觀教育應貫穿于各門課程和所有學校生活。公安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應充分發掘顯性課程、隱形課程的教育作用,使對學生被動灌輸價值觀變成學生主動尋求價值。
三、結合工作實踐促進教育效果外化
受各方面條件限制,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實踐教學較少。傳統的職業價值觀教育試圖將預設的標準職業價值觀直接灌輸給學生,告訴他們應該怎樣。盡管這些價值觀對學生而言是正確的,缺乏體驗的理論灌輸違背了價值觀形成的規律,滿足不了學生職業情感體驗的需要,脫離了工作實踐體驗的實際,價值觀指導行為就缺乏可操作性。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切身利益,學生就難以理解這些價值觀與自身有什么關系,學生不想學也學不會,表面上認可這些價值觀,內心難以認同,更談不上外化。
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個體不斷地對自己的價值觀念進行調整。公安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更應當強調學生在公安工作實踐中調整自身的價值觀。職業價值觀對人們的職業行為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相反,公安工作實踐中的行為規范、情感體驗,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判斷。要利用好如大型活動安保、實習實訓等機會,強化學生的積極情感和價值體驗。把自己對公安工作的認知置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公安文化、職業道德規范等與職業價值觀養成有關的因素,不斷形成和完善職業價值觀。經實踐檢驗的價值觀才是能夠外化、指導學生行為的價值觀。
四、結論
公安專業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應遵循職業價值觀形成的規律,正視個體差異,促使學生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價值追求與社會要求、職業規劃結合起來,貫穿于各門課程、學校生活和工作實踐,促進職業價值觀的內化和外化,從而提高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翔云,職業價值觀教育內容構建[J].職教論壇,2014(05):85-88.
[2]辛志勇,金盛華,西方學校價值觀教育方法的發展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2(04):27-32.
作者簡介
余恬(1983-),安徽黃山市人,安徽公安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公安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