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盈 羅優波 葉建豐



摘要 香榧是榧樹中經過無性繁育的一個栽培品種,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多年來造林多采用嫁接苗,生產實踐中尚未有扦插苗,通過對不同季節,選擇不同枝段,開展多種濃度生根劑的輕基質扦插育苗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秋季是香榧扦插的最佳時期,帶頂芽與不帶頂芽的枝段均可用于扦插,生根劑的促生根效果以NAA最佳,其次為ABT6號,再次為IBA,最佳處理為NAA 300 mg/kg浸泡插穗基部20 ?min。此次試驗,通過秋季扦插,選用帶頂芽的枝段作為插穗,用300 mg/kg的NAA處理20 ?min,3個月后的生根率達73%,6個月的存活率達93%。該研究為香榧扦插苗在生產實踐中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 香榧; 扦插; 生根劑
中圖分類號 S723.1+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8-0123-02
Abstract Torreya grandis is an endemic economic tree species in China,which is a clonal cultivar. At present,grafted seedlings are mostly used in afforestation and no cutting seedlings have been used in production. Experiment on cuttage of T.grandis in light media with different portions of softwood cuttings and rooting agent wa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seas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time for cutting of T.grandis were autumn and winter. Both of cuttings with or without terminal bud could be used for cutting. NAA had the best rootingpromoting effect, followed by ABT6 and IBA. And the best effect was to soak the base of cuttings in 300 ?mg/kg NAA for 20 ?minutes. Through autumn cutting, with terminal bud cuttings treated with 300 ?mg/kg NAA for 20 ?minutes,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reached 73% after three months and the suvival rate of cuttings reached 93% after six months. The results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grandis cutting seedlings.
Key words 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Cutting;Rooting agent
香榧(Torreya grardis cv. merrillii)又常稱為中國榧,屬紅豆杉科榧屬,為常綠喬木,是榧樹Torreya grandis中經過無性繁殖的一個栽培品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干果[1],主產在浙江省的諸暨、嵊州、東陽、臨安等縣市,其果實為珍稀干果,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市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近5年的市場價格一直在160~240元/kg,是目前價格最高的干果之一,全省成年香榧產值達12萬~18萬元/hm2,栽培效益居所有干水果之首。隨著香榧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加,栽培規模不斷增大,但目前為止,香榧多為嫁接繁殖,常用“2+2”嫁接苗木[2]或者實生苗造林后期采用大砧嫁接的方法培育,苗木價格高,生產周期相對較長。而香榧扦插苗在生產上幾乎沒有栽培應用。近年來,也出現一些新的香榧培育方式,如香榧的組織培養[3-4]和香榧的扦插育苗。
關于香榧扦插的研究也有不少報道,陳樹茂[5]、李柏奇[6]、郭維華[7]和金侯定等[8]對香榧扦插作了一定研究,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一直沒有報道。該研究在前期試驗的基礎上,結合苗圃生產實際應用,從穗條選擇處理、扦插時期及不同生根劑處理等方面開展香榧輕基質扦插育苗試驗,以期為香榧扦插苗在后期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杭州市臨安區天目山林場一都苗圃塑料連棟大棚內,配備完備的遮陰及噴灌系統。苗圃地海拔約260 m,在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緣,屬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年平均為237 d,年均降水量1 613.9 mm。
1.2 材料
1.2.1 材料來源與處理。試驗用香榧穗條采于浙江臨安天目山鎮武山村種植大戶10年以上的旺產香榧林,選擇當年生或者一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的中上部半木質化或者木質化的枝條,在早晨或者傍晚采穗,穗條粗度0.3 cm 以上,將插穗剪成長度6~8 cm小段,帶頂芽和不帶頂芽分別扦插,去除插穗基部以上1/3的葉片,用刀片斜切1 cm 左右的斜切口(增加愈傷面可增加發根數量),制作完成的穗條用50%多菌靈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30 ?min,撈出瀝干后待插。
1.2.2 苗床準備。
選在天目山林場一都苗圃連棟育苗大棚內的育苗床,苗床寬1.1 m,苗床高40 cm,底部鋪20 cm的粗瓜子片,中部為10 ?cm的清水河沙,上部鋪10 ?cm的專業育苗輕基質(基質由杭州錦海農業專業生產提供),整平后澆透水,再用1 500倍高錳酸鉀溶液噴施消毒,消毒完成后用塑料薄膜密封24 h,揭膜后即可扦插。
