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陽
摘要 以良好新聞宣傳,爭取更多資源,促進農業科技推廣,推動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是省級農業科學院宣傳工作的題中之義。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積極組建優秀宣傳員隊伍,加強宣傳陣地管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基調,發揮新聞媒體和門戶網站作用,大力開展宣傳工作,營造有利輿論發展環境,促進科技創新,推動成果轉化,提升社會影響力。
關鍵詞 省級農業科學院;宣傳工作;對策
中圖分類號 G32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8-0251-02
Abstract In the propaganda work of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 should strive for more resources,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tively set up an excellent team of propagandist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ropaganda positions, focus o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play the role of news media and portal websites, vigorously carry out publicity work,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enhance social influence.
Key words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Propaganda work;Countermeasures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首次以剛性的法規制度為全黨開展宣傳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和支撐,指出宣傳工作是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而作為宣傳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宣傳不僅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技管理和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1]。“十三五”期間(截至2020年1月底),安徽省農業科學院通過《農民日報》《安徽日報》和安徽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刊發新聞321篇。同期,通過院網站“本院要聞”“學術交流”“科技服務”3個專題欄目共發布新聞750篇,積極做好科技宣傳工作。伴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進步,我國手機網民在全體網民比例從2008年39.5%快速增長到2018年98.6%,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2]。對此,各研究所還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廣泛宣傳農業科技知識,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糧豐示范項目組,開發了“安徽糧豐”APP,邀請專家制作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實用生產技術及綠色技術模式培訓課件20多套,對項目區新型經營主體或基層科技特派員進行在線培訓、技術指導、解決技術難題,確保經營主體不誤農時,為全省糧食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依托紙媒、電視、網絡等平臺,上下聯動一體傳播科技工作動態,充分展示了自身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業績。與此同時,科技進步對安徽省農業產值增加貢獻率突破60%,農業已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3]。可以說,省級農業科研院所在發揮科技優勢、支撐農業發展上,具有舉足輕重的關鍵性、基礎性作用。在我國處于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以良好新聞宣傳,促進農業科技推廣,推動鄉村振興,也是省級農業科學院宣傳工作的題中之義[4]。因此,應當進一步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高度重視宣傳工作,推進宣傳工作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以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為主要宣傳內容,全面融入媒體融合時代,以良好的宣傳實效,提升全民科學素養,促進成果轉化,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農業科研院所力量。
1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宣傳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在權威媒體上集中發聲,有效擴大了院農業科技工作社會影響。在自身宣傳陣地上,加大業務突出成績報道。內外宣工作一體推進,形成了多層面、立體化輿論渠道,有效掌握宣傳工作主動權。
1.1 宣傳隊伍合理穩定 由于省級農業科學院通訊員多為兼職,時間和精力難以保證,專業水平與文字能力尚需提高,加之缺乏整體指導和統一協調,導致新聞宣傳工作的效率、成效受到一定影響[5]。為克服這一不利影響,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積極組建優秀宣傳員隊伍,借助院宣傳工作職能調整至院機關黨委契機,迅速跟進調整全院宣傳隊伍,形成了各黨支部宣傳委員承擔各單位宣傳工作職責局面,確保黨管宣傳原則有力落實。各黨支部宣傳委員兼有黨員和資深農業專家雙重身份,確保宣傳崗位穩定、政治素質過硬、內宣新聞專業,改變了長期以來農業科學院系統內宣工作人員變動快、專業性不足的局面,為保障良好內宣工作奠定堅實組織力量。2020年以來,組織各研究所宣傳員積極對農業突發問題迅速發出專業聲音,在國家糧食安全、脫貧攻堅、疫情期間服務春耕、草地貪夜蛾和沙漠蝗蟲病蟲害等農業熱點上,分別發布了系列組稿,以專業知識引導社會輿論,有效維護社會穩定。著力提高宣傳員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全院黨員培訓計劃,舉辦培訓班、專題輔導報告會,邀請專家圍繞“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教育培訓。聚焦專業能力水平提升開展業務學習,組織《安徽日報》等媒體記者對宣傳員進行培訓,確保院宣傳工作實效進一步提升。
1.2 宣傳陣地管理有序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6]。當前多元化的社會思潮沖刷著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自媒體沖擊了意識形態工作的傳播方式[7]。加強農業科研院所意識形態建設刻不容緩。健全制度建設,發布院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和院《意識形態陣地管理辦法》等基本工作制度,確保宣傳工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管理。規定各類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開辦須經院黨委、院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所處等審批。健全網站發布信息程序,實行信息發布“預審制”,確保宣傳信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微信群、QQ群管理,對工作微信群、QQ群的開辦實行嚴格審批,依據“誰創建、誰負責”原則,由創建所處負責,安排專人管理,引導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講座論壇意識形態管理,實行分類歸口管理與申報、審批、備案制度,對內容健康性進行預審,對報告會論壇進行全程監督,防范意識形態風險。加強戶外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實行所處、機關黨委、院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分級審批,確保宣傳內容正確權威。
