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靜
◆摘? 要:近年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頻率也在上升,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既能優化教學內容,又能將視覺、聽覺的知識點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優化實際的教學效果。本文基于信息技術視角下,首先分析了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著重點提出一些有效的優化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現代化課堂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活動增添了一些積極元素,這些已經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認可,教師借助信息技術來呈現教學內容,改變了以往過于單一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展現出更為多元的教學內容。而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快的融入到課文內容中,并對文本內容進行多層次理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信息技術視角下六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積極性,未能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
在缺乏深層次溝通的基礎上,使得語文知識同信息技術無法進行有效銜接,而且教師在設計課件的時候缺乏創新性,使得內容過于單調和枯燥,學生對此的興趣缺乏。還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缺乏對信息的整合與處理能力,使得整個框架非常零散,學生自然無法從中體會到美感,更談不上興趣。
2.語文教師的引導作用不明顯
運用信息技術,不代表教師可以置身事外,而是要從繁瑣且重復性的理論教學中脫離出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性,開展一些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活動。如在一堂語文課上,教師在制作了精美的教學課件以后,課堂上只是簡單的交代了一些知識點,然后讓學生自行展開學習,而教師則是以旁觀的態度去對待學生,那么這種“自主”過于形式化,只是放任式的學習,不是引導式的學習,所以最終的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
3.浮于形式,同教學內容的關系不大
信息化時代下,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的工具,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的必然趨勢,在圖文并茂的基礎上,向學生詮釋一些多元、功能豐富的材料,然后在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的音樂背景下,將學生帶入到愉悅的學習環境下。但是有部分教師在運用現代化技術的時候,教學課件浮于形式,導致了課堂教學工作的簡單化和形式化,而且非常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無法為那些不同性格、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自主參與、自主創造的空間,也不利于學生主動去發現和探究問題。
二、信息技術視角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優化策略
1.創設信息化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新時期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將聲音、圖片等現代化教育形式都結合在一起,用于詮釋和完善整個教學內容,讓小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下,充分理解到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同低年級的孩子相比,在思維邏輯方面具備更強的能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去開展教學工作,更容易調動他們的好奇心。
2.教師要注重引導,鼓勵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發現問題
重難點問題一直是六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這也是教學中比較復雜的問題,融合信息技術,將一些復雜且抽象的問題,借助最直觀、生動的手法展現出來,對學生的認知有所提高。在學生學習遇到重難點時,學生會在學習路上受到阻礙,有可能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由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把難點優化,通過多媒體直觀的把難點進行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去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獲得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懷念母親》這一課的教學中,展示幻燈片: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將這些重點的語句展示出來,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師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抓住問題的核心,體會課文中的中心思想,領悟到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由此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播放愛國相關的歌曲,在歌曲的渲染下,學生可以更好的思考,也可以更好的樹立愛國思想。課后,教師還要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反思,并且鼓勵學生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發現問題,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這些活動中。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需要把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融合,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思考文章更加深層的含義,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分析題目,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語文這門學科具備一定的針對性,而且教學內容所覆蓋的范圍廣,將相關的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融合資源優勢去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開闊師生視野的時候,也能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開國大典》的教學中,網絡上尋找相關的資料視頻,向學生講述抗日戰爭時的艱辛與不易,認識到革命前輩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所以,讓學生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還可以播放2019年國慶閱兵禮,讓同學們真實的感受到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和變化,鼓勵他們好好學習,每個人都要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從而成就夢想,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努力。當教學內容以動態的形式出現時,在豐富學生視聽體驗的時候,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在具體實踐的時候,一方面,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將這些教學意圖融入其中,制作成為電子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一些互動活動,利用微信、QQ吸納學生的建議和意見,更好的將他們的興趣點融入到這些教學活動中,主動接受相應的知識。
三、結語
小學語文是非常復雜且枯燥的,例如寫作、閱讀等,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從以往的教學手段而言,在互動性和主動性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在信息技術視角下,教師應該利用它的優勢性,活躍課堂氛圍,對教學改革進行深化的時候,也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逐漸喜歡上語文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史克美.小學語文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98-98.
[2]陳鶯慧.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優化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14).
[3]言華.對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探索[J].新課程(上),2018(04).