1.3 方法
1.3.1 不同扦插時期對生根的影響。
扦插生根具有季節性[9]。
分別開展春、夏、秋、冬四季的扦插對照試驗,春季扦插在2018年3月18日,夏季扦插在2018年7月9日,秋季扦插在2018年9月16日 ,冬季扦插在2018年2月26日,春、冬季扦插采用一年生帶頂芽枝條,夏、秋季扦插采用當年生帶頂芽枝條。采用300 mg/kg α-萘乙酸(NAA)溶液作為生根劑浸泡20 min,每個處理50株,3個重復。扦插后澆透水,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消毒,搭建小拱棚,蓋薄膜密封,夏季扦插由于溫度偏高,拱棚外加蓋遮陰網。定期觀測基質水分狀況,適時揭膜補水。
1.3.2 不同生根劑對生根的影響。
選用當年生木質化的帶頂芽枝條進行秋季(2017年10月9日)扦插,選用萘乙酸、吲哚丁酸和ABT6號3種生根劑進行處理,分別采用1 000 mg/kg 速蘸2 s,300 mg/kg浸泡20 min,200 mg/kg浸泡30 min 3種濃度處理,以清水浸泡20 min作為對照處理。總共10個處理,每個處理50株,3個重復。扦插完成后澆透水,再用800倍多菌靈液噴施消毒,搭建小拱棚,加蓋塑料膜密封,定期觀測基質水分狀況,適時補水。
1.3.3 不同枝段插穗對生根的影響。
分別選擇帶頂芽和不帶頂芽的枝段進行春季和秋季扦插,春季扦插時間為2018年3月19日,秋季扦插時間為2017年10月10日,選用300 mg/kg NAA浸泡20 min處理,每個處理50株,3個重復。扦插完成后澆透水,再用800倍多菌靈液噴施消毒,搭建小拱棚,加蓋塑料膜密封,定期觀測基質水分狀況,適時補水。
1.4 數據處理與分析
基礎數據為天目山林場一都苗圃2018—2019年香榧扦插試驗記錄數據,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進行統計和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扦插時期對生根的影響
開展不同季節的香榧扦插試驗,分別于扦插后2、3、6個月定期觀測,隨機從每個重復中小心拔取5株插穗觀測愈傷形成及生根狀況,觀測完成后小心栽回。從形成愈傷及生根結果看,每個季節都可以進行,其中夏、秋季由于溫度原因,更容易形成愈傷生根,春、冬季愈傷及根形成時間相對更長,從存活率來看,秋季扦插效果明顯優于其他3個季節,夏季由于大棚的高溫高濕,插穗發生爛稈子現象嚴重,存活率最低。所以從大面積生產實踐考慮以秋季為最佳季節。不同扦插季節對生根的影響情況見表1。
2.2 不同生根劑對生根的影響
開展不同生根劑處理香榧扦插苗試驗,于扦插后1、2、3、6個月分別進行定期觀測,隨機從每個重復中小心拔取5株插穗觀測愈傷形成及生根狀況,觀測完成后小心栽回。不同種類生根劑對香榧扦插愈傷形成及生根影響的比較表明, 生根率從大到小依次為NAA、ABT6號、IBA;不同濃度生根劑對香榧扦插愈傷形成及發根影響的比較表明,300 mg/kg稍優于200 mg/kg優于1 000 mg/kg,各濃度不同生根劑對于根系長度及生根數量差異不明顯,在生產實踐中,宜選用300 mg/kg NAA處理20 min 的方法。不同生根劑對生根的影響情況見表2。
2.3 不同枝段插穗對生根的影響
分別在春秋季用不同枝段進行扦插苗試驗,于扦插3、6個月進行觀測,隨機從每個重復中小心拔取5株插穗觀測愈傷形成及生根狀況,觀測完成后小心栽回。從觀測到的生根及存活率情況可知,香榧扦插不僅僅可以選取帶頂芽穗條,而且可以選擇不帶頂芽的穗條(表3)。在實踐生產中,可以增加穗條利用率。春季扦插,溫度不斷升高往往會使帶頂芽的枝段先萌芽,造成養分損耗,從而影響生根,而秋季扦插對不同枝段的扦插生根影響相對小些。因此,可選用在秋季進行不同枝段的香榧扦插生產。不同枝段插穗對生根的影響見表3。
3 小結與討論
該研究以生產實踐的可操作性為主要方向,結果表明,香榧扦插具有季節性,秋季溫度適宜,生根存活率高,生產管理相對更簡單,所以秋季為香榧輕基質扦插的最佳時間。
不同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香榧扦插生根的作用明顯,NAA對榧類植物扦插生根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10]。選擇的3種常用的生根劑效果依次為NAA、ABT6號、IBA,不同濃度效果依次為300、200、1 000 mg/kg。試驗結果表明,在生產實際中,宜選用300 mg/kg NAA浸泡插穗基部20 min的方法。
對不帶頂芽的枝段進行了扦插試驗,結果表明扦插生根效果與帶頂芽枝段的生根效果相差不多,而在春季的扦插試驗里,不帶頂芽枝段的生根存活率反而比帶頂芽枝段的要高,有效地提高了穗條利用率問題。
該研究建立在多年的生產實踐基礎上,結合前期進行的一系列小規模試驗,開展了不同季節、不同生根劑種類濃度及不同枝段的試驗研究,試驗結果僅將生根及存活狀況作為主要判斷依據。為建立系統的、可操作性的生產實踐依據,后續需對扦插苗的地栽生長狀況作系統性的觀測研究。
參考文獻
[1] 黎章矩, 戴文圣. 中國香榧[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55.
[2] 吳連海,吳黎明,倪榮新,等. 香榧栽培經濟效益分析[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3,30(2):299-303.
[3] 劉海琳,陳立耕,童品璋,等.香榧莖段離體培養再生植株的研究[J].果樹學報,2007,24(4):477-482.
[4] 金航標,戴文圣,吳慧敏,等.香榧腋芽組培及嫩枝嫁接技術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08,28(3):56-58.
[5] 陳樹茂. 香榧扦插育苗的探討[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1,23(S2):128.
[6] 李柏奇.香榧無性系扦插生根技術研究[J].綠色科技,2016(9):32-33.
[7] 郭維華. 香榧扦插育苗試驗[J].林業科技開發,2002,16(S1):91-92.
[8] 金侯定, 喻衛武, 曾燕如,等.香榧 Torreya grandis‘Merrillii 的扦插繁殖[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7,34(1):185-191.
[9] 劉關君,李緒堯,由香玲,等.長白落葉松插穗內源激素變化與不定根產生的關系[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0,28(1):19-20.
[10] 李鵬,管珍妮,求鵬英,等.不同基質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香榧扦插生根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7,56(12):2294-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