1.3 宣傳重心圍繞大局 加強宣傳策劃,學習貫徹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和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宣傳工作主基調,主動營造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濃厚氛圍。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數個主題納入2020年院工作報告,謀劃開展主題宣傳。加大工作執行力度,加強同主流媒體聯絡對接,2020年以來在《人民日報》《安徽日報》《安徽新聞聯播》等刊發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發揮科技優勢、決戰脫貧攻堅新聞20余篇,主動在全社會營造決戰決勝濃厚氛圍。積極宣傳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精準脫貧工作獲2019年省直機關定點幫扶工作先進單位成績,專稿《全面落實主體責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于安徽機關黨建網全文刊發,充分展示典型,獲得廣泛贊譽。
1.4 門戶網站宣傳有力 作為省政府直屬單位,省農業科學院宣傳工作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注重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2020年以來,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在院網站重要欄目、顯要位置轉載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相關會議精神等重要會議精神、重要文件近20份,持續筑牢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加強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等中心工作宣傳報道,在院網站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禽水產生產技術指導意見14份,指導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序恢復春耕生產。及時在院網站轉載《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的新聞報道近60篇,全方位展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務實舉措,有力提升全院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2 做好省級農業科學院宣傳工作的對策
2.1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且新媒體在傳播農業科技信息,促進農業現代化上具有較強作用[8]。同總書記的要求相比,省級農業科學院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宣傳工作上存在不足,在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上存在短板。因此應當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向全國知名農業類高校看齊,跟進開通抖音、微博等一系列自媒體賬號,提升微信公眾號新聞發布質量,在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中,制作推出更多群眾喜愛、刷屏熱傳的“三農”新聞精品,掌握網絡輿論話語權。
2.2 加強宣傳制度建設 大部分省級農業科學院在宣傳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工作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推動取得系列成果。但同時也存在對宣傳工作缺少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思考,未能將有效經驗以制度固化,以制度推動科技宣傳工作取得更大成績。同時自身科技宣傳意識強弱,對農業科研院所發展也十分重要[9]。省級農業科學院各研究所在院本級缺少相應可操作宣傳制度指導情況下,宣傳工作成績參差不齊,處于失衡狀態,工作力度取決于各研究所對自身塑造意識強弱,這些都不利于形成高效立體宣傳局面。對此,各省級農業科學院應盡快出臺具體可操作性宣傳制度,從宣傳工作基本原則,組織管理,新聞報道采編、審核與發布,對外宣傳與管理等方面,制定具體管用制度規范,增強自身科技宣傳意識,推進院宣傳工作向高質量邁進。
2.3 拓寬媒體宣傳渠道 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許多地方以工業立市,農業逐步退出經濟主導地位,加之科研體制深化改革,農業地方科研院所的宏觀發展環境也因之受到一定挑戰,對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所作貢獻的比重也越來越低[10]。農業科研院所面臨的實際狀況,使得省級農業科研院所需要通過良好的宣傳工作,對外爭取資源,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這需要進一步通過高質量精準宣傳,向社會和政府突出農業“壓艙石”屬性,凸顯公益一類農業科研院所在穩定農業“壓艙石”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省級農科院宣傳部門需要在鞏固好專業“三農”媒體渠道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綜合性媒體宣傳渠道,在中央媒體《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進行跨界宣傳,擴大新聞閱讀受眾面,增強對“三農”從業人員之外社會群體,尤其是政策制定者的影響,推動政策制定向農業科研院所傾斜,切實保障公益一類科研院所有資源、有能力承擔起科技支撐農業發展重擔,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3 結語
麥克盧漢指出,媒介即信息。全媒體時代,省級農業科學院發展需要高度重視傳播媒介變化,依托高效科學宣傳工作體系,加大科技創新宣傳,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自身科研成果和社會影響雙輸出,切實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為科技支撐“三農”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沈銀書,姜海林,周亮.農業科研院所推進科技宣傳工作的著力點探析[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5):34-36,46.
[2] 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6):4-8.
[3]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榮膺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47項(個)[EB/OL].(2019-12-25)[2020-03-16].http://www.moa.gov.cn/xw/qg/201912/t20191225_6333920.htm.
[4] 吳沖.新媒體時代科技宣傳對經濟發展的意義[J].企業管理與發展,2017(2):114-116.
[5] 杜鵑,楊光,張佳詩,等.新形勢下推進農業科研單位新聞宣傳工作的思考:以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20,39(1):92-93,96.
[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
[7] 曹開華,林小女.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與黨組織責任制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02(2):173-177.
[8] 楊琇涵,李雪,李洋,等.新媒體在農業信息化中的推廣和應用[J].農業科技管理,2017,36(6):35-36.
[9] 徐海麗.新時代廣西科技宣傳工作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科技傳播,2020(7):12-15,27.
[10] 明艷林.推進地方農業科研院所發展,夯實農業科技創新基礎[J].中國發展,2020,20(2):1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