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龍
摘 要: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西方國家的思想逐步融入到我國,使得我國的傳統文化逐步被人們所淡漠,這也導致當下的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作為高中語文這門課程,除了要達到傳遞學生語文知識的目的之外,還應該承擔育人的責任。將傳統文化和語文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繼而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四有青年”。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必要性進行闡述,提出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中華傳統文化;必要性;策略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且緊張的一個階段,其中語文是高中階段最為基礎的一項內容,其教學的質量會影響到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對于語言的運用能力。因此語文教師除了要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講解之外,還應該挖掘潛在的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引入精華,為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高中生的語言表達以及運用能力,同時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的精神所在,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漢語言文學都是學生的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尤其在高中階段,內部的傳統文化在逐步增加,其中包含文言文內容以及潛在的傳統文化,只有對傳統文化深入的挖掘和探究,才能夠促進當下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提升高中生的語文成績。其次有利于為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當下的高中生而言,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易暴躁,加之學習上的壓力,導致學生和同伴、家長和老師之間易發生矛盾,如果不正確的梳理好學生的心理狀態,很容易會造成學生人格上的缺陷。而在語文教學中,包含很多的歷史人物的事跡、故事等,將這些傳統文化滲透,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焦躁心態,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1]。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途徑
(一)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受到西方文化的沖突,目前很多的學生都認為傳統文化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不值得當下的學生去學習和借鑒。這種思想的存在,必然會影響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善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傳統文化課堂的氛圍,及時糾正學生對傳統文化存在的錯誤思想,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在傳統的教學框架中,小學階段學生就接觸了語文,一直延續到高中。教師往往在教學時并沒有太多的重點,只需要學生掌握生字詞,課文情感即可,這必然會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應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的氛圍,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比如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這一節課程時,教師可以以魯迅先生的相關事跡以及劉和珍君發生的背景作為課程的導入。就當下的學生而言,雖早就接觸過關于魯迅先生的作品,但很少講述到關于魯迅先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通過在課堂中對魯迅先生的事跡進行分析,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課堂學習氛圍。再通過多媒體展現劉和珍君的事跡,讓學生了解愛國情懷以及優秀文化,繼而讓學生在腦海中產生一種對古人的敬佩之情。
(二)融入小組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的品質
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包含著很多的傳統文化元素,比如一些經典的文言文、歷史故事,教師可以基于文本的教材深入的挖掘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并融入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將這種文化逐步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提高高中生的品質。例如蘇軾詞兩首中的《定風波》這一首詞,這一節課程講述的是蘇軾雖然屢遭逆境和挫折,但是仍然具有不妥協、不畏懼的精神,這有助于培養學生身處逆境泰然處之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對內部的生字詞進行學習,并準確的讀出相應的節奏,如莫聽/穿林/大葉聲,要求學生試著在小組內部對作品進行賞析。先讓學生分析該首詞表達的含義,接著分析內部的詞語所表達的情感,最后對寫作手法進行闡述。將課堂教給學生,以小組探究的模式挖掘內部的傳統文化精神,逐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樹立高中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品質。
(三)開展實踐活動,使得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并弘揚
教師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除了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之外,還要善于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傳統文化的滲透和發揚。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辯論活動,知識競答活動、朗誦活動等,讓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也可以基于傳統節日,開展實踐活動,將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落實到實處。比如《短歌行》這一課文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辯論會,讓學生討論曹操的為人。有人認為曹操的很多行為都表現了其是一個小人,也有人認為曹操是一個擁有滿腔抱負的人。讓學生在班級內部以進行辯論,加強學生對曹操人物形象的了解。同時基于《曹操:顛覆儒教理念的三道求賢令》,并結合《短歌行》思考求賢的標準。通過這類舉辦活動,使得學生對歷史人物有了批判性的看法,同時也使得傳統文化得以批判性的繼承和發揚[2]。
高中語文教學中包含著很多的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對這部分傳統文化深入進行挖掘,能夠培養當下高中生健全的人格,為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不斷的創新教學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踐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對傳統人物深入分析,逐步滲透并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沙莎.探索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路徑[J].華夏教師,2020(07):53.
[2]黃俊瑜.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J].中學課程資源,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