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佳
【摘? 要】如今,網絡上頻繁出現家長和教師關系緊張,家長懟教師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雙方沒有換位思考,溝通不良。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這需要從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教師;溝通;家校
為什么會出現溝通不良的情況?首先,因為各自的角度不同,教師立身于全體學生,處理問題更加理性,家長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處理問題更加感性,當群體與個體,理性和感性有矛盾時,家校矛盾便出現了。再者,雙方溝通時,沒有心平氣和,這樣的溝通就會容易摩擦,使矛盾升級。最后,一直以來的誤會,沒有有效地化解,最后矛盾集聚到一個點,就爆發出來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筆者將從教師角度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首先要主動溝通,架起橋梁。作為班主任教師,是學校和家長的溝通橋梁,也是家長、學生、任課教師之間的協調者,責任重大,工作重要。身正為范,學高為師,教師率先為范,主動和家長溝通,重視第一次見面,重視第一次家長會,重視與家長的第一單獨溝通。思想上足夠重視,行動上還需要認真對待。精心準備好開學第一次見面,讓孩子親近,讓家長信服,采集并整理好相關信息后,盡快記住孩子的姓名。下一步就是精心準備家長會,介紹自己,分享理念,交代要求,一點都不含糊。當家長信任信服教師時,班主任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第二,發揮家委會的重要作用。家委會是以服務學生為前提,為了更好協調支持班級事務,架起學校和教師的橋梁,家委會的作用非常重大,一個班級群體里,一定會有形形色色的人,各種教育的理念互相碰撞,家委會在其中就是起到一個協調的作用,當學校與家長有矛盾時,家委會就在其中協調。同時,也是優秀家長的代表,能由一群人帶動一班人,整個班級氛圍朝著良性的方式發展,很多矛盾將會迎刃而解。
第三,換位思考,化解矛盾。群體與個體,理性和感性難免會有矛盾,關鍵是有矛盾時,我們需要怎么處理?換位思考,是解決矛盾的前提。與家長溝通孩子存在的不足時,適合先肯定孩子的進步,再來談孩子的不足,這樣的溝通方式家長容易接受。在學校,學生之間的磕磕碰碰難以避免,假設學生受傷,我們首先應該站在家長角度,理解家長的心情,然后理性公平合理地處理矛盾。作為教師,也可能成為家長,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教師善待,很多時候,換位思考,便更能解決矛盾,處理問題。
第四,協調處理各方面的因素。班主任是任課教師、學校和家長的橋梁,學校的政策精神,班主任要傳達到位,根據家長的建議和意見與學校進行溝通。假設任課教師與家長或者學生有了矛盾,我們應該公平理性處理,盡可能建立兩者的橋梁。
第五,我們需要引領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通過閱讀影響家長,書籍帶來思考,書籍帶來改變。我們推薦優秀的育兒書籍給家長閱讀。第二,通過書信影響家長。現代社會節奏飛快,靜下心非常不易。書信交流是彼此溝通的很好的方式,當家長拿著教師親手寫的書信時,內心一定是非常欣喜的,他們能感受到教師的用心。同時,很多教育的理念也能無形中影響家長。家長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他們就會更多支持教師的工作,明白支持教師是支持自己的孩子的。當家長全力支持教師時,教育的合力達到最大,教育的效益也會最大。我們追求的良好的家校溝通就會成立。第三,通過積極的聯系影響家長,我們可以短信、電話、面談等方式,和家長積極溝通,共同幫助孩子。平時經常和家長分享孩子的進步,家長能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遇到問題,也負責任地告訴家長,家長也能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況。在彼此的溝通中,目標更加一致,更能幫助到孩子。不同的時候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平時經常用到的就是短信溝通,短信溝通主要是溝通一些小事,家長工作繁忙,這種溝通是簡單高效的,家長也樂意接受。在短信溝通不順利的情況下,選擇電話溝通,電話溝通直接迅速,能更快了解到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我們也更容易了解到對方的想法,從而達成一致。第四,家訪的必要性,現在社會溝通便捷,很多時候,教師用短信、電話、面談等方式,基本已經滿足了溝通的需要,但是家訪還是存在一定意義的,因為,很多時候需要全面了解孩子,了解家長的教育方式,需要深入了解和實地家訪,這樣的誠意,家長也是放在心上的,對于教師的認可度越高,越愿意積極配合支持教師工作。第五,重視親子活動。親子活動既能增進親子關系,同時也能增進家校了解。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家長更容易認同學校的理念,理解教師的付出,看到彼此的誠意,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樣的形式,最真實可感。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印象深刻。第六,充分運用家長資源。育人的過程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需要慢工出細活。家長是各個行業的行家里手,在德育這一方面,可以和教師一起進行教育,可以開展家長講壇,為孩子講解衛生知識、消防知識、安全知識等。
溝通,讓復雜變簡單。有效的溝通,讓不和諧變成和諧。良好的家校溝通,是我們需要的,也是不斷追求的。
參考文獻:
[1]李美玲.家校共育,從做好溝通開始[J].現代教學